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臺灣云林有養(yǎng)鴨的傳統(tǒng),養(yǎng)殖戶為便于管理養(yǎng)育,往往要把公鴨和母鴨分開來養(yǎng)。
在一群小鴨子里,把公鴨和母鴨分開,對常人來說是件困難的事情。但是,有人能干這個活,他們專門從事雛鴨性別鑒定工作,能迅速準確地鑒別出公鴨和母鴨。當然,鑒別是要收費
的。以一般行情來講,鑒別一只雛鴨大概是五毛錢,聽起來沒什么大不了,但是一個技術(shù)嫻熟的“雛鴨鑒定師”,每個小時可分辨400~500只雛鴨,換算成時薪的話,可以達到200元以上。
任何行業(yè)都有頂尖高手,雛鴨鑒定這一行也不例外。當?shù)赜袀€叫吳政憲的年輕人,每小時可鑒定超過兩千只雛鴨的性別,換算成時薪高達千元以上,無可爭議地成為業(yè)內(nèi)頂尖人物。為什么一般的“雛鴨鑒定師”每個小時頂多分辨五百只雛鴨,他卻能達到別人四倍以上的鑒別速度呢?
原來,別人以肉眼鑒定雛鴨性別,吳政憲靠得卻是雙手的觸感。當然,他不是憑空擁有這份實力的。為了練好這項本領(lǐng),他用二十多年的時間,幾乎每天練習(xí)超過三個小時,光是訓(xùn)練自己的手感,就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
高手都是練出來的,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