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鸞
(山西省林木育種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31)
近年來,由于城市綠化在城市發(fā)展中所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太原市也相應提出了“大樹種、種大樹”的口號來加快城市綠化建設,尤其是對道路的景觀綠化建設。但是由于苗木種植范圍廣、面積廣、數(shù)量多,有限的林業(yè)科技推廣力量和專業(yè)施工隊伍的緊缺,導致栽植的樹木成活率不是十分穩(wěn)定,這就要求必須要在綠化建設的過程中找出導致苗木死亡的原因,并加以尋求和總結解決的方案。
本次調查以太原市太榆路立交互通景觀綠化工程中1標-7標7個標段內部分苗木作為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的內定主要是7個標段栽植的部分苗木的種類和數(shù)量,針對所栽植苗木的成活率狀況進行了系統(tǒng)地、具體地調查。同時,對施工前場地、施工過程中、養(yǎng)護管理階段中的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進行分析。同時還要對苗木死亡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如何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方法。
太榆路立交互通景觀綠化工程的設計理念主要是采用階梯式景觀設計手法。中間種植高大落葉喬木,如新疆楊、漳河柳、國槐等;其次是常綠針葉樹和落葉喬木樹種混交搭配種植,如油松、銀杏等;再向外延伸就是觀花、觀果類的小喬木;外圍則采用草本花卉、花灌木和常用色塊苗木搭配種植。
2.1.1 喬木的選擇
喬木在道路綠化中,其作用主要是夏季為行人遮蔭、美化街景,因此選擇品種時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株形整齊,觀賞價值高,最好葉秋季變色,冬季可觀樹形、賞枝干;二是生命力強,病蟲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費用低;三是樹木壽命較長,生長速度不太緩慢;四是有一定的耐污染、抗煙塵能力。
2.1.2 灌木的選擇
灌木多應用于分車帶或人行道綠帶,一般應選擇枝葉豐滿、株形完美、花期長的樹種,并且植株應無刺或少刺,葉色有變,耐修剪,耐灰塵和路面輻射樹種。
2.1.3 地被植物的選擇
目前,北方大多數(shù)城市主要選擇冷季型草坪作為地被植物,另外多種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應用,如棣棠、沙地柏等。
2.1.4 草本花卉的選擇
一般露地花卉應以宿根花卉為主,與喬、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
根據(jù)調查,太榆路立交互通景觀綠化工程在苗木種類上選擇主要分為以下幾種:落葉大喬木主要有新疆楊、漳河柳、國槐、紅花槐、欒;常綠樹種有油松、白皮松和塔檜;觀花、觀果、觀葉類小喬木有紫葉李、碧桃、榆葉梅、五角楓、大葉黃楊球;花灌木有棣棠和紅瑞木;常用色塊綠籬有金葉女貞、膠東衛(wèi)矛、紫葉小檗;草本花卉有紅帽子月季和金娃娃萱草;地被植物有八寶景天、白三葉和草坪。
通過為期3個月對太榆路立交互通景觀綠化工程中所栽植的部分苗木成活率的實地考察和分析,對所栽植部分苗木的具體數(shù)量和成活情況得出如下結果:油松的實際調查量為1249株,其中成活1230株,成活率為98.48%;白皮松的實際調查量為107株,其中成活104株成,活率為97.20%;紫葉李的實際調查量為935株,其中成活784株,成活率為83.85%;榆葉梅的實際調查量為125株,其中成活102株,成活率為81.60%;五角楓的實際調查量為211株,其中成活190株,成活率為90.05%;紅花槐的實際調查量為50株,其中成活45株,成活率為90%;國槐的實際調查量為90株,其中成活78株,成活率為86.67%;漳河柳的實際調查量為415株,其中成活403株,成活率為97.11%;新疆楊的實際調查量為387株,其中成活380株,成活率為98.19%;塔檜的實際調查量為10株,其中成活5株,成活率為50%;膠東衛(wèi)矛的實際調查量為7611株,其中成活6211株,成活率為81.61%;金葉女貞的實際調查量為10368株,其中成活7308株,成活率為70.49%;棣棠的實際調查量為894株,其中成活820株,成活率為91.72%;金娃娃萱草的實際調查量為491株,其中成活491株,全部成活;紅帽子月季的實際調查量為2877株,其中成活1807株,成活率為62.81%;紅瑞木的實際調查量為1013株,其中成活983株,成活率為97.04%;八寶景天的實際調查量為1154株,其中成活1154株,全部成活;白三葉的實際調查量為88109株,全部成活;銀杏實際調查量為185株,其中成活169株,成活率為91.35%。
太榆路立交互通景觀綠化工程位于太原市和晉中市的交界處,是太原市龍城大街與太榆路的交匯處,交通流量大,汽車尾氣排放對植物生長影響比較大。另外在對7個標段的施工單位進行調查分析時發(fā)現(xiàn),各個施工單位基本上都具有專業(yè)人員進行指揮,但同時又不乏問題存在。如施工人員經驗不足、人員調配不夠合理、綠化施工任務繁多等,導致施工不能正常進行。另外,養(yǎng)護不到位、澆水不足也是一個因素。
在苗木選擇上,大部分施工單位都能堅持因地制宜、因地選擇的原則。但是還是有部分施工單位為了節(jié)省開支等,沒有執(zhí)行樹種苗源地選擇規(guī)定;有的施工單位甚至為了逃避監(jiān)理方的檢查,開出假的苗木檢疫證蒙混過關,主要體現(xiàn)在油松苗木。調查中還發(fā)現(xiàn),苗木在運輸中沒有出現(xiàn)滯留、土球松散、風干等現(xiàn)象。
根據(jù)調查,在實際栽植過程中好多施工單位在挖樹坑方面普遍沒有按照“冬穴春植”的規(guī)定執(zhí)行,沒有執(zhí)行清水浸泡過程,泥漿定植不受重視,未執(zhí)行原向移植規(guī)定等,這是造成部分苗木死亡率過高的重要原因。在實際養(yǎng)護過程中,一些防風支架丟失嚴重,防凍工作做得不夠深入,還有部分苗木的保護工作不到位,也是影響苗木成活率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栽植過程中,嚴把苗木關、栽植關、澆水關,采取苗木打泥漿和邊挖坑、邊栽植、邊澆水的綠化方法,改變以往集體大會戰(zhàn)一擁而上、質量難以保證的情況,這樣綠化質量才能得以明顯提高,才能使太原市的道路全都綠起來、美觀起來、城市的空氣都清新起來。
“三分造七分管”,養(yǎng)護工作是能否保成活的關鍵。為了確保綠化成果,綠化單位應該安排專職技術人員進行看護、養(yǎng)管。同時,也要培養(yǎng)一批專業(yè)的養(yǎng)管人員,只有在精心的養(yǎng)護管理下,苗木才能更加健壯成長起來,苗木的成活率才能提高。只有這樣,綠化成果才能得到進一步的鞏固。
[1]呂正華,馬青.街道環(huán)境景觀設計[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3-10.
[2]張春祥主筆.太原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1998-2010).
[3]張春祥.實現(xiàn)現(xiàn)綠化規(guī)劃是消除環(huán)境污染的重要一環(huán)——兼論植樹種草能促使人們的身體健康[J].城鄉(xiāng)建設研究,1987,4.
[5]葉茂宗.城市生態(tài)與立體綠化[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