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醫(yī)學生心理控制源與社交焦慮的相關性研究

      2012-11-20 09:20:44張雪芹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2年3期
      關鍵詞:醫(yī)學生程度社交

      張 艷② 張雪芹

      自美國社會學習理論家羅特提出心理控制源的概念以來,心理控制源與心理健康,人際關系,社會適應之間的關系成為臨床心理學領域非常關注的問題。所謂心理控制源,是指個體對強化物或后果究竟是由自己所控制還是由外部力量所控制的一種泛化預期,即對事件的后果是否取決于自己的一般信念。心理控制源指的是人們對行為或事件結局的一般性看法。如果把心理控制源看作一個連續(xù)譜,則一極是內在性心理控制源(內控性),另一極是外在性心理控制源(外控性)。內控性是指人們相信自己應對事情結果負責,即個人的行為或態(tài)度;而外控是指人們認為事情的結果主要有諸如運氣、命運、機會、有影響力的人或其它外部因素[1]。

      近年來,社交焦慮成為影響大學生交往的一個重要因素,給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帶來一些困難,也影響著他們的身心健康。社交焦慮是指對某一種或多種人際處境有強烈的憂慮、緊張不安或恐懼的情緒反應和回避行為[2-3]。Thomas等的研究只單純討論了影響社交焦慮的個性因素主要是自我效能和自我形象[4],而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研究討論了社交焦慮與大學生人際關系[5-6],心理健康的關系,心理控制源與抑郁、焦慮的關系,大學生心理控制源與社交能力和情緒的關系[7]等,而對大學生心理控制源與社交焦慮的研究尚未見報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心理控制源與大學生社交焦慮之間的關系,為改善大學生的社交焦慮提供依據(jù)。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對我校107名醫(yī)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其中6人沒有完成問卷,有效問卷為101份,占94.4%。被試平均年齡(23.37±1.19)歲。

      1.2 研究工具 采用多維度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8]、社交焦慮量表(I A S)[9]和自制一般情況調查表。

      1.2.1 多維度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 用于測量個人信念,此量表有18個項目構成,由3個不同部分組成—內控性(I)、有勢力的他人(P)、機遇(C)。每一部分有6個條目。評分從1(很不贊成)至6(很贊成)計算總分。高分代表有較強的傾向性。分數(shù)越高,表示外控性越強,分數(shù)越低,內控性越強。

      1.2.2 社交焦慮量表(I A S) 社交焦慮量表含有15個條目,回答時采用5級分制,從1(本條與我一點也不相符)至5(本條與我極其相符)計分時將注有(R)標記的題反序評分(即5改為1,4改為2,2改為4,1改為5)后再計算總分。總分范圍為15~75分,焦慮程度與總分呈正比,大學生平均分為38.9,標準差為9.7。一般來說,分數(shù)越高,焦慮程度越大。

      1.2.3 自制一般情況調查表 姓名、年齡、性別、家庭所在地、是否是學生干部,是否為獨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經(jīng)濟,家庭關系及同學之間的關系。

      1.3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1.5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組間比較應用t檢驗或者方差分析;相關分析應用Person相關性分析。

      2 結 果

      2.1 大學醫(yī)學生心理控制源狀況見表1。

      表1 大學醫(yī)學生心理控制源與常模比較()

      注:* P< 0.05,* * P< 0.01,下同

      因 子 大學醫(yī)學生 常 模 t內 控 20.56±4.59 26.0±5.0 -11.913**有勢力他人 17.74±3.88 20.0±5.5 -5.847**機 遇 15.85±35.70 15.0±6.0 2.258*

      表1可見,大學醫(yī)學生心理控制源各因子與常模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或<0.05)。說明大學醫(yī)學生的內控性較差,不依賴于有勢力他人,較相信機遇。

      2.2 大學醫(yī)學生社交焦慮與常模比較情況見表2。

      表2 大學醫(yī)學生社交焦慮與常模比較()

