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崖
人生中,最美好的風光全在對岸。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這是生活給我們制造的假象,我們每個人都是思想的“大肚腩”,前凸的腹部擋住了我們的視線,以至于我們看不見自己腳下的花園,只把呆滯的目光投向無盡的遙遠。
年少時分,我們總渴望一次出走,乘上青春躁動的白馬,掙脫父母的管束,打馬飛馳,在空曠的荒野里馳騁。
少年心事可拿云,少年的思想總想化作一只自由飛翔的鳥,飛向萬水千山外那一片令人心馳神往的林子。
林子似乎總是別處的好,難怪哲人說,此地的鳥把投身別處的林子看做是一場心靈的盛宴。
少年時分,我有個朋友,他的父親是個數(shù)學老師。解答一道附加題的時候,他總是老喜歡摸下巴上的瘊子,摸著摸著,然后答案出來了,每次都是如此。那時候,我曾回到家摸著爸爸的下巴說,你嘴上怎么不長瘊子。一句話,把爸爸弄得不知所云。
偏見,也許就是長在心靈上的瘊子,我們可以捏著它一時排遣寂寞,并自認為很瀟灑,實際上,外人卻不這么看。
一次同學聚會,班長對我說了件讓我啼笑皆非的事情。
他說,我上高中時特別羨慕你的發(fā)型。
我是自來卷,我以為他是在挖苦我。
不料,班長卻信誓旦旦地說,我就是嫌棄自己的頭發(fā)太直太順了,怎么看起來都不時尚。
這也有羨慕的,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曾幾何時,我是多么想擁有一頭烏黑亮麗的直發(fā)呀!
人就是這么個喜歡拿望遠鏡看事物的動物。腳下的溪水再清澈,卻要漂流到遠方去看泥沙深處的近似于腸梗阻似的河;身邊的樂園再能逗樂子,卻永遠沒有他處的一架木馬能勾起他的興致;頭頂上的天空再蔚藍,卻永遠抵不住山另一邊的濃云低垂。
有句俗語說,天上的仙鶴不如手里的家雀。其實,大多數(shù)人都不這么看,大多數(shù)人都在執(zhí)迷,都在騎馬找馬,都在身在曹營心在漢。
人人都說對岸好,假若真的給他(她)一次機會,送他(她)到了彼岸去,他們又該驚呼還是最美不過家鄉(xiāng)水了!
對岸是一只鳥,你跑過去看時,早就驚飛了,空有烏枝在風里呼嘯。
對岸是肥皂泡,你伸手去抓,才發(fā)現(xiàn),就剩下一手腐蝕皮膚的肥皂水了。
真是迷在此岸,悟在彼岸呀!
素材運用:卞之琳的《斷章》中這樣寫道: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在羨慕別人的高高在上,羨慕別人的應有盡有,卻不懂得欣賞自己的富有。
適用話題:把握幸福、不要總是羨慕別人、珍惜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