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興建
輸尿管下段結石臨床上常見,結石常位于輸尿管末端生理狹窄處,此處結石占輸尿管結石的70%[1]。直徑5-15mm的輸尿管結石,自行排出的可能性小。體外沖擊波碎石(ESWL)是治療此類結石的常用方法。鹽酸坦洛新是高選擇性α受體阻滯劑,可松弛輸尿管下段平滑肌,促進結石排出。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我們選取90例輸尿管下段結石患者,分別采用ESWL術后聯(lián)合鹽酸坦洛新緩釋片和單純采用ESWL治療,現(xiàn)將觀察結果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本組病例90例,均經(jīng) B超、KUB和IVU確診為輸尿管下段結石。結石長徑為0.5-1.3cm。排除禁忌癥,行ESWL術后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5例。治療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19-48歲,結石長徑4.0-12.7mm;對照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18-49歲,結石長徑4.2-13.2mm。2組年齡、性別、結石長徑及ESWL參數(shù)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2.治療方法:本組患者均于完善相關檢查,排除禁忌癥后行ESWL。術后治療組口服鹽酸坦洛新緩釋片0.4mg,每天1次,共服藥4周。對照組單純行ESWL。伴有重度疼痛時給予鎮(zhèn)痛劑治療。2組患者均每天飲水 >2000ml。ESWL 術后第 3、7、14、28d復查B超,必要時重復碎石,詢問排石和服藥情況及腎絞痛發(fā)生情況。比較2組結石排出率,結石排出時間和鎮(zhèn)痛劑使用情況。結石影消失、腎積水消失和癥狀消失者判斷為治愈。
3.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1.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周內(nèi),治療組結石排出率92%(41/45),對照組結石排出率75%(34/45),治療組結石排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結石排出時間,治療組為8.8±2.6d,對照組為15.7±4.1d,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腎絞痛使用鎮(zhèn)痛治療率為8%,對照組為29%。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服藥4周后對照組有11例,治療組有4例患者結石未排出,均擇期行輸尿管鏡下取石術,結石全部順利取出。2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明顯的藥物不良反應,也無因藥物不良反應退出試驗者。
輸尿管結石是泌尿外科常見疾病,以輸尿管下段結石最為常見。目前,雖然輸尿管鏡碎石術和經(jīng)皮腎鏡碎石在治療輸尿管結石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ESWL安全、有效、痛苦小、恢復快和節(jié)省費用的特點,使之成為直徑≤1.5cm輸尿管結石的首選治療方法。對于輸尿管下段結石,由于結石周圍空間小,結石嵌頓等因素影響,ESWL碎石成功率較低。當輸尿管結石長徑>1cm時,單次ESWL的結石清除率僅為50%[2]。影響結石排出的主要原因有結石大小、輸尿管狹窄情況、輸尿管平滑肌痙攣、結石周圍粘膜水腫、疼痛、感染等[3]??诜幬锟梢跃徑馓弁矗龠M結石排出,常用的藥物有非甾體類抗炎藥、α受體阻滯劑、鈣離子阻滯劑、中草藥等。
研究發(fā)現(xiàn)人類輸尿管平滑肌中分布有α1和β腎上腺素能受體,其中主要是α1受體。α1受體又分為α1A、α1B、α1D。輸尿管的 α1受體以 α1D 亞型為主,其次為α1A亞型。α1受體阻滯劑可以舒張輸尿管平滑肌,降低輸尿管蠕動頻率和幅度,增強尿液傳輸能力,增強尿流脈沖,相應增加結石上方的壓力,降低結石下方的阻力,從而促進結石排出[3]。鹽酸坦洛新是一種高選擇性的α1A、α1D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能阻斷α1A和α1D2種亞型受體,α1A主要分布在前列腺、前列腺尿道和膀胱三角區(qū),α1D分布在膀胱逼尿肌和輸尿管下段平滑肌。Yilmaz等研究證實[4],鹽酸坦洛新通過阻滯輸尿管下段平滑肌上的α1D受體,抑制平滑肌痙攣,且不減弱輸尿管的自然蠕動,從而有效的促進輸尿管結石在輸尿管及尿液壓力下排出。最近一項薈萃分析研究提示應用α1受體阻滯劑可使結石排出時間、排石過程中所需鎮(zhèn)痛藥物及疼痛發(fā)作次數(shù)有所減少。Kupeli等報道[5],鹽酸坦洛新可以提高輸尿管遠端結石ESWL后的排石率,減少腎絞痛的發(fā)生率。
鹽酸坦洛新目前是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首選藥物,與其他α受體阻滯劑相比,其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較低,已被患者廣泛接收。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輸尿管下段結石ESWL后服用鹽酸坦洛新緩釋片能明顯提高結石排出率,且能縮短結石排出時間,減少排石過程中腎絞痛的發(fā)生次數(shù),降低腎絞痛的程度。
綜上所述,應用鹽酸坦洛新緩釋片治療輸尿管下段結石安全、有效,能提高排石率、縮短排石時間,減少鎮(zhèn)痛藥物使用率,可以作為輸尿管下段結石藥物治療的一種新選擇方法。
1 吳階平.泌尿外科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784-786.
2 Dellabella M,Milanese G,Muzzonigro G.Randomized trial of the efficacy of tamasulosin,nifedopine and phloroglucinol in medical expulsive therapy for distal ureter calculi[J].J Urol,2005,174:167-172.
3 Autorino R,Desio M,Damiano R,et al.The use of tamsulosin in the medical treatment of ureteral calculi:where do we stand[J].Urol Res,2005,33:460 -464.
4 Yilmaz E,Batislam E,Bassar MM,et al.The comparison and efficacy of 3 different alpha 1 adrenergic blockers for distal ureteral stones[J].J Urol,2005,173:2010 -2012.
5 Kupeli B,Irkilata L,Gurocak SD,et al.Does tamsulosin enhancelower ureteral stone clearance with Or without shock wave ithotripsy[J].Urology,2004,64:1111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