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民歌的沿革及其對社會的影響

      2012-08-15 00:42:55沈濱凱
      文教資料 2012年11期
      關鍵詞:民歌勞動

      沈濱凱

      (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7)

      民歌是勞動人民在生活和勞動中自己創(chuàng)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她始終與各族人民的生產(chǎn)生活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通過人民群眾的口傳心授、加工改造、提煉升華、代代承續(xù),成為反映各族人民喜怒哀樂、思想情感的文化載體;成為體現(xiàn)各族人民勤勞智慧、企望幸福的審美訴求;成為展示各族人民物質(zhì)創(chuàng)造、精神生產(chǎn)的雙重歷史;成為當下音樂創(chuàng)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擁有了她,中華民族的音樂傳統(tǒng)就會源遠流長、永不停息;擁有了她,我們代代相傳的音樂神脈就不會斷裂、永不殘缺;擁有了她,祖祖輩輩唱的歌曲就會在今天重現(xiàn)、永不消失。

      一、民歌的歷史回溯

      據(jù)史料記載,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孔子所編的《詩經(jīng)》是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其中的《國風》,匯集了從西周到春秋500多年間,流傳于北方15個地區(qū)的160篇民歌,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民歌選集。雖僅為文字記載,卻足以表明遠在公元前11世紀到前6世紀,我國民歌就已是相當成熟和完整的藝術形式。而屈原在《楚辭》中加工整理的《九歌》則使南方楚國地域的民歌得到了系統(tǒng)集中的記載,其中不少民歌充滿了愛國主義熱情,極具浪漫主義色彩。

      西漢時期,有了專門從事民歌的搜集和整理的音樂管理機構(gòu)——樂府。據(jù)《漢書·禮樂志》載“至武帝定郊祀之禮,……乃立樂府,采詩夜誦”[1],所謂“采詩”就是采集民歌,他們通過“采詩”來“觀風俗、知得失”,使那些“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的地方民歌有了記錄、集中和提高的機會。漢樂府民歌多以描寫民間疾苦為主要內(nèi)容,直接道出了人民的愛憎,揭露了封建社會的種種矛盾。其中的“相和歌”在形式上突破了原有的四言詩體,發(fā)展成長短不同的句式或五言體、七言體,豐富了民歌的表現(xiàn)力。

      魏、晉、南北朝時期,湖北的“西曲”和江浙的“吳歌”成了當時南方民歌的重要代表。其內(nèi)容多為表現(xiàn)生活意趣、家長里短、兒女離情等,音樂頗為細膩溫婉。在這一時期,民間還出現(xiàn)了《子夜四時歌》、《從軍五更轉(zhuǎn)》、《月節(jié)折楊柳歌》等時序體的樂府民歌,與后來廣為傳播的“四季﹑五更﹑十二月”等傳統(tǒng)民歌小調(diào)的體式結(jié)構(gòu)是一脈相承的。

      到了唐、宋、元三代,民歌在曲詞風格、演唱形式和題材內(nèi)容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發(fā)展,有更多的民歌得到選擇﹑提煉,而成為說唱﹑歌舞演出的一部分。民歌的創(chuàng)作和加工改編盛行一時,其中不乏為優(yōu)秀民歌填入更多歌詞的做法。唐宋的“曲子詞”、元代的“散曲”、“小令”成了當時各種民間音樂形式的重要構(gòu)成因素,就算到了今天,唐詩、宋詞、元曲依然是各社會學家、音樂學家者研究民歌的重要依據(jù)和藝術寶庫。

      明清時期,隨著鴉片戰(zhàn)爭以來,農(nóng)村經(jīng)濟的不斷衰落和城市經(jīng)濟的逐步發(fā)展,大量的農(nóng)村人口注入城市,促進了民歌的城鄉(xiāng)交流,經(jīng)城市藝人加工提煉的農(nóng)村新民歌大量涌現(xiàn),使民歌出現(xiàn)了繁榮的景象。這一時期始終貫穿著反帝反封建的群眾革命斗爭,大多數(shù)民歌都是反映農(nóng)民的痛苦生活、揭露社會民族矛盾和階級斗爭、表達人民的民主意識和進步思想。其曲調(diào)大都是根據(jù)各地群眾熟悉的曲調(diào)加以改編的?!八鼈冎苯赢a(chǎn)生于人民群眾的斗爭生活,長期流傳于民間,從各種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揭示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反映出廣大群眾反帝反封建的強烈愿望……”[2]。

