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玉
(赤峰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輔助生產費用交互分配法探析
李銀玉
(赤峰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是輔助生產費用核算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正確分配輔助生產費用,影響到產品成本計算的準確性和及時性,也影響到損益確定的準確性.目前我國常用的有五種分配方法,企業(yè)在成本核算過程中,應當根據(jù)生產特點和成本管理要求,選擇適合企業(yè)實際情況、且較為合理的分配方法.文章對現(xiàn)用的交互分配法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改進意見,使其更加完善、更便于實際應用.
我國制造業(yè);成本管理;現(xiàn)狀;對策研究
在制造企業(yè),生產車間可以分為基本生產車間和輔助生產車間.輔助生產車間是指不直接參與產品的生產,而是為企業(yè)的基本生產車間、行政管理等部門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輔助性服務的生產部門.原則上輔助生產車間發(fā)生的費用應由各受益的車間、部門負擔.即輔助生產費用最終將構成產品成本、影響期間損益.因此輔助輔助生產車間發(fā)生的費用必須單獨進行歸集與核算,并采用科學的方法將其分配記入各受益對象中.目前,我國輔助生產費用的分配方法主要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計劃成本分配法、代數(shù)分配法、順序分配法等五種方法.
直接分配法是將輔助生產車間相互提供勞務忽略不計,僅在各基本生產車間和行政管理等部門之間按受益數(shù)量進行分配的方法,計算簡單,但是輔助生產車間相互提供的勞務、互相受益的數(shù)量全部轉嫁給了其他部門.影響產品生產成本的和損益計算的準確性.因此,這種方法只適用于輔助生產車間相互不提供勞務或者提供勞務或產品較少的情況.計劃成本法是用事先確定的計劃單價和實際耗用數(shù)量相乘進行分配,分配額和實際成本之間的差額,為了簡化核算直接列入“管理費用”科目中.這種方法,計算手續(xù)簡單.但將差異額列入“管理費用”科目中,對當期的損益的確定有一定影響.最關鍵的是記入產品成本的輔助生產費用是按照計劃單價計算的,最終沒有調整為實際成本,這不符合會計核算的實際成本價計價原則.因此,只適用于輔助生產計劃單價制定比較準確的企業(yè).代數(shù)分配法是運用代數(shù)中建立多元一次方程組的原理,計算出各輔助生產車間提供產品或勞務的實際單位成本,然后再按各車間、部門耗用實際數(shù)量進行分配.這種方法分配結果的準確性,是其他分配方法所不能達到的.但是當企業(yè)的輔助生產車間較多時,需設的末知數(shù)就多,計算起來是比較麻煩的.因此,只適用于輔助生產車間較少或會計工作實現(xiàn)了電算化的企業(yè).順序分配法是據(jù)各輔助生產車間相互提供產品或勞務費用的多少排成順序,耗用其他輔助生產車間費用少的輔助生產車間排列在先,先將費用分配出去;耗用其他輔助生產車間費用多的輔助生產車間排列在后,后將費用分配出去的一種方法.這種計算方法簡便,但是,由于排列在先的輔助生產車間不負擔耗用擺列在后輔助生產車間的費用,分配結果的準確性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只適用于輔助生產車相互提供產品或勞務有著明顯順序,并且排列在先的輔助生產車間耗用排列在后輔助生產車間的費用較少的情況下采用.
交互分配法是為了不忽略輔助生產車間相互提供的勞務,先在輔助生產車間內部做分配,然后再對外分配的一種方法.分配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分配按未調整的實際單位成本,僅在輔助生產車間內部進行分配;第二次分配先將各輔助生產費用進行調整,即加上耗用其他輔助車間的費用,減去為其他輔助車間提供的勞務費用,計算出各輔助生產車間純粹的對外提供的費用后,再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給基本生產車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各受益單位.經過兩次分配,輔助生產成本賬戶的余額為零.
第一步,輔助生產車間之間的交互分配
交互分配前費用分配率=該輔助生產車間的實際生產費用÷該輔助生產車間提供產品或勞務的總數(shù)量
交互分配轉出費用=本車間交互分配前分配率×本車間為其他輔助生產車間提供產品或勞務的總數(shù)量
交互分配轉入費用=其他輔助生產車間交互分配前分配率×其他輔助生產車間供應本車間的產品或勞務的總數(shù)量
第二步,直接對外分配
交互分配后的實際費用=交互分配前的費用+交互分配轉入費用-交互分配轉出費用
對外分配分配率=交互分配后的實際費用÷(提供勞務總數(shù)量-輔助車間相互提供勞務)
對外分配費用=對外分配分配率×實際耗用數(shù)量
例如:某企業(yè)設有配電、供水兩個輔助生產車間,按車間設置“輔助生產成本明細賬”.輔助生產成本明細賬歸集配電車間本月費用4200元、供水車間本月費用3000元.輔助生產勞務供應通知單如下:
?
