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新
王旭,20世紀70年代出生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高中畢業(yè)便輟學打工。由于沒有技術(shù),沒有學歷,奔波了一個多月,才在哈爾濱市建筑工程隊當了一名小工,月工資僅800元。然而,她并不甘心,每當夜深人靜時,她時不時地問自己:難道自己的一生就這樣度過嗎?
不久,王旭所在的工地來了一群考察的俄羅斯人,隨行的一位中國年輕女翻譯,舉手投足間露出的精明干練、溫柔高雅的風度,讓王旭看呆了。趁女翻譯上洗手間的機會,王旭悄悄跟了上去,羨慕地問她月收入多少錢,女翻譯驕傲地說:“月收入?沒算過,我這是按小時,一小時300元!”
就在這一刻,王旭有了要成為翻譯的強烈渴望。于是,她悄悄買來俄語課本、詞典和磁帶,開始自學俄語。
白天,王旭像男人一樣在工地干重活,晚上,就在燈下苦讀,常常學習到凌晨3點左右。她聽說東寧縣一中何淑艷老師的俄語說得地道,于是就在下班路上攔住何老師請教。何老師了解到她掌握的詞匯量很大,對語法的理解卻是初級,便提醒她:“你還是參加正規(guī)的培訓班系統(tǒng)地學吧,這樣提高更快?!?/p>
參加培訓班要交2000多元學費,而她沒有一點存款,就東挪西借湊齊了學費。在培訓班里,王旭逮住機會就沒完沒了地向老師提問??吹剿龑W習如此用功,有位老師告訴她:“要達到漢俄互譯,還得跟俄羅斯人多交流?!睆哪且院?,王旭每天都去大街小巷轉(zhuǎn)悠,看到俄羅斯商人就上前搭訕,幫買賣雙方交流。碰到脾氣好的俄羅斯人,還會教她幾句俄羅斯的俗語。
一次,王旭看到十幾個俄羅斯人在購物,隨團翻譯被一個詞難住了。王旭剛好知道那個詞,幾句話就幫雙方解了圍。貨攤老板一把拽住她,請她接著翻譯。那天,通過她的翻譯,俄羅斯客人一下子買走了上千元的貨,老板很高興,當場抽出50元錢塞給她。拿著50元錢,王旭興奮得流了淚,這是她苦學幾年來的第一筆收入。
1995年5月,王旭到東寧邊境貿(mào)易總公司應(yīng)聘。和從前一樣,公司見她不是正規(guī)大學畢業(yè)生,馬上就不打算錄取她。快要絕望的王旭拿著簡歷,懇求給她一個機會,或許是她零工資的承諾和真誠打動了公司負責人,她被留下試用一個月。
一天,公司的一個俄方合作伙伴來東寧洽談一筆業(yè)務(wù)。當時總公司的老翻譯都派出去了,在王旭的爭取下,公司決定讓她試試。
談判桌上,俄方首席代表發(fā)現(xiàn)談判對手竟是一位年輕姑娘,大失所望。不滿地請她趕緊去取詞典,因為很多老牌翻譯都需要邊談邊查詞典。哪知王旭自信地說:“不必了!”她翻譯的第一段話,就特意用了俄羅斯當?shù)氐膬删渌渍Z,俄羅斯談判人員被鎮(zhèn)住了,不敢小瞧她了。結(jié)果王旭圓滿地完成了翻譯任務(wù)。
完成這一次的翻譯任務(wù),公司領(lǐng)導對王旭刮目相看,把王旭轉(zhuǎn)為了正式員工。很快王旭迎來了事業(yè)的黃金時期,在工作中先后同俄羅斯濱海邊疆區(qū)行政長官達里金、濱海邊疆區(qū)杜馬主席和烏蘇里斯克行政長官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
王旭還先后以通關(guān)助理身份,隨同當時任我國外經(jīng)貿(mào)部副部長的龍永圖以及秦華蓀大使、商務(wù)部副部長廖曉淇等高層領(lǐng)導出訪俄羅斯。龍永圖不但經(jīng)常指名要她陪同翻譯,還勉勵她不僅要學好外語,還要把眼光放寬,胸懷天下。
8年過去了,王旭的事業(yè)有了新的起點。她成立了自己的佳瑞國際物流公司,個人資產(chǎn)超過了千萬元。如今在王旭身上,再也找不到當年那個建筑小工的影子,王旭常說:“人的一生,重要的不是你所站的位置,而在于你往哪個方向走,認準方向,沿途灑下你辛勤的汗水,到前方去收獲。”生活在低處的人們請記住這句話,它一定會照亮你的人生方向。
(圖/薰衣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