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旭
看完兩篇報道,內(nèi)心受到強烈震撼,難以平靜。
一則消息是,家住大連的53歲于世榮大媽怎么也想不到,當自己身患重病,雙目失明,躺在床上急需兒女照顧之時,她的23歲的女兒,不僅不管不問,竟然偷偷地花了2000元錢雇了一輛車,從大連驅(qū)車600公里,將母親扔到鞍山的一處角落,然后絕塵而去。
冰天雪地中,于世榮大媽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病痛,心更痛。
所謂子女的“孝”,在于世榮大媽身上,蕩然無存,令人■不已。
被稱為“國學大師”的錢文忠痛心疾首地指出:“翻開中國厚重的歷史,也許能夠找到因為皇權弒父殺弟的事情,但絕對找不出弒母的悲劇。在封建社會,弒母是與謀反并列的大罪,然而,社會發(fā)展到如此進步的時代,弒母、棄母等完全違背人倫底線的事情,比比皆是。如果這個民族把最基本的人倫都踩在腳下,無論外在國力如何強大,其內(nèi)在,仍然虛弱無比?!?/p>
另一篇報道,則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芒、道德的閃耀,心里溢滿柔軟和感動。
臺灣一個名叫丁■的中年人,與80多歲的老母親相依為命。母親歲數(shù)大了,身體不好。為了能更好地服侍母親,他于2007年提前退休,一心一意地在家照顧母親。
今年。丁■85歲的母親不慎摔斷左腿,整個左腿都打上石膏。2012年3月2日,他帶母親去臺灣省臺南市奇美醫(yī)院復診,母親左腳無法彎曲,坐輪椅又怕碰撞,他便用一方花布兜住瘦弱、頭發(fā)花白的母親,在肩膀處打個結(jié),將母親抱在懷里去看病。
來到醫(yī)院,丁■坐在椅子上,他將布袋里的母親抱在懷里,用一個湯匙喂她喝水。
這一幕溫暖的情景,被人拍了照片,并發(fā)到了網(wǎng)上,被網(wǎng)友稱為“現(xiàn)代孝子的典范”,“這是第25孝——花布包母”。
丁■在家排行老大,與母親感情最好。他有三個弟妹,有的在島外,有的在臺北,多年來,母親一直跟著他。他說:“我們母子是生命共同體?!睘榱吮M孝,他曾“放棄升官,甚至甘愿降職”。為了照顧年老父母,他在擔任彰化縣調(diào)查站副主任4年期間,每天于臺南、彰化兩地坐火車通勤。
雖然高齡母親因中風不能說話,但會透過眼神傳達對兒子的感謝。
“孝”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古今中國社會維系家庭關系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元代郭居敬輯錄了古代24孝子的故事,編成了《二十四孝圖》,千百年來,廣為流傳。
弘揚“孝”,這是社會道德的一種傳承與延續(xù),無論社會如何向前發(fā)展?!靶ⅰ倍紤撚肋h是這個社會最溫暖人心的力量。“孝”的缺失,將導致道德的滑坡,社會倫理的喪失,甚至導致人性的毀滅。
程慧摘自《課堂內(nèi)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