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勤永 邢 麗 張建棟
(浙江樹人大學城建學院,浙江杭州 310015)
在梁柱端板連接中,柱翼緣厚度相對端板厚度要薄很多,柱腹板有加勁肋時,螺帽外邊緣到柱腹板及加勁肋的距離很小,翼緣受到較強的約束作用,其破壞主要為螺栓孔周圍發(fā)生沖切破壞。為防止發(fā)生這一破壞形式,我國門式剛架技術規(guī)程[4]規(guī)定翼緣厚度必須與端板厚度相同,為滿足這一要求,門式剛架設計中的通常做法是將端板高度范圍內的柱翼緣局部加厚,其他部分柱翼緣不變,如圖1a)所示。這種做法一方面增加了制作工作量,另一方面柱翼緣在節(jié)點區(qū)斷開,薄翼緣和厚翼緣用焊縫對接連接,全融透焊縫會影響到附近鋼材的材料特性(如使其變脆),而且在這一部位容易產生應力集中,造成這一部位受力不利。針對這一情況,本文提出一種膠合加強方式,如圖1b)所示。
圖1 節(jié)點連接方式
所謂的膠合加強是指在焊接H型鋼柱或H型鋼柱的翼緣板上用結構膠粘貼相應厚度的鋼板,使粘貼鋼板與原柱翼緣板復合后共同作用,達到滿足連接節(jié)點強度的要求。這種連接方式一方面加工方便,對施工人員的素質要求要比焊接人員低,另一方面粘結鋼板對原鋼板的材料特性不會產生影響,也不造成應力集中等問題。
本試驗在浙江樹人大學材料實驗中心進行,所使用的主要加載儀器為100 t液壓式壓力試驗機,如圖2所示,圖3為試驗加載示意圖,采用百分表用來測位移,應變儀用來記錄應變。
將試件放置在支座,開動壓力機,分級均勻加載到0.3P0(P0為理論計算直線段荷載值),然后以同樣的速度卸載至零,如此反復預壓3次。預壓3次后,0.2P(P為理論計算極限載荷)加載,每級荷載持荷3 min,同時記錄位移和應變。
圖2 試驗加載設備
圖3 加載示意及測點布置
試驗共包括3個試件6個節(jié)點,節(jié)點基本構造如圖4所示。為確保螺栓不先于節(jié)點破壞,選擇了較粗的螺栓10.9級M16。端板的厚度有兩種不同的尺寸:一種是16 mm,另外一種是12 mm。
圖4 節(jié)點構造圖
鋼管上采用膠基電阻應變片,規(guī)格為BX120-5AA,靈敏系數為2.08%;受力復雜部位采用膠基應變花BX120-5BA和BX120-5CA,靈敏系數也是2.08%。
測試和記錄的項目有:εφ,εθ,ε45°及梁上下翼緣的應變 ε;P—Δ曲線;極限載荷P。
三個試件共6種節(jié)點在荷載作用下大致經歷三個階段:彈性工作階段、膠接部位開裂階段、彈塑性工作階段和破壞階段。下面分別給出3個試件6種節(jié)點的受力過程描述及破壞形態(tài),破壞形態(tài)照片見圖5。試件荷載—位移曲線見圖6。
圖5 試件破壞后照片
圖6 試件荷載—位移曲線
試件1:當荷載40 kN時,節(jié)點1(即梁端板為8 mm,柱翼緣板為8 mm直接膠接節(jié)點)在柱加勁肋位置處首先出現肉眼可見的微裂縫,隨著荷載的增加裂縫發(fā)展不明顯,當荷載達到60 kN后,裂縫開始發(fā)展,逐漸變寬,節(jié)點2(即梁端板為16 mm,柱翼緣為8 mm直接膠接節(jié)點)膠層還沒有出現裂縫,在荷載為70 kN時,節(jié)點1梁端板出現彎曲變形,節(jié)點2膠層還是沒有出現裂縫,到荷載77 kN時,節(jié)點1膠層裂縫上下延伸,擴展到兩螺栓中心,到80 kN時,節(jié)點1膠層沿截面全部開裂,兩塊鋼板開始獨立工作,到荷載為82 kN時,節(jié)點2的膠層出現裂縫,隨著荷載的增加,膠層裂縫發(fā)展不明顯,節(jié)點1梁端板彎曲變形發(fā)展也不大,在荷載為110 kN后,節(jié)點1端板彎曲變形開始發(fā)展,同時節(jié)點2膠層裂縫有所發(fā)展,到荷載為120 kN時,節(jié)點1梁和梁端板連接處焊縫開裂,隨著荷載的增加,這一裂縫有所發(fā)展,繼續(xù)加載,節(jié)點2膠層裂縫延長度發(fā)展,當荷載加到139 kN時,節(jié)點豎向變形太大,結束了加載。
試件2:當荷載低于80 kN時,試件基本處于彈性工作階段,節(jié)點4(即梁端板為16 mm,柱翼緣板為8 mm,由膠外貼一塊8 mm厚的鋼板與柱翼緣復合共同工作)柱翼緣板和外貼鋼板之間膠層沒有開裂,二者共同工作,兩種節(jié)點在荷載作用下的受力性能相同,當荷載達到80 kN時,節(jié)點4柱翼緣板和外貼鋼板之間出現了第一條肉眼可見的細小豎向裂縫,長度很短,出現位置在柱加勁肋位置,不到1 cm,隨著荷載的增加,裂縫沒有進一步的發(fā)展,當荷載增加到105 kN時,裂縫還是沒有發(fā)展,此時節(jié)點3(梁端板為16 mm,柱翼緣板加厚為16 mm,二者沒有膠接)和節(jié)點4梁端板出現了彎曲變形,隨著荷載的增加,膠層裂縫逐漸變寬,但是在長度方向沒有發(fā)展,在荷載達到132 kN,由于節(jié)點變形太大,停止了加載,此時節(jié)點3梁端板彎曲變形較大,而膠接外貼鋼板節(jié)點梁端板微彎,柱加勁肋位置處膠層裂縫在寬度和長度方向有所擴展,但不是很大,長度為2 cm左右,寬度為2 mm。