      近代民歌是我國人民在同國內(nèi)外敵人斗爭中產(chǎn)生的,突出表現(xiàn)了反帝反封建的主題思想,往往具有高度的戰(zhàn)斗性,反映鴉片戰(zhàn)爭、太平天國起義和義和團運動的作品最值得關注。

      新中國成立后,民歌呈現(xiàn)“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態(tài)勢,在黨的方針政策指引下,我國的民歌在繼承發(fā)展中迅速成長,民歌創(chuàng)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民歌在體裁形式、風格特色、內(nèi)容情感、旋律音調(diào)、演唱形式等方面都有了飛速發(fā)展,呈現(xiàn)著豐富多彩的精神風貌。

      雖然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現(xiàn)代流行文化的沖擊,民歌曾一度顯現(xiàn)出衰微之勢,但隨著各地搶救、保護民歌的呼聲日益高漲,民歌的創(chuàng)作卻隨之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賦予了更多新的內(nèi)容。特別是人民樂觀向上、艱苦創(chuàng)業(yè)、英勇豪邁的特點在新民歌中都有了生動的體現(xiàn)。民歌的傳承和發(fā)展呈現(xiàn)了新的景象。

      從民歌發(fā)展的歷史回溯中,我們可以清晰地認識:一部民歌的發(fā)展史,就是勞動人民爭取解放的戰(zhàn)斗史和生活史。在原始社會,民歌主要用于統(tǒng)一勞動者的意志,激發(fā)勞動者的干勁,表達人民對減輕勞動的要求和征服自然的愿望;在剝削社會,民歌更多的是表達勞動人民對剝削者、壓迫者的反抗和仇恨。由于剝削階級的影響,不少民歌往往帶有明顯的剝削階級思想烙??;而社會主義時期,民歌則以歌頌黨、歌頌社會主義,歌唱新生活,抒發(fā)遠大革命理想為主。當然,她們均有著一個共同點,即“表達勞動人民的思想、情感、意志、要求和愿望,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性和戰(zhàn)斗性”。[3]

      二、民歌的社會功能

      (一)實用功能

      俄羅斯著名哲學家普列漢諾夫曾說:“在原始種族中,各種各樣的勞動有它各種各樣的歌,那調(diào)子常常是極精確地適應著那一種勞動所特有的生產(chǎn)動作的韻律?!保?]說的是產(chǎn)生于體力勞動過程,直接為生產(chǎn)勞動服務的號子。它在指揮勞動、調(diào)整呼吸、統(tǒng)一節(jié)奏等方面具有顯著的實用功能。它能積蓄勞動者的集體力量,實現(xiàn)“勁往一處使”的目的。同樣,劉安在《淮南子.道應訓》中談到古代的《邪許歌》:“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后亦應之。 此舉重勸力之歌也。 ”[5]所謂“舉重勸力之歌”就是指人們在集體勞動時,一唱一和,借以調(diào)整動作、減輕疲勞、提高工作效率的呼聲。舉重時這樣,舂碓時也這樣,還有水手搖櫓和拉纖、建筑工人的打夯,碼頭工人的搬運等,都可以聽到集體的、個人的或彼此互相唱和的歌聲。同時,民歌還具有愉悅身心、抒心解悶和驅(qū)除疲勞等實用功能。

      (二)表現(xiàn)功能

      民歌的主要功用是抒情表意,借以傾訴或宣泄郁結(jié)在內(nèi)心的愁悶,表達內(nèi)心的思想情感。明代小說家馮夢龍在《序山歌》一文中說:“山歌是民間性情之響……但有假詩文,無假山歌……情真而不可廢也……”[6]道出了民歌的本質(zhì)內(nèi)涵。民歌所抒表的情感真實、純樸、直接,大多為內(nèi)心情感的自我抒發(fā)和自然流露。人們不但通過唱民歌披露社會矛盾、反抗階級壓迫,抒發(fā)對黨、對革命領袖、對人民軍隊、對祖國的無限敬仰和深情,還通過民歌直暢胸臆,表達生活的喜怒哀樂、共敘男女愛情等。如孔子所編著的《詩經(jīng)》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夢寐思服……”由河中小洲上相對鳴叫的雎鳩起興,抒寫一個男子對賢淑的姑娘的愛慕之情,最早唱出了青年男女追求美滿的愛情的心聲。它所表達的感情是直率而熱烈的。這種樸實的感情、坦率的表露,正是民歌的顯著特點和功能所在。

