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坤
(河北省唐山市農業(yè)技術推廣站 063000)
應在日光溫室內栽培非洲菊,采用冀優(yōu)Ⅰ型二代溫室;棚膜選用3層共擠高保溫無滴棚膜或其他保溫效果好的無滴棚膜;覆蓋物選用雙層稻草簾,確保冬季最低溫度保持在8℃以上。
切花非洲菊品種很多,近1~2年來市場上花朵大、色彩鮮艷的青心品種倍受消費者喜愛,如法萊倫斯、大臣F-094、雪菊F-088、陽光海岸等。其花朵大,花色豐富鮮艷,花枝挺拔,切花產量高,管理省工,可四季供花,經濟效益好。為便于銷售,應幾個品種搭配種植,切忌品種單一。
非洲菊屬深根性植物,整地時需要深翻25cm以上。結合整地施足基肥,每667m2施腐熟有機肥5000kg加過磷酸鈣100kg、硫酸鉀50kg。非洲菊忌積水,最好起壟種植,種植畦筑成一壟一溝的形式,一般壟寬40cm、高25cm,溝寬30cm,土層保持在35cm以上。
每壟栽1行,株距20cm,667m2定植4000株。 除夏季7~9月份的高溫期不宜定植外,其余時間均可進行,但以春季定植效益最好。定植時一定要淺植,以根頸部稍露出土面為宜,并澆透頭遍水。如將根頸埋在土表下,根頸上的生長點就會被埋在土下,葉及花蕾在生長過程中必須頂破土層方可伸出土面,生長發(fā)育受到阻礙,影響產花率及切花品質。夏季剛定植的植株應覆蓋遮陽網遮光。
非洲菊能抗旱但不耐濕,切忌積水。苗期應保持適當濕潤,促進根系發(fā)育。生長期內可視土壤的干濕情況而定,不干不澆水,澆則澆透。冬季盡量少澆水,保持土壤見干見濕。夏季水分蒸發(fā)快,應多澆水,并結合追肥同時進行,以促進根系吸收肥料。遇到暴雨時要及時關閉放風口,雨停后立即打開。注意排水,防止雨澇。澆水時應避免植株的心葉沾水。非洲菊的全株被毛,特別是在幼葉和小花蕾上更密布絨毛,如沾上水后,水分不易蒸發(fā),往往導致花蕾及心葉霉爛。非洲菊在5~30℃的范圍內可周年開花,在整個生長期內需肥量很大。從幼苗到花芽分化時,至少要有15片葉才能開出高質量的花。達不到15片,開出的花品質低,商品價值不高,且影響植株的發(fā)育。因此在花芽分化前應增施有機肥和氮肥,促使植株充分長葉,以滿足營養(yǎng)生長所需。一般每周追施沖施肥1次,定植后兩個月即可看到小花蕾。植株進入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并進的時期,應提高磷、鉀肥的比例。一般每667m2施尿素30kg、磷酸二氫鉀10kg,或磷酸銨30kg,每周1次,同時加入有機肥1000kg。在開花期內應經常觀察葉片的生長狀況,如葉小而少時,要增施氮肥,但施用量不可太多,否則植株生長過旺,葉片繁茂,抽花數未必增多;同時植株葉片相互重疊,光照及通風都不佳,給病蟲害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4~6月和9~11月的兩次開花高峰期前,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以滿足生殖生長需要。在施肥過程中,一定要本著薄肥勤施的原則。
非洲菊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0~25℃,因此當外界最低氣溫穩(wěn)定在10℃以上時,白天加大放風量,以降低棚內濕度。 保持白天25~28℃、夜間13~15℃,溫度過高時應放風降溫;夏季需用遮陽網覆蓋降溫,同時加強通風,降低溫度;秋季隨氣溫下降采取保溫措施;當外界氣溫降至14℃時,夜間關閉底風和腰風,白天繼續(xù)大通風;當夜間棚外氣溫降至9℃時,關嚴所有風口;溫度繼續(xù)下降時及時加蓋草苫保溫,控制溫度在最低10℃以上,白天縮小放風口,逐漸減少放風時間,維持在20~25℃。非洲菊的生長雖對光照不敏感,但喜光,要求陽光充足。光線充足時,葉片生長健壯,花梗挺拔,花色鮮艷。
非洲菊為周年開花植物,生殖生長與營養(yǎng)生長并進,邊長葉邊開花。葉片過多,不僅影響花枝的數量與質量,而且影響植株的光照和通風,易發(fā)生病蟲害。在生育期內合理摘葉不僅可協調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還可增強植株的通風透氣性,使心葉與花蕾光照充分,發(fā)育良好。摘葉時一定要根據植株自身的生長情況而定。在確保每一株叢中的每一分株留3~4片功能葉的基礎上,摘去病葉、黃葉以及已被采掉花的那片老葉。摘掉重疊擁擠在同一方向的多余葉,注意不要傷及小花蕾。
非洲菊花朵的成熟度對其吸水性影響很大,幼嫩花朵的吸水性很差。最適宜的采花期應在外圍舌狀花瓣平展,內圍管狀花開放2~3圈時采收。一般在傍晚采收最好,采收時應從花?;颗c植株短縮莖節(jié)處折斷,切不可將花梗折斷,否則降低切花的插花壽命,而且留在植株上的半截花梗會發(fā)生霉爛,誘發(fā)病害。采收后的花應立即插在水中令其吸水,然后包裝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