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月
(1.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4;
2.寧波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外國語學院,浙江 寧波 315100)
基于支架式教學模式的高職商務英語教學探討
賀 月1,2
(1.浙江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浙江 金華 321004;
2.寧波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外國語學院,浙江 寧波 315100)
基于建構主義和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的支架式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和主動建構,是高職商務英語教學取得良好效果的模式之一。該文主要探討支架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以及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最近發(fā)展區(qū);支架式教學;英語教學
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中國對外貿易的快速發(fā)展,社會對既懂商務又熟練掌握語言的高級復合型人才需求旺盛,高職院校作為為社會培養(yǎng)和輸送高素質職業(yè)人才的基地負有艱巨的任務。然而目前雖然各大院校都在積極改革教學模式,努力跟上時代步伐和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但在教學實踐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如課程設置重理論輕實踐,教學內容陳舊死板與實際脫軌,教學過程仍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的參與,“填鴨式”、“一言堂”等傳統(tǒng)教學模式依舊存在等,所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容易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嚴重脫離高素質高技能商務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因此,如何使高校商務英語專業(yè)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適應市場經濟和用人單位的需求是急待解決的問題。
支架式教學模式是1976年由美國著名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布魯納及其同事在研究母親如何影響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過程中提出的。根據歐共體“遠距離教育與訓練項目”(DGXⅢ)的有關文件,支架式教學被定義為:“支架式教學應當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框架。這種框架中的概念是為發(fā)展學習者對問題的進一步理解所需要的,為此,事先要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學習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p>
支架式教學模式的主要理論基礎是維果斯基“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理念。維果斯基認為,個體的發(fā)展狀態(tài)存在兩種水平,實際水平和潛在水平,前者指個體憑借自己的能力完成學習任務的水平,后者指個體經別人協助后所能夠達到的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距即“最近發(fā)展區(qū)”。支架式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從學生原有水平出發(fā),判斷出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通過為學生搭建支架,使學生不斷更新自我經驗和已有知識,跨越“最近發(fā)展區(qū)”,構建新的能力和更高的知識水平,最終能夠到達潛在水平。也就是說支架式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只是為學生搭建學習的“支架”幫助學生學習,而不是一味地灌輸學生所有知識和概念,學生則是在教師的幫助和引導下主動建構并內化知識和經驗,促進自身認知和能力的發(fā)展而并非一味地接受知識。
支架式教學模式倡導以學生為中心,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原則,更注重在豐富與再建構自身知識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實際操作的能力。這種教學模式下開展的商務英語教學能夠提高學生進行商務溝通和商務實踐的能力,能為他們日后從事相關崗位奠定基礎并幫助他們在未來的職業(yè)生涯中占據有利的競爭地位。
商務英語課程最大的特點是英語語言技能與商務專業(yè)知識的密切結合,這一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在教學中既要注重對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還應重視強化學生的商務專業(yè)技能。然而在目前的高校商務英語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大多課程還是以傳授知識作為教學目標的主要內容,注重知識的記憶、理解和應用,而很少涉及創(chuàng)造及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而支架式教學模式能通過老師的支架設置,結合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積累,通過對商務活動材料的獨立思考和討論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溝通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臨場應變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發(fā)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等一系列的能力。
傳統(tǒng)商務英語專業(yè)教學主要是教師講授,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大多被動地接受,而支架式教學模式則注重師生和生生間的相互交流和討論。該模式下,教師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知識講授者,不再照本宣科,更多的是個引導者的角色,注重現實商務情境的呈現,提出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促使學生參與討論,解決商務活動中可能遇到的實際問題。因此,運用支架式教學模式能改變傳統(tǒng)那個教學呆板、單調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學習熱情高漲,變接受學習為發(fā)現學習,使教學過程變成一個又一個現實任務的解決過程,從而實現對學生能力的考驗和提升。
本環(huán)節(jié)要求教師圍繞學習主題搭建支架。從支架內容上看,教師要充分利用“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理念。教師需要弄清學生認知和能力發(fā)展的實際水平和潛在水平,所設計的支架內容不能太深或太淺,太淺了對學生來說缺乏挑戰(zhàn),也達不到向新知識過渡的目的,太深了則阻礙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從方法上看,支架式教學中示范、演示、暗示、激勵、提示、給予部分答案等都是被廣泛運用的方法,但是選擇什么樣的支架應該根據知識的類型并考慮學生的已有發(fā)展水平及學生建構新知識的能力。比如在商務英語課程價格談判這部分的教學中,教師可先幫助學生復習建立業(yè)務關系和詢價等內容;其次可要求學生展示平時購物時討價還價的情景并列舉討價還價的技巧,以此為學習新知識搭建腳手架做好準備。
