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惠麗
(湖州市南潯區(qū)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浙江湖州 313009)
甘露醇是常用的經靜脈輸液藥物,在創(chuàng)傷性骨折應用較為廣泛,主要用于治療廣泛軟組織創(chuàng)傷及骨折引起的局部軟組織腫脹、疼痛,但由于其為高滲性液體,濃度大,且常需一日多次輸入,且滴數(shù)快,對靜脈刺激明顯,容易引起靜脈炎,這不僅增加病人痛苦,同時降低靜脈穿刺成功率影響治療。我院為預防靜脈滴注甘露醇發(fā)生靜脈炎,骨傷科采用止痛消炎軟膏外敷,經過1年多的臨床觀察取得了滿意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我們選擇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骨傷科住院患者130例,其中男69例,女61例;年齡12~96歲;按住院順序的單雙數(shù)隨機分成2組:觀察組65例,對照組65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組患者均選擇前臂手背或下肢粗直、彈性好、易暴露的靜脈,避開皮膚、皮下血管和淋巴索的病理部位進行穿刺[1]確保穿刺順利一針見血,切忌用針頭在組織中反復探找靜脈血管,以免損傷血管壁的完整性,穿刺針均采用美國BD公司的22G-Y型留置針。
(1)觀察組的操作方法:甘露醇靜脈滴注結束后的當天取大小適合的醫(yī)用紗布,以4層為宜,將止痛消炎膏均勻涂于紗布上約2mm,敷于穿刺點上1~4cm處,每天換藥1次。(2)對照組的操作方法:甘露醇靜脈滴注結束后的當天用50%硫酸鎂浸濕6~8層紗布外敷紗布外包保鮮膜,再用濕熱毛巾覆蓋,每次20min,每日2~3次。(3)觀察時間:靜脈滴注甘露醇后1~7d內對患者注射部位進行動態(tài)觀察。
2組建立觀察表,及時記錄輸注甘露醇后1~7d靜脈炎發(fā)生情況。采用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學會靜脈炎程度的判斷標準[2]。I級:穿刺點疼痛紅和或腫靜脈無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Ⅱ級:穿刺點疼痛,紅和/或腫,靜脈有條索狀改變未觸及硬結;Ⅲ級:穿刺點疼痛,紅和/或腫,靜脈有條索狀改變,可觸及硬結。
2組靜脈炎發(fā)生比較見表1。
表1 2組靜脈炎發(fā)生比較
甘露醇為高滲性脫水劑引起靜脈炎的機制與其藥理特性有關,一般認為血漿滲透壓的升高是導致靜脈炎的主要因素之一[3]。當輸入高滲液體時,血漿滲透壓升高,組織滲透壓也隨之升高,血管內皮細胞脫水,進而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釋放前列腺素E1、E2,致使靜脈通透性增加,白細胞浸潤并產生炎癥改變,同時釋放組織胺,使靜脈收縮變硬。藥物的滲透壓越高,對靜脈的刺激越大,滲透壓7600mosm/L稱為高危性藥物,甘露醇的滲透壓為1100mosm/L[4],當快速靜脈滴注時,局部靜脈內滲透壓迅速急劇地增高,組織液滲透壓亦隨之升高,使血管內皮細胞脫水,進而局部血小板聚集,白細胞浸潤并產生炎性改變,使靜脈收縮變硬。止痛消炎軟膏的藥物作用及應用優(yōu)點,祖國醫(yī)學認為靜脈炎屬于黃鰍癰范疇,系熱毒之外侵,致氣滯血淤,不通則痛;氣血不暢,凝聚肌膚,津液輸布受阻則腫脹;淤血內蘊,蘊久化熱,則局部發(fā)熱;血熱內蘊則局部發(fā)紅。治療以清熱解毒,祛淤通絡為主。外治選用止痛消炎軟膏,方藥由獨活、天南星、草烏、芒硝、冰片等組成。藥物中獨活可祛風、止痛、解表;生天南星可鎮(zhèn)靜止痛,散結消腫;草烏可祛風濕,散寒止痛;皂英可開竅通閉,散結消腫;芒硝可潤燥軟堅,清火消腫;冰片可抑制炎性介質釋放,清熱止痛。諸藥合用具有清熱除濕,散淤通絡,消腫止痛等功效。藥物具有滲透性好,藥性溫和,見效迅速,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優(yōu)點。表1觀察組使用止痛消炎軟膏外敷,靜脈炎發(fā)生率僅15.38%,因此,預防靜脈炎的效果較好。但在使用過程中必須注意如有皮膚破損和孕婦不宜應用。
總之,止痛消炎軟膏外敷預防甘露醇所致靜脈炎療效顯著、方法簡單、經濟實用、不污染衣物,病人易于接受,值得推廣。
[1]韋蘭春.紫花燒傷膏治療甘露醇致靜脈炎效果的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7,9(9):44.
[2]朱佩蘭,方建梅,王美蘭.康惠爾透明貼用于高濃度補鉀致靜脈炎的療效觀察[J].護理與康復,2007,6(12):832.
[3]余淑素,楊晶晶,張春霞.利多卡因加山莨菪堿預防靜脈炎[J].護理與康復,2008,7(2):159.
[4]國家藥典委員會.臨床用藥須知[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