第一步:交互分配
配電車間的分配率=4200÷6000=0.7元/度
供水車間的分配率=3000÷2000=1.5元/噸
供水車間分配的電費=0.7×600=420元
配電車間分配的水費=1.5×400=600元
借: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配電車間)600
——輔助生產成本(供水車間)420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配電車間)420
——輔助生產成本(供水車間)600
第二步:對外分配
配電車間實際對外的費用=4200+600-420=4380元
配電車間實際對外的分配率=4380÷(6000-600)≈0.81元 /度
生產部門分配的電費=0.81×5000=4050元
管理部門分配的電費=4380-4050=330
供水車間實際對外的費用=3000+420-600=2820元
供水車間實際對外的分配率 =2820÷(2000-400)=1.7625元/噸
生產部門分配的水費=1.7625×1000=1762.5元
管理部門分配的水費=1.7625×600=1057.5元
根據(jù)上述結果,應作如下賬務處理:
借:生產成本 5812.5
管理費用 1387.5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配電車間)4380
——輔助生產成本(供水車間)2820
輔助生產成本明細賬歸集的輔助生產車間發(fā)生的材料費、人工費、其他輔助生產費用等生產費用,都與外單位或其他部門之間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費用.沒有歸集耗用其他輔助車間的費用,這就說明明細賬歸集的費用是不夠完整.而交互分配法的第二步是先調整費用,然后再對外分配這是比較合理的.但是在調整費用時,有分配進來的費用也有分配出去的費用,不易于初學者的理解,且易出錯.調整費用計算出錯,后面的分配結果全部都是錯誤的.故此筆者認為交互分配法應做如下改進:第一步,按照明細賬歸集的實際費用,在受益的各部門之間進行分配;第二步,將分配進來的其他輔助生產車間的費用再做對外分配,結平輔助生產成本明細賬.仍以上例說明:
第一步:按受益數(shù)量分配
配電車間的分配率=4200÷6000=0.7元/度
供水車間分配的電費=0.7×600=420元
基本生產車間分配的電費=0.7×5000=3500元
管理部門分配的電費=0.7×400=280元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3500
——輔助生產成本(供水車間)420
管理費用 280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配電車間)4200
供水車間的分配率=3000÷2000=1.5元/噸
配電車間分配的水費=1.5×400=600元
基本生產車間分配的電費=1.5×1000=1500元
管理部門分配的電費=1.5×600=900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1500
——輔助生產成本(配電車間)600
管理費用 900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供水車間)3000
第二步:二次分配
在第一步分配之后,各輔助生產成本賬戶仍有余額.配電車間明細賬有分配進來的水費600元;供水車間分配進來的電費為420元,需要再在輔助生產車間以外的各單位之間進行分配.
配電車間二次分配的分配率=600÷(6000-600)≈0.11元/度
基本生產車間分配的電費=0.11×5000=550元
管理部門分配的電費=600-550=50元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550
管理費用 50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配電車間)600
供水車間二次分配的分配率 =420÷(2000-400)=0.2625元/度
基本生產車間分配的電費=0.2625×1000=262.5元
管理部門分配的電費=420-262.5=157.5元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262.5
管理費用 157.5
貸: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供水車間)420
記入基本生產成本的輔助生產費用=3500+1500+550+262.5=5812.5元
記入管理費用的輔助生產費用=280+900+50+157.5=1387.5元
由此可見,改進后的分配結果與改進前的分配結果完全一致.改進前的交互分配法必須分清加數(shù)和減數(shù):為其他輔助生產車間提供的產品或勞務費用是需要分配轉出的,即施惠數(shù)轉出;而耗用其他輔助生產車間的產品或勞務的費用是需要分配轉入的,即受益數(shù)轉入.在輔助生產車間有兩個以上的企業(yè),更不易于區(qū)分加入數(shù)和減出數(shù).改進后的分配方法不需要復雜的輔助生車間之間的加入和減出,易于初學者理解和掌握,也更有益于實際操作.
〔1〕江希和,向有才.成本會計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財政部資格評價中心.初級會計實務[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
〔3〕中國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財務成本管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
〔4〕萬壽義.現(xiàn)代企業(yè)成本管理研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
F275
A
1673-260X(2012)01-00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