在教學過程中,腳手架搭建完成之后,教師通過一定的手段(如懸念設置、多媒體技術等)創(chuàng)設主題活動情境,將學生引入某個商務活動情境中,使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和新的問題情境產生矛盾沖突,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職欲望。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主要通過教師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問題情境、學習的條件和機會,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提取信息、整理、內化的過程,促使學生自己去體驗有關概念和知識,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并重新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接上面價格談判教學這個例子,教師在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可通過多媒體手段向學生展示運用各種談判技巧的實際價格談判片段,此過程不僅展示了需待學生學習的知識內容,并能夠引發(fā)學生對某些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動機。
通過前面各步驟中教師的啟發(fā)引導和學習目標設定及學習內容的鋪墊,隨著教學的深入,本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獨立探索,自己分析,探索過程中,教師可適時提示和引導,幫助學生逐步完成學習內容和能力的攀升。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價格談判教學中,教師可要求學生總結所觀賞片段中的價格談判技巧以及各種技巧下所使用的常用表達和句型。這樣的教學安排遠遠超出了學習知識的一般意義,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對自己發(fā)現、歸納的自覺性逐步增強,學生的潛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同時學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不斷的提升。
在要求學生獨立探索,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支架式教學模式還強調培養(yǎng)學生與人協作的能力。合作使學生在共享集體思維成果的基礎上達到對當前所學知識比較全面、正確的理解,通過合作中的互相交流、討論和溝通最終完成對新知識的建構和提升。本環(huán)節(jié)不僅能提高學生認知能力,增強學生自信,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同時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和交際能力及競爭意識。價格談判教學中,教師可要求學生小組討論并競相展示價格談判中實用的談判技巧并通過情景模擬的形式運用這些技巧和句型。
支架式教學的效果評價主要可通過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和學生互評三個部分組成。評價內容可從學習知識內容延伸到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每組學生價格談判情境模擬的表現通過做出多元化評價,以促進學生以后的學習表現。
實踐證明,支架式教學模式能夠保持學生上課過程中的高度緊張感和注意力集中,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突出教學做合一,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這種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和學生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和鋪墊,課堂內教師指引,學生獨立思考和互動協作相結合,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取得良好教學效果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之一。而對教師來說,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付出較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多心血,教師課前需要精心準備,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學習水平,并預見學生下一步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將產生的興趣,并據以調整自己的支架,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從被動學習的困境中走出來進入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中,讓學生在輕松和挑戰(zhàn)共存的環(huán)境下挖掘學習潛力、激發(fā)求知欲望,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并提升學生就業(yè)能力之目的。
[1] 朱琳琳.關于支架式教學基本問題的探討[J].教育導刊,2004(10):4-10.
[2] 陳萍,陳開順.支架式教學模式及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海軍工程大學學報:綜合版,2009(3):71-75.
[3] 王海珊.教與學的有效互動——簡析支架式教學[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5(1):140-143.
[4] 武曉燕.試論建構主義理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6(2):33-35.
[5] 王向東.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大學英語教學[J].西昌學院學報,2005(9):31-33.
[6] 肖禮全.英語教學方法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6:3-9.
A Study of College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Scaffolding Instruction
HEYue
(1.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321004,China;
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Ningbo City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Ningbo 315100,China)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Constructivism and Vygotski’s“Zone of Poximal development”,Scaffolding Instruction can fully reflect the concept of“student-centered”.It emphasizes on students’active search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knowledge,which is one of the valuable teaching model in college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advantages and practice of Scaffolding Instruction in College Business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Scaffolding Instruction;English teaching
G 712
A
1671-7880(2012)02-0063-03
2012-02-06
賀 月(1980— ),女,寧波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浙江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