[摘 要] 意大利導演羅貝爾托·貝尼尼拍攝的影片《美麗人生》是一部用父愛表達反戰(zhàn)主題的作品。這部被稱為“含淚的微笑”的影片,能如此打動人心,帶給人長久的溫暖、回味和感動,應該緣于影片中偉大的父親基多所具有的游戲精神。他用獨有的樂觀、堅強與智慧,將殘酷的戰(zhàn)爭解讀為一場游戲,自始至終沒讓孩子感受到一絲戰(zhàn)爭帶來的恐懼和陰影。《美麗人生》中所具有的游戲精神值得再細細品味和解讀。
[關鍵詞] 《美麗人生》;游戲;游戲精神
游戲與游戲精神界定
游戲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是人類文明的源頭。但凡人類一切文化現(xiàn)象,無不是游戲的化身?!皟x式產(chǎn)生于神圣的游戲;詩歌誕生于游戲并繁榮于游戲;音樂和舞蹈則是純粹的游戲;智慧和哲學在源于宗教性競賽的詞語和形式中找到自己的表達……”[1]這一切都是因為,人是游戲者。游戲化地生存,是人類最為本真的存在方式。游戲總能帶給人快樂,尤其是兒童。在現(xiàn)實生活中,無論兒童身處何地何時,游戲總是相伴左右,他們捉迷藏、跳皮筋、玩過家家、老鷹捉小雞、扮演警察、或編唱童謠、或聽講故事等。大概在兒童的日常生活中,除去滿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活動外,兒童的生活處處是游戲,時時有游戲。兒童是天生的游戲者,游戲精神對于兒童來說也可謂是與生俱來。
可見,作為表達普遍存在的社會文化現(xiàn)象的觀念,游戲一詞并不單單指具體的游戲活動形式,更蘊涵著抽象性的游戲精神,二者共同構成完整意義上的游戲。[1]從這個意義上說,游戲包含兩種含義,一種是具體的游戲活動,一種是游戲精神。那什么是游戲精神呢?這一概念較為抽象,很難對其進行明確的界定。有學者認為,游戲精神與尼采的狄俄尼索斯精神有著內(nèi)在的關聯(lián),游戲精神就是一種狄俄尼索斯精神,是生命本能的充分宣泄和表達。[2]也就是說游戲精神是一種追求自由、追求內(nèi)在愉悅且包含著創(chuàng)造特質的精神。其所要傳達的是一種生命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
《美麗人生》這部影片的獨特之處就在于,導演用游戲的方式詮釋了戰(zhàn)爭的殘酷,讓觀眾在淚水中體會了生命的價值。
《美麗人生》中的游戲精神
《美麗人生》是一部用獨特視角反映戰(zhàn)爭題材的經(jīng)典影片。主要講述了猶太人基多、妻子多拉和5歲的孩子祖舒華在集中營“極端環(huán)境”中所度過的特殊生活。影片的獨特之處在于,通過選取幾個普通人、一個普通家庭的遭遇來反映戰(zhàn)爭,將現(xiàn)實生活中平凡小人物面對戰(zhàn)爭時表現(xiàn)出的堅韌、樂觀與幽默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影片前半部分大多是在笑聲中度過的,導演看似在用一種輕松、詼諧的筆調來講述戰(zhàn)爭,然而,越看到后面卻越覺得難受,既想笑又想哭,既感慨又哀傷,卻又仿佛有萬般溫暖和感動在心中涌動。此刻回想起來,居然還是想流淚,微笑著流淚。影片為何能帶給人如此強烈的心靈震撼?為何在大多數(shù)人看來,充滿著血腥、苦難、恐懼和無望的集中營,在祖舒華眼里卻滿是興奮和喜悅呢?筆者認為,影片所具有的以下特點值得再進行細細品味和解讀。
(一)巧妙將戰(zhàn)爭演繹為一場游戲
一切的震撼與感動都源于基多這位偉大的父親,他身上所具有的面對苦難卻依然樂觀、堅強的游戲精神。他將戰(zhàn)爭的血腥和恐懼一個人苦苦扛著,為了不讓孩子感到一絲害怕?;嘤帽M苦心為兒子編織了一個美麗的謊言,始終讓孩子堅信這并不是一場殘酷的戰(zhàn)爭,而是一個充滿趣味和刺激的游戲。
當基多和祖舒華被納粹士兵推上火車時,他樂觀地對孩子說:“這是一趟特殊的旅行,所有的人都是來給你過生日的。”(那天正好是祖舒華5歲的生日)。接著火車到達了集中營,為了不讓兒子有半點的懷疑,不懂德語的基多冒險把納粹軍官的逼壓和威脅,巧妙地翻譯成了游戲規(guī)則:“這是一場游戲,如果誰在游戲中取勝,就能得到獎品,先得到1 000分,就能獲得頭獎。獎品是一輛真正的坦克?!边@一切讓兒子充滿了期待。祖舒華也因此在集中營度過了最美好和難忘的游戲時光。影片結尾,祖舒華鉆出柜子,站在空無一人的集中營廣場上。當孩子環(huán)顧四周時,一輛真正的盟軍大坦克緩緩從墻角開了出來,此時的他哪里知道父親已和他永別。父親用愛與生命最終贏得了這場游戲的勝利。
作為父親,基多這樣的處理方式,無疑是巧妙的,更是成功的。一個幼小而天真的孩子,怎能理解戰(zhàn)爭的殘酷呢?這位偉大的父親,在二戰(zhàn)的陰云之下,承受了所有的苦難與折磨,為孩子換來了最美麗的人生?;嗌砩纤哂械睦寺皖B童式的游戲精神,讓人感動,更讓人震撼!
