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來彩
世界上有兩個國家的人最愛讀書,一個是以色列,另一個是匈牙利。
以色列人均每年讀書64本,占全國人口80%以上的猶太人人均每年讀書達68本之多。猶太人有個習俗,當孩子出生時,母親就會翻開《圣經》,滴上一點蜂蜜,讓小孩去舔(tiǎn)《圣經》上的蜂蜜,通過這一舔,讓孩子對書產生美好的第一印象:書是甜的。當孩子稍稍懂事時,幾乎每一個母親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家里突然起火,你首先會搶救什么?”當孩子回答是錢或鉆石時,母親會嚴肅地告訴他:“這些都不重要,你首先應該搶救的是書!書里藏著的是智慧,這要比錢或鉆石貴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搶不走的?!币蚨q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文盲的民族,就連猶太人的乞丐也是離不開書的,即使在乞討,他們的身邊也總會帶著每天必讀的書,更別說衣食無憂的人了。在以色列,書刊價格非常昂貴,每本書的售價在20美元以上,每份報紙的售價也在6美元以上,但普通以色列人對購買圖書和訂閱報刊都十分慷慨。這個僅有500萬人口的國家,持有借書證的就有100多萬人,是全世界人均擁有圖書最多的國家。
另一個國家匈牙利,它的國土面積和人口都不足中國的百分之一,但卻擁有近兩萬家圖書館,平均每500人就有一座圖書館,而我國平均45.9萬人才擁有一座圖書館。匈牙利平均每人每年購書20本,而我國上世紀90年代統(tǒng)計,平均每人每年購書只有5本,現(xiàn)在還在下降。
一個崇尚讀書學習的國家,當然會得到豐厚的回報。以色列人口稀少,但人才濟濟。諾貝爾獎獲得者就有8位,以色列環(huán)境惡劣,國土大部分是沙漠,像巴勒斯坦等阿拉伯國家的糧食不夠吃,還要以石油換食品,而以色列卻把自己的國土變成了綠洲,而且生產的糧食不但自己吃不完,還源源不斷地出口到其他國家。他們憑著聰明和智慧,創(chuàng)造出驚人的物質和精神財富。
而匈牙利,諾貝爾獎得主就有14位,若按人口比例計算,匈牙利是當之無愧的“諾獎大國”。他們的發(fā)明也非常多,既有火柴、圓珠筆這樣的小物件,也有電話交換器、變壓器、汽化器、電視顯像管這樣的尖端產品。據(jù)說,上世紀80年代是匈牙利人發(fā)明的黃金時代,平均每年的發(fā)明專利都在400件以上。一個小國,因愛讀書而獲得智慧和力量,靠著智慧和力量,將自己變成了讓人不得不服的“大國”。
(常寶軍選自中國經濟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