試件3:當荷載低于57 kN時,節(jié)點5(即梁端板為16 mm,柱翼緣板為8 mm,二者直接膠接)膠層出現肉眼可見的微小裂縫,隨著荷載的增加,裂縫沒有明顯發(fā)展,當荷載為70 kN時,節(jié)點6(即梁端板為16mm,柱翼緣板加厚為16mm,二者沒有膠接,也就是傳統(tǒng)節(jié)點)梁端板出現彎曲變形,當荷載增加到80 kN時,節(jié)點5膠層裂縫沿著長度方向發(fā)展,沒有變寬,當荷載達到90 kN后,節(jié)點變形增長很快,荷載為100 kN時,節(jié)點5膠層裂縫變寬,節(jié)點6端板彎曲變形明顯,隨著荷載的增加,梁端板彎曲變形越來越嚴重,到荷載為139 kN時,變形太大結束了加載。
從試件1的兩個節(jié)點對比可以發(fā)現,梁端板的剛度影響膠層開裂荷載,節(jié)點1梁端板厚度為8 mm,膠層開裂荷載為40 kN,節(jié)點2梁端板厚度為16 mm,膠層開裂荷載為82 kN,梁端板剛度大,開裂荷載大,梁端板剛度小,開裂荷載小,這一點從定性角度可以理解,梁端板剛度大決定使梁端板彎曲變形的荷載就大,而膠層之所以開裂,是由于與膠層相連鋼板的彎曲引起膠層受拉而開裂,所以會出現上述情況。鋼板用膠接劑粘結后,在膠層開裂前可以起到復合作用共同工作,膠層局部開裂后只影響開裂位置局部性能,不會影響整個膠接鋼板的復合作用,只有裂縫從上到下全部貫通后,膠接復合作用才失效。采用柱翼緣用膠接劑外貼鋼板這種方式承載力與傳統(tǒng)梁柱節(jié)點連接方式相當,但前一種延性較好。
[1]LABOUBER A,NUMMERY JN,HODGESR E.Web crippling behaviour of nested Z-purlins[J].Engineering Structural,1994,16(5):332-336.
[2]GHSN A,SINNO R.Load capacity of nested,laterally braced,cold-formed steel Z-section beams[J].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1996,122(8):968-971.
[3]GHOSN A.Deflection of nested cold-formed steel Z section beams[J].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2002,128(11):1423-1428.
[4]HOHC,CHUNG K F.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ver lapped moment connections between Z sections[A].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Steel Structures[C].Hong Kong,2002:437-444.
[5]HOHC,CHUNG K F.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tructural behaviour of over lapped connections between cold-formed steel Z sections[J].Thin-Walled Structures,2004(42):1013-1033.
[6]HOHC,CHUNG K F.Practical design of cold-formed steel Z sections with overlapped connections[A].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Steel Structures[C].Hong Kong,2002:445-452.
[7]汪一駿.鋼結構設計手冊[M].第3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4.
[8]張 磊,陳友泉,童根樹,等.嵌套連接冷彎斜卷邊Z形連續(xù)檁條的受彎性能試驗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2005,26(3):85-91,106.
[9]王元清,胡宗文,石永久,等.門式剛架輕型房屋鋼結構雪災事故分析與反思[J].土木工程學報,2009,42(3):65-70.
[10]蔡益燕.2007遼寧雪災對輕型鋼結構房屋建筑的啟示[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07(4):33-35.
[11]許福雨.雪災后某門式輕鋼結構廠房倒塌事故分析[J].工程與建設,2008,22(4):89-91.
[12]藍聲寧,鐘新谷.湘潭輕型鋼結構廠房雪災受損分析與思考[J].土木工程學報,2009,42(3):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