(二)用盡苦心讓孩子樂在游戲中
導演用游戲的方式詮釋了戰(zhàn)爭的殘酷,可以說是一種很好的創(chuàng)意,讓觀眾在看似輕松的游戲中感悟生命的價值。為了讓孩子能在集中營那樣殘酷、惡劣的環(huán)境之下,依然能擁有快樂和希望。基多可謂是用心良苦,令人觀賞過后仍記得影片中那些飽含著父愛,讓人印象深刻的場景。
場景一 冒險當翻譯
到達集中營后,戒備森嚴,到處是拿著武器的士兵,這讓祖舒華隱約覺得情況不太對勁。等到達住處后,滿屋子的人、極其惡劣的居住條件和環(huán)境,祖舒華表現(xiàn)出了不情愿,對父親說:“這里又臟又臭,我要到媽媽那里去。”“我餓了。”“這里的人都兇巴巴的?!闭诨嗖恢撊绾螒獙鹤訒r,一個德國軍官和幾個士兵踢門進來了,為了消除兒子的疑慮,一句德語也不懂的基多冒險為納粹軍官做翻譯,將殘酷的集中營紀律翻譯成了有趣的游戲規(guī)則:“大家都到齊了,游戲現(xiàn)在就開始,先得到1 000分就勝出,獎品是坦克。每天擴音機宣布誰領先,積分最后的,要在背上吊一個蠢材的牌子。我們士兵扮惡人,又叫又呼,誰怕誰丟分。在三個情況下,你們分數(shù)全丟。如果你違反了三條規(guī)定中的任何一條,你的得分就會被扣光:第一,哭;第二,要找媽媽;第三,肚子餓了要吃點心!想都不要想!”聽著老爸的翻譯,兒子瞪大了眼睛,原本被集中營氣氛嚇住的祖舒華露出了喜悅、興奮的笑容,相信這一場原本的災難不過是一場有趣的游戲。
場景二 做苦力差點暴露
為了讓兒子不產(chǎn)生任何懷疑,使謊言更加圓滿。每天做苦力、搬鐵塊累到筋疲力盡的基多。只要看到兒子興奮地叫著爸爸,一切的疲勞都煙消云散了。他繼續(xù)強打精神、興致勃勃地給兒子暢聊今天又拿到了多少多少分,目前排名領先,等拿夠1 000分的時候,就可以贏得坦克了。
影片有一個細節(jié),基多正在高溫下,吃力地搬運著幾百斤重的鐵塊。祖舒華因躲避洗澡突然闖入,發(fā)現(xiàn)父親正在做苦力,這讓基多感到十分意外。因為他曾給兒子說過,他們成天在一起玩跳飛機,玩團團轉什么的,當眼前這一切暴露到兒子面前時,基多因為毫無準備,變得手足無措,眼看父親精心編制的謊言就要被揭穿。可機智的基多立刻反應過來對兒子說:“我們是在制造坦克,這是為了獲得獎品而付出的勞動?!被嗟幕卮鹗趾侠?,巧妙地將搬運鐵塊的苦力與游戲的獎品“坦克”聯(lián)系起來,兒子不僅沒有產(chǎn)生懷疑,反而還更加相信游戲的真實性。后來,基多因擔心孩子跑出去,看到一些不應該看到的,會發(fā)覺事情的真相,就對孩子說:“從今天起你要躲起來,不要讓那些士兵看到,要讓他們以為你失蹤了。這是最難的游戲,如果玩得對,每天得120分,一定贏到坦克?!边@位偉大的父親再一次成功地把丑惡和黑暗攔截在了兒子的心房之外,讓孩子完全沉浸于游戲的快樂與刺激中。
場景三 驚心動魄的靜默游戲
后來基多用他的智慧,贏得了德國軍官的賞識,并獲得了在餐廳做服務生的機會。這讓基多可以有條件獲得更多有用的信息。一天在餐廳上班的基多無意中看到窗外德國軍官的孩子在玩捉迷藏的游戲,為了讓兒子相信還有很多別的孩子,都在為了贏得坦克玩游戲。便連忙跑回去帶兒子出來,悄悄對孩子說:“你看看有好多小朋友在這里?!北阒噶酥概赃叺墓褡印W媸嫒A走過去,打開柜子果然看見一個小男孩躲在柜子里,基多悄悄對兒子說:“看見了嗎?就是他,他叫盧布茲,他排名第二,在我們后面?!甭犃税职值脑挘媸嫒A高興極了,對游戲的真實性也更加確信無疑。
