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斌
唇鼻畸形一期修復大多在1歲左右,該手術難度大,要求高,術后仍然會遺留很多畸形,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心理健康[1]。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外在美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唇鼻畸形二期整復手術越來越多見。筆者回顧分析所在醫(yī)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接治的唇鼻畸形二期整復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總結了二期整復術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72例,男40例,女32例,年齡2~36歲,平均14.7歲。其中小于15歲21例,占29.17%;15~25歲48例,占66.67%;大于25歲以上者3例,占4.17%。臨床主要表現有瘢痕明顯、鼻孔不對稱、鼻低平塌陷、鼻翼扁平、唇部過松或過緊、唇緣不齊、人中不顯、口哨畸形、紅唇凹陷、頜移位畸形、牙槽缺失等。
1.2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實行唇鼻畸形同期整復,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靈活的個體化手術方案。
1.2.1 唇部畸形 沿紅唇與皮膚交界處作切口,使附著在梨狀孔邊緣骨上的軟骨組織充分游離,將軟骨與之分離,成形縫合。先定位好兩側的唇峰位置,切除淺層的瘢痕組織,再分離外側皮膚,縫合形成人中嵴。唇部瘢痕明顯者,先適當切除淺層瘢痕,保留深層瘢痕,切開瘢痕兩邊,分層縫合。唇部基底縫合時,可先用吸收線對位縫合,再用無創(chuàng)傷縫合線縫合,縫合應控制在真皮層,以減少術后瘢痕??谳喸鸭』握撸瑒t采用連續(xù)“Z”縫合使唇線流暢。
1.2.2 鼻部畸形 在鼻前庭做蝶形切口,自鼻小柱基部向鼻緣側后方向延伸,切開皮膚。將鼻小柱皮瓣翻起,與鼻外側軟骨剝離,使鼻翼兩側軟骨游離,切斷軟骨與周圍組織的聯結,再調整軟骨在鼻翼與前庭間位置矯正鼻部。若鼻中隔偏曲,切開軟骨膜,分離出鼻中隔的尾端,切斷偏移部分,再將中隔復位至鼻正中間,固定好。若患者為單側唇裂,患側的鼻翼軟骨缺失較大,術中應注意保留周圍組織與患側的連續(xù)性,充分游離另一側的鼻翼軟骨,以利于縫合。若患側皮膚縮短,組織不足,可在鼻底部行“Y-V”切口,將皮瓣尖部向鼻基部延伸縫合。皮瓣縫合后,若出現鼻外形不對稱,可在患側穹隆處作半月形切除等。術中應保留患側鼻基底的深層瘢痕組織,一方面可減少瘢痕,另一方面可使塌陷的鼻底顯得飽滿美觀。術后鼻孔雙側使用硅膠管固定2周,以維持鼻孔的形狀。
1.2.3 術后處理 術后給予抗生素藥物3~5 d,局部冷敷、并做好外部消毒護理,保持清潔。
1.3 療效標準 理想:唇鼻形態(tài)接近正常。無明顯瘢痕,弓背曲線正常,唇峰高度正常,鼻翼、鼻孔對稱,兩側基底水平,鼻尖居中。滿意:唇鼻基本形態(tài)恢復正常,有輕微瘢痕,兩側唇鼻對稱性略微欠佳。不滿意:瘢痕明顯,兩側唇鼻對稱性較差,仍然存在塌陷等畸形。
72例患者整體手術效果良好,手術效果理想者43例,占59.72%;效果滿意者24例,占33.33%;效果不滿意者5例,占6.94%。見表1。
表1 72例患者術后療效評價表 例
唇腭裂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畸形病癥[2],據統(tǒng)計,中國發(fā)生唇腭裂的嬰兒約占當年出生嬰兒的1.8/1000,而且有逐年上升趨勢,已經引起WHO的重視。唇裂一期修復手術后發(fā)生唇鼻畸形的機率高達84%,其中常見的原因有:(1)畸形修復不完全。多數患者一期修復在嬰幼兒時期,某些畸形顯現不明顯,如鼻翼移位不明顯,紅唇緣不清晰等,不能在手術中修復完全。加上患兒皮膚脆嫩,難以保證修復完全。(2)患者畸形嚴重。先天性Ⅲ度唇裂患兒畸形嚴重,唇裂隙過寬、或塌陷過于嚴重、鼻小柱過于短小等情況,難以達到一次修復完全,可能需要三、四次手術才能矯正過來。(3)手術方法。唇裂修復對術者綜合能力要求極高,手術方法稍有差錯便會留下較嚴重的畸形,如不恰當的拉攏縫合等操作,隨著患兒年齡的增長,各種軟骨組織繼續(xù)異常發(fā)育,導致嚴重的唇鼻畸形。
唇鼻畸形手術是一項高難度的手術,一期手術主要以功能修復為主,二期修復主要是重塑患者的唇鼻外形。唇鼻是一個立體結構,唇鼻二次修復難度大,加上患者的審美要求越來越高,外科整形醫(yī)生不僅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充分了解唇鼻的病理解剖知識,還要有一定的審美能力。
對于二期手術的最佳手術時期一直是一個倍受爭議的話題[3]。部分學者認為手術可能對鼻軟骨及軟骨膜造成較大損害,影響其發(fā)育,主張二期手術應該分期進行,學齡前先進行唇部修復,15歲后再進行鼻部整形。部分學者認為唇鼻二期整復手術可以及早進行,并能同時進行修復,因為早期同期修復將出現鼻翼成形和鼻底再造的良好效果。
手術成功的關鍵在于外科醫(yī)生的專業(yè)技術與綜合素質。單一畸形的患者極少,絕大多數患者同時存在多種畸形癥狀,術者在術前應針對每一病例單獨設計手術方案,抓住畸形的重要部分,顧全整體效果,術中每一步驟可進行靈活處理,盡最大可能減少瘢痕,一次不能完全矯正者,可設計分期手術。
[1] 王廷金.唇裂術后鼻唇畸形個體化修復技巧探討[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9,18(8):1097-1099.
[2] 王玉新,郭家妍.完全性單側唇裂鼻唇畸形的同期修復[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11,27(3):190-193.
[3] 張洪元,崔永春.雙側唇裂術后修復鼻唇畸形的矯正[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09,6(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