      表2 大學醫(yī)學生社交焦慮與常模比較()

      大學生 常 模 t SA 41.72±7.20 38.90±9.70 6.583*

      表2可見,醫(yī)學生社交焦慮得分為(41.72±7.20)分,與常模(38.9±9.7)相比高出近3分,存在顯著差異(P<0.05),占樣本含量的58.4%。這說明58.4%的大學醫(yī)學生存在社交焦慮。此外,不同年齡和性別的大學生社交焦慮情況均無顯著差異(P>0.05)。是否是學生干部,是否為獨生子女對大學生的社交焦慮無明顯影響(P>0.05)。家庭經(jīng)濟水平不同的大學生社交焦慮無顯著性差異(P>0.05)。家庭關系及學生間的關系對大學生社交焦慮無顯著性影響(P>0.05)。

      2.3 家庭所在地不同的大學生社交焦慮情況比較見表3和表4。

      表3 不同家庭所在地大學生社交焦慮情況的比較()

      表3 不同家庭所在地大學生社交焦慮情況的比較()

      項 目 城市(n=16) 城鎮(zhèn)(n=29) 農(nóng)村(n=56) F P社交焦慮38.31±7.18 39.90±7.84 43.64±6.34 5.095 0.008*

      表4 不同家庭所在地組間大學生社交焦慮情況比較

      表3和表4可見,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大學生社交焦慮存在顯著差異(P<0.05),農(nóng)村大學生的社交焦慮顯著高于城鎮(zhèn)和城市大學醫(yī)學生(P<0.05,P<0.01),而城市與城鎮(zhèn)大學生的社交焦慮狀況不存在差異(P>0.05)。

      2.4 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大學生社交焦慮情況比較見表5和表6。

      表5 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大學生焦慮情況比較()

      表5 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大學生焦慮情況比較()

      項 目 初中以下 中專及大專 高中 本科及以上 F P社交焦慮 42.66±6.49 36.76±9.31 42.80±6.30 42.56±6.52 3.468 0.019*

      表6 父母文化程度組間大學生社交焦慮情況比較

      表5和表6可見,父母文化程度對大學生的社交焦慮存在顯著影響(P<0.05)。父母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的大學醫(yī)學生社交焦慮程度明顯高于其父母文化程度為中專及大專的大學醫(yī)學生(P<0.01),父母文化程度為中專及大專的大學醫(yī)學生的社交焦慮程度明顯高于父母文化程度為本科以上的大學醫(yī)學生(P<0.05)。

      2.5 大學醫(yī)學生心理控制源與社交焦慮的相關見表7。

      表7 大學醫(yī)學生心理控制源與社交焦慮的相關(r)

      表7可見,內控因子與社交焦慮成負相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大學醫(yī)學生的社交焦慮與內控有著密切的關系。

      3 討 論

      3.1 大學醫(yī)學生心理控制源的狀況分析 心理控制源作為一種泛化預期,與個體的行為模式直接相關,高內控者的泛化預期是強化物或后果主要取決于自己的行為或態(tài)度,而高外控者的泛化預期則為,后果主要依賴于運氣,命運,機遇,有影響勢力的他人或其它外部因素[1]。心理控制源因預期具有個體差異不僅對工作的人有影響,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也存在著影響,本研究結果表明大學醫(yī)學生內控較差,不依賴于有勢力他人,較相信機遇。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第一、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社會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學習、就業(yè)、社交等多方面的壓力席卷而來。作為80后的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他們由于從小集父母親屬寵愛于一身,所受到的壓力應激源很少,因而心理承受及調節(jié)能力很差。面對現(xiàn)在社會多種壓力,他們不知何去何從,從而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各種心理問題。過度的壓力源使他們不能正確的擺正態(tài)度,從而產(chǎn)生不良行為,即他們的內控能力較差。同時由于壓力的過大,使大學生對自己未來前途的掌控能力較差,對于學業(yè)、就業(yè)、社交等的把握往往會寄托于運氣、命運、機會等,故他們較相信機遇。第二、作為醫(yī)學生,由于醫(yī)學心理課程的開展,他們自認為對自身心理健康比較了解,因此,當感覺壓力大、心理焦慮與郁悶時,一般進行自我調節(jié),而較少依賴他人。第三、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眾所周知:信念與健康密切相關。作為大學醫(yī)學生更加相信信念效應。他們相信強烈的希望、積極的期待能幫助緩解身體和精神的痛苦。第四,現(xiàn)在大學生多成長在多元文化的時空中,在社會主流文化影響的同時,各種形形色色的新潮思想沖擊著他們還不夠成熟的心靈。跟以往的人群相比,有明顯的精神特質,即新現(xiàn)象、新思想、新潮流一方面增加了大學生預測結果的難度而難于控制自己的行為與態(tài)度的變化,另一方面,使大學生注重對新生力量和新奇事物的嘗試體驗和認識把握,從而使他們更加相信機遇。