      (三)娛樂功能

      任何藝術都具有娛樂性,音樂尤其明顯。這正是吸引民眾關注的一個重要因素。正如荀子所說:“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是說音樂可以使人快樂,是滿足人的感情需要不可缺少的。民歌亦是如此,自古以來,人們常常習慣于勞動閑暇時,借唱民歌詠嘆自己的心思,愉悅心情,自娛自樂,提高生活情趣。或者在街頭巷尾,酒樓茶館,或者逢年過節(jié),婚喪喜慶等時,群聚在一起,借小曲消遣助興,活躍氣氛,為活動增色添彩。借用平民百姓的話:“唱個山歌寬寬心”、“山歌一唱、心情舒暢”、“生活中沒有歌聲、就像吃菜沒有鹽巴一樣”、“山歌不唱臭氣多,大路不走雜草多”。這些樸素的語言足以證明,民歌是勞動人民的精神食糧,是娛樂民眾的重要藝術樣式。

      (四)教育功能

      過去在廣大農(nóng)村,勞動人民多為文盲,文化程度較低,又缺少學習文化、接受教育的機會,無法閱讀書籍,對他們傳授勞動知識或勞動經(jīng)驗時,用通常的語言述說難以讓人迅速記住并牢牢掌握,于是利用韻語歌唱易記易傳的特點,將之編成歌謠進行傳唱,故民歌成了他們獲得知識的一個重要來源。人們通過演唱民歌,了解春耕秋種的常識,掌握有關歷史、生產(chǎn)、生活和禮儀等方面的知識。有些民調(diào)的歌詞還記述了有關宇宙與人類起源的古代神話和傳說,為廣大勞動人民提供了掌握和學習自然歷史知識的可能。還有的民歌則寓喻意于述說故事,或寄情于山水風物,或借助于傳說古人,婉轉(zhuǎn)地表現(xiàn)對世事的認知態(tài)度,對年輕人世界觀、生活觀、價值觀的形成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此外,民歌還在特定的社會歷史發(fā)展時期還成為宣傳革命、教育群眾、組織群眾的有力武器。

      總之,民歌是勞動人民最為喜聽樂唱的一種藝術形式,具有典型的人文性、親民性、大眾性、自娛性等文化特征,在社會發(fā)展的不同歷史階段,始終發(fā)揮著傳授知識、表情達意、娛樂身心、宣傳教育等重要的社會功能,極大地影響著人民大眾的生產(chǎn)生活。她是反映各族人民日常生活、傳統(tǒng)習俗、思想動態(tài)和一些社會現(xiàn)象的一面鏡子,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能夠為認知各民族歷史文化、社會生活、民俗傳統(tǒng)等各個方面提供重要的史料來源和寶貴資料。

      [1]游國恩,王起等.中國文學史(一)[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177.

      [2]汪毓和.中國近現(xiàn)代音樂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7.

      [3]辭海[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1804.

      [4][俄]普列漢諾夫,論藝術[M]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73:139.

      [5]游國恩,王起等.中國文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15.

      [6]馮夢龍.山歌[M].蘇州: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2.

      猜你喜歡
      民歌勞動
      讓勞動實踐真正發(fā)生
      少先隊活動(2022年5期)2022-06-06 03:44:48
      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勞動使人快樂
      畬族民歌
      心聲歌刊(2018年2期)2018-05-25 03:05:23
      熱愛勞動
      民歌一樣的小溪(外二章)
      散文詩(2017年19期)2018-01-31 02:47:11
      藤縣水上民歌
      西江月(2017年4期)2017-11-22 07:24:05
      中呂 十二月帶堯民歌 十九大勝利閉幕
      岷峨詩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23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xù))
      松江区| 即墨市| 朔州市| 永年县| 嘉定区| 高密市| 四川省| 邵阳市| 台山市| 大城县| 交口县| 临江市| 肥东县| 大悟县| 鹤庆县| 武山县| 定日县| 东乡族自治县| 家居| 浪卡子县| 新龙县| 咸丰县| 威信县| 兴宁市| 揭东县| 东兴市| 大邑县| 松溪县| 闽侯县| 南投市| 双峰县| 新密市| 达尔| 钟祥市| 临海市| 安龙县| 汶上县| 陈巴尔虎旗| 萨嘎县| 乌拉特中旗| 东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