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方
(太原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24)
高校是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國現(xiàn)有各種體育場館總數的67%在高校,因此,高校體育場館在完成其所承擔的學校體育教學任務、積極為本校師生服務的同時也應為社會服務,向社會開放。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2011~2015)實施計劃中認為“學校在課余時間和節(jié)假日要向學生開放體育設施,并在保證校園安全的前提下,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向公眾開放體育設施?!眹鴦赵喊l(fā)布的自2003年8月1日起實行的《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中規(guī)定“國家鼓勵機關、學校等單位內部的文化體育設施向公眾開放”?!肮参幕w育設施管理單位提供服務可以適當收取費用”。從國家的法規(guī)方面對高校體育場館實行免費或有償開放給予政策支持。高校充足的體育場館、良好的設備設施、品種齊全的體育器材吸引各層次社會人員步入高校進行體育鍛煉和社會活動。
許多城市根據高校自身的情況和特點,進行了多種多樣的體育場館免費或有償化開放。成都市規(guī)定,學校體育設施開放時間非節(jié)假日每天不低于2 h,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期間每天不低于8 h。北京市日前出臺了《北京市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工作評估辦法》及《北京市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工作評估標準》,到目前為止,北京全市79所大學體育設施已全部面向社會開放。
太原理工大學各個校區(qū)現(xiàn)有多個體育場館。共開設了足球、籃球、排球、網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藝術體操、太極拳、武術、輕器械健美、體育舞蹈、保健等多個項目(或門類)的體育教學課。有田徑、男足、男女籃球、男女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訓練和比賽工作。有學生體育協(xié)會多個,負責組織比賽或活動。開放的項目有籃球、排球、網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各類體育舞蹈,各類體育培訓班等。
太原理工大學場館管理中心是太原理工大學體育場館管理的職能部門,行使對體育場館日常管理和經營管理權力,采用責任制的管理辦法。在日常管理中,確保為學校教學、訓練、科研、競賽和其他集體活動提供保障和服務,為全民健身、體育休閑、體育娛樂活動提供場所(見圖1)。
圖1 太原理工大學迎澤校區(qū)體育場館
太原理工大學體育場館管理的基礎是學校領導的支持,管理人員觀念的更新。本著“一切服務教學,一切服務師生”的前提,掌握合理經營開放的模式,使學校體育場館的管理服務進一步走向科學化和專業(yè)化??偟慕洜I方針是由太原理工大學場館管理中心統(tǒng)一協(xié)調管理,根據不同的場館、運動項目、管理難度以及設備設施等情況采取了不同的經營方式。
學校體育場館有償開放的主要基礎在于學校的規(guī)模大,在校學生、教職員工、社區(qū)人口較多;地理位置好,交通比較方便,周邊社區(qū)人員收入和文化素養(yǎng)較高,對體育活動的需求較高。學校所提供的體育場館經費遠遠不能滿足場館維修改造費用和日常維護的開銷,而學校沒有此項經費的撥款,只能依靠有償開放維持。學校體育場館實行有償和開放相結合的方式,相應地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對露天、容納人數較多項目普及性廣的場館(如普通場地的籃球場、足球場),向校內和社會無償開放;對室內、資金投入較多的場館實行合理時段的有償開放(如室內籃球館、羽毛球館、乒乓球館、器械健身、高檔網球場等)。有條件的場館還有償為校內外社會各界大型活動提供場地和服務。
眾所周知,體育場館是投資大產出小的建筑項目,以建于1997年的上海體育場為例,上海體育場每開放一天就需耗資10萬元,每年的維護費用也要近2 000萬元,一些老的體育場維護費用則更高,這已經成為國家的巨大財政負擔,因此,如何“以體為本,多種經營”,已經成為高校體育場館的經營者和設計者必須考慮的問題。
太原理工大學體育場館本著“以館養(yǎng)館”的宗旨,達到有效利用場館資源、補充場館資金不足的目的?,F(xiàn)有體育場館收費標準實行“低價收費、內外有別”,學生、教職工、校外人員實行不同的級差。不同項目、不同時段,實行不同收費標準。所有場館采取在完成場館主體功能之外,全年和定期開放。即在體育教學、訓練之外的業(yè)余時間、節(jié)假日全年開放。承接各類社會比賽和文藝演出,對社會上各種部門組織的比賽提供場地、器材、裁判等,收取一定的費用。