      3.2 醫(yī)學生社交焦慮的狀況分析 大學生的社交焦慮明顯存在,已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本調查顯示,大學醫(yī)學生的社交焦慮量表得分為(41.72±7.20)分,與常模(38.90±9.70)相比高出近3分,醫(yī)學生存在社交焦慮的占樣本的58.4%,這說明醫(yī)學生普遍存在社交焦慮。方差分析顯示,性別,是否獨生,是否擔任班干部,家庭經(jīng)濟,家庭關系及同學之間的關系對社交焦慮的主效應不顯著,這與張翔,王旭峰的研究結果不一致[10],可能與醫(yī)學生較其他大學生具有較高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有關;而家庭所在地和父母的文化程度對醫(yī)學生的社交焦慮具有顯著的主效應,農(nóng)村大學生比城鎮(zhèn)和城市大學生的社交焦慮程度更高,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大學生比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大學生的社交焦慮程度更高。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其一,部分農(nóng)村大學生在經(jīng)濟狀況上與城鎮(zhèn)大學生有所差距,可能會導致自卑心理,造成社交適應不良;其二,由于家庭背景,城鄉(xiāng)社會文化環(huán)境方面的差異,城鎮(zhèn)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比農(nóng)村學生更占優(yōu)勢;其三,城鎮(zhèn)學生在入學前也比農(nóng)村學生有更多的社交機會,擁有多樣化的社交經(jīng)驗和社交技能,實踐機會也多[11];其四,文化程度低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科學,導致社交時采取的方法不當以致產(chǎn)生社交障礙,從而增加了社交焦慮程度。但研究顯示,城市與鄉(xiāng)鎮(zhèn)大學生的社交焦慮狀況不存在差異,這與李朝霞[12]、周向欣[13]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其原因是鄉(xiāng)鎮(zhèn)經(jīng)濟、文化與城鎮(zhèn)接軌,兩者差距越來越小,因此在社交焦慮方面沒有差異。

      3.3 大學醫(yī)學生心理控制源與社交焦慮的相關性分析 本研究中大學醫(yī)學生心理控制源與社交焦慮存在著相關性,尤其是內控與大學醫(yī)學生的社交焦慮存在顯著的負相關,即個體內控性越強,社交焦慮程度越低;相反,個體內控性越低,社交焦慮程度越高。這與許多研究心理控制源與焦慮相關性[7,13]的結果大致相符。

      一般來說,內控型個體更相信自己應對行為的結果負責并且是有能力改變環(huán)境,而低內控者,由于對自己應對行為能力缺乏信心,故在處理事情時表現(xiàn)出焦慮與擔心。就社交方面,高內控者預測社交的結果關鍵在自己,所以更可能主動與人交往,從而不斷提高社交能力,增加社交自信;而低內控者由于對自己缺乏自信,在社交時就會變得比較被動,比較消極,從而產(chǎn)生社交焦慮。此外,據(jù)TSB I[14]測量的社交能力反映,社交自信者對自己控制社交結果的預測更高,不易產(chǎn)生焦慮;而社交缺乏自信者對自己控制社交結果的預測比較低,故容易產(chǎn)生焦慮[1]。