緊接著,一聲哨響,孩子們都跑了出來,密密麻麻。就在基多和兒子正要轉身離開時卻被發(fā)現(xiàn)了,祖舒華不會德語,一開口說話準會露餡。就在這危急時刻,基多靈機應變告訴兒子:“這是在玩靜默游戲,你絕對不能出聲,發(fā)誓,不然就會被淘汰。”祖舒華記住了爸爸的話,一點也不敢出聲。接著祖舒華被當成德國軍官的孩子帶到了餐廳,可就在作為餐廳服務員的父親遞點心給孩子的時候,祖舒華無意中冒出了一句意大利語“Grazie”?。ㄖx謝)。危急時刻,聰明的基多馬上教所有德國士兵的孩子都用意大利文說“Grazie!Grazie!”才算逃過一劫。這時候的祖舒華當然不知道父親所面臨的危險,而完全沉迷于有趣的游戲中了。
場景四 冒死尋找妻子,贏得坦克
一天半夜集中營一片混亂,人聲、車聲,一片嘈雜?;鄰氖矣寻蛨D處知道,納粹黨戰(zhàn)敗了,他們想毀掉一切?;嗫吹竭^填埋坑里滿是尸骨,知道大事不妙,連忙將孩子帶到鐵柜子里藏起來。并叮囑孩子:“今晚是最后一關了,大家都在找你,千萬藏好不能出錯,我出去作掩護。即使我很久才回來,你也不要動,不能出來,直到一個人也沒有?!闭f完便心急如焚地去尋找妻子。
然而,不幸的是在尋找妻子的途中,基多被發(fā)現(xiàn)了,士兵端著機槍押著他去行刑。路過鐵箱子時,看到柜子里兒子那雙天真、明亮的眼睛,基多馬上裝出一副滑稽的模樣,學著木偶的手腳僵硬地走過去,好像還是在做游戲。祖舒華也完全沉迷于游戲中,還得意像給父親眨了一下眼睛,好似在說“我還沒有被發(fā)現(xiàn)呢”。接著一身槍響,納粹離去了,天亮了。此時的他壓根不知道,父親已和自己永別了。影片最后,勝利的凱歌開始奏響,當祖舒華從箱子里走出來時,果然見到了一輛盟軍的大坦克緩緩從墻角開了出來。他瞪大了眼睛,隨之大叫:“??!一輛坦克,一輛真正的坦克,我們贏了!我們贏了!”那一刻,祖舒華臉上洋溢的滿是贏得頭獎后的快樂和幸福。
很少能有一部影片能讓人像瘋子一樣,既想笑,又想哭,哭中帶著笑容,笑中含著眼淚。影片一次一次打動著每個人內(nèi)心最柔軟的部分,時而難受 、時而喜悅、時而溫暖、又時而因感動而淚流滿面??催^至今,這種感受依然強烈。贊嘆并欽佩基多身上所具有的游戲精神,就算在最艱難、最黑暗的日子里,就算了沒了希望,死亡近在眼前,基多依然能笑對人生,不讓恐懼和害怕傷害孩子幼小的心靈。殘酷的二戰(zhàn)在父親的“導演”下變成了和兒子的一場“有趣的游戲”,基多用他的游戲精神、用他獨有的樂觀、智慧和幽默上演了一場最“美麗的人生”!
[參考文獻]
[1] [荷蘭]胡伊青加.人——游戲者[M].成窮,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7.
[2] 黃進.游戲精神與幼兒教育[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3] 丁海東.論兒童的游戲精神[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01).
[4] 翟永明.論兒童文學中教育主義與游戲精神的關系[J].名作欣賞,2010(06).
[5] 高潔.論學校教育的游戲精神[J].教育探索,2010(07).
[作者簡介] 王姍(1980— ) ,女,貴州遵義人,教育學碩士,遵義師范學院初等教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兒童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