作為傳授體育、交流體育、發(fā)展體育的場所,高校體育建筑是大學生健康成長和豐富師生課外生活的保證。太原理工大學體育建筑包括室外運動場地(風雨操場)和體育館兩部分。體育用地約占校園總用地的18%~24%。體育運動區(qū)與師生尤其是廣大學生的日?;顒用懿豢煞?。校園中建筑利用率最高、吸引學生最多的一是圖書館,二是體育館。體育運動區(qū)雖然既可供學生又可供教工使用,但學生的利用率更頻繁更高。也就是說體育區(qū)在兩者不可兼得時,應更偏向學生區(qū)一邊。
體育場館所獨有的大空間和大場地,進行多功能利用后,可以為人們提供多種選擇的體育活動,使人們可以在一座體育場館內完成需要的文體項目,這是體育場館具有吸引力的重要原因。
1)體育競賽功能。體育建筑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為競賽服務。太原理工大學體育館作為中國大學生籃球聯(lián)賽(CUBA)指定賽場,中國CBA球隊山西中宇的主場。多次舉辦了大型籃球聯(lián)賽、世界青少年乒乓球巡回賽太原農行賽區(qū)的比賽、中美職業(yè)籃球對抗賽、全國乒乓球俱樂部超級聯(lián)賽(北京隊主場),省黨政領導干部羽毛球比賽、學校教工游泳比賽等大型比賽。豐富了學校師生及周邊群眾的文化娛樂生活。
2)健身鍛煉功能。太原理工大學體育場館平時主要定位于本校及周邊學校的學生、老師和各界群眾健身鍛煉的使用。開設的項目有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健身中心、游泳中心、臺球中心、輪滑俱樂部等。使熱愛體育健身的人們從中感受體育的魅力,享受體育帶來的快樂。
3)文藝欣賞功能。舉辦大型的文藝演出是多功能體育場館的一個主要用途,其場地優(yōu)勢是小型體育建筑所無法比擬的。文藝演出能為體育場館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太原理工大學體育館從2005年以來成功舉辦了多臺山西省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中國教育電視臺舉辦的“青春萬歲”文藝晚會、山西省宣傳部舉辦的紀念抗戰(zhàn)勝利60周年暨“太行呂梁頌”合唱晚會、2007年首屆中華寒食文化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等許多大型文藝活動,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
4)信息傳遞功能。高校體育場館在滿足廣大學生正常的體育教學和體育鍛煉的同時,還可以為學生獲取更多的信息提供理想場所和有利條件。
太原理工大學體育場館曾多次舉辦各類型大型學術聚會和演講活動。2010年4月,俞敏洪在太原理工大學體育館為學生做了創(chuàng)業(yè)講座;2010年11月30日~12月1日學校在體育館成功舉辦了2011屆畢業(yè)生冬季就業(yè)洽談會。體育場館成了學校的信息集散地。
以前,每到星期天,學校的體育場館都很熱鬧。與露天免費的籃球場上、乒乓球臺旁基本是大學生在運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收費的足球場、體育館多被外來的已經參加工作的人士所“占領”。學生抱怨這些場館的收費太高玩不起。基于上述調查,學校應該在保證教學的同時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多免費的場所和設施。太原理工大學場館管理中心就如何服務教學、如何解決教學和開放之間的矛盾問題深入探討,制定了一系列關于場館開放及使用的管理辦法和規(guī)章制度。目前,場館管理中心體育館從早上6:30到晚上10:00免費向全校師生員工開放,虎峪校區(qū)、柏林校區(qū)和迎西校區(qū)露天籃球場設施也已全面開放。學校各單位、各學院如需使用場館,經過簡單的申請程序便可滿足大家的需求。另一方面,在高校教育經費投入不足的背景下,需要自己造血,如何利用現(xiàn)有體育場館進行經營模式的創(chuàng)新、獲得更大經濟效益來回饋校園體育是更值得長遠思考的問題。綜上所述,高校體育場館的良好發(fā)展需要經營管理者和設計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xiàn)。只有多方位、多角度地考慮高校體育場館的需求,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高校體育場館必將以其獨特的魅力,為社會體育產業(yè)的發(fā)展和學校師生文化生活的豐富作出積極的貢獻。
[1]《全民健身計劃綱要》(2011~2015)[Z].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82號《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Z].
[3]郭紅雨,蔡云楠.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體育建筑設計[J].華中建筑,2004(5):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