      心理學很多理論認為認知是影響個人心理的重要因素,心理控制源作為一種認知現(xiàn)象對于個體的期望、情緒和動機都有作用[15]。心理控制源對大學醫(yī)學生的心理健康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學生的社交作為一種公眾行為影響著大學生期望,情緒與動機。而社交焦慮正是大學生由于對心理控制源沒有很好的控制與調整,使得對自身社交的期望與動機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而造成對情緒的影響。心理控制源與社交焦慮的這種相關性為我們改善醫(yī)學生的社交焦慮情況提供了依據(jù),對醫(yī)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鐘慧,李鳴.心理控制源與抑郁[J].心理科學,2004,27(1):171-174

      [2]郭曉薇.大學生社交焦慮成因的研究[J].心理學探新,2000,20(1):55-58

      [3]彭純子,鄧盤月,馬惠霞,等.大中學生社交焦慮特征初探[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12(4):241-243

      [4]Thomas F C.Body image in an interpersonal context:Adult attachment,fear of intimacy and social anxiety[J].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4,23(1):89-93

      [5]王曉剛,張?zhí)?陳永進,等.大學生社交焦慮與班集體人際關系的調查研究[J].Health Medicine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Higher Institutions,2005,4(2):23-26

      [6]胡秦.大學生社交焦慮與人際信任關系研究[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0,7(4):76-77

      [7]鐘慧,李鳴.大學生心理控制源、社交能力與情緒的關系[J].Shanghai Archives of Psychiatry,2004,16(1):26-28

      [8]江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增刊):50-55,161-167

      [9]任順元.大學生社交焦慮的調查與分析[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7,11(6):75-78

      [10]張翔,王旭峰.當代大學生人際信任與社交焦慮因素分析[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36(3):87-92

      [11]李霞,楊孝.大學生社交焦慮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10):77-80

      [12]李朝霞.大學生的社交焦慮及其自我和諧關系的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4

      [13]周向欣.大學生學業(yè)心理控制源與焦慮的相關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9,18(23):109-110

      [14]江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增刊):324-325,142-147

      [15]Rapson Gomz.Locus of control and avoidant coping:Direct,interactional and meditational effects on maladjustment in adolescents[J].Person Individ Diff,1998,24(3):68-72

      猜你喜歡
      醫(yī)學生程度社交
      社交之城
      英語世界(2023年6期)2023-06-30 06:28:28
      社交牛人癥該怎么治
      意林彩版(2022年2期)2022-05-03 10:25:08
      男女身高受歡迎程度表
      意林(2021年2期)2021-02-08 08:32:47
      社交距離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為內向
      文苑(2018年17期)2018-11-09 01:29:28
      醫(yī)學生怎么看待現(xiàn)在的醫(yī)學教育
      對醫(yī)學生德育實踐的幾點思考
      斷裂對油氣富集程度的控制作用
      斷塊油氣田(2014年6期)2014-03-11 15:33:53
      淺談醫(yī)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對醫(yī)學生心肺復蘇課程設計的思考
      巴彦县| 锡林浩特市| 东港市| 浙江省| 裕民县| 竹山县| 梁平县| 安丘市| 和龙市| 定兴县| 丘北县| 嘉祥县| 高邮市| 博湖县| 昌邑市| 芦溪县| 华阴市| 常山县| 凭祥市| 黔西| 彰武县| 荆门市| 措勤县| 文水县| 开封市| 合作市| 汕头市| 汉中市| 莎车县| 嘉义县| 阿拉善盟| 德化县| 确山县| 安岳县| 元阳县| 富阳市| 惠东县| 新余市| 曲阜市| 古蔺县| 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