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東英
幽門螺桿菌(Hp)感染與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有密切關系,因而Hp感染的治療一直是臨床關注的焦點。對合并Hp感染的消化性潰瘍患者,根除Hp治療可非常顯著地降低潰瘍復發(fā)率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并可促進潰瘍的愈合。我們采用潘妥拉唑聯(lián)合克拉霉素和甲硝唑方案對Hp陽性的消化性潰瘍患者行Hp根除,并與奧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標準三聯(lián)方案相對照,并對兩種療法的效果進行比較,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62例患者為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門診及住院患者,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齡22~65歲,平均年齡41.8歲。入選條件:①經內窺鏡證實有活動期消化性潰瘍。②Hp檢測陽性。③治療前1個月內未使用過抗生素、鉍劑、H2受體拮抗劑、質子泵抑制劑。④女性為非妊娠期或非哺乳期。排除標準:①合并潰瘍出血、穿孔、幽門梗阻、惡性腫瘤等。②有胃、十二指腸手術史。③合并嚴重心、肺、肝、腎功能不全。④正在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及(或)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者。⑤對本試驗或同類藥物有過敏史者。將62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潘妥拉唑組)32例和對照組(奧美拉唑組)30例。兩組在性別、年齡及潰瘍等情況,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給予潘妥拉唑40 mg+克拉霉素500 mg+甲硝唑400 mg,2次/d,連續(xù)7 d。對照組給奧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500 mg+甲硝唑400 mg共7 d。此后兩組分別繼續(xù)服用潘妥拉唑和奧美拉唑至4周,記錄癥狀變化及藥物副反應,治療4周后復查胃鏡和14C-尿素呼吸試驗,了解潰瘍愈合率和Hp根除情況。
1.3 Hp檢測方法 治療前胃鏡下胃竇黏膜活檢2-3塊,快速尿素試驗及組織學Giemsa染色檢測Hp,兩者均為陽性定為Hp感染。治療4周后進行14C-尿素呼吸試驗檢測Hp。
1.4 療效評定標準 ①臨床癥狀:治療前后記錄為上腹痛、反酸、噯氣、惡心等癥狀,并記錄腹痛消失時間。②胃鏡表現(xiàn):愈合:潰瘍消失,或進入疤痕期,形成橋形皺襞者;好轉:潰瘍灶縮小50%以上;無效:潰瘍無變化,或潰瘍灶縮小50%以下者??傆行?(愈合+好轉例數(shù))/總例數(shù)。③不良反應:治療前后檢查血、尿常規(guī)及肝、腎功能;并記錄治療期間與用藥有關的癥狀。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經SPSS 10.0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治療4周后,治療組Hp根除率為90.6%(29/32),對照組Hp根除率為90.0%(27/30),兩組Hp根除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潰瘍愈合率為93.8%(30/32),對照組為93.3%(28/30),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腹痛緩解率96.9%(31/32)明顯高于對照組83.3%(25/30),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治療過程中均出現(xiàn)惡心、食欲減退等輕微不良反應,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肝腎功能無異常,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消化性潰瘍是常見病、多發(fā)病,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胃酸分泌增高,HP感染等是產生潰瘍的主要因素,有報道認為HP感染幾乎是所有十二指腸潰瘍和絕大多數(shù)胃潰瘍發(fā)生的先決條件。因此消化性潰瘍的治療主要是抗HP治療和抑制胃酸分泌。
根除Hp的方法眾多,隨著抗生素的長期廣泛應用,Hp耐藥菌株的產生亦越來越多,需要更為合理有效的根除Hp方案。胃內pH值的大小直接影響抗生素對Hp殺滅作用,潘妥拉唑作為新一代的質子泵抑制劑(PPIs),有其獨特的藥代動力學特點,在人體內吸收快,因而在第1天即可達到最大抑酸效果,使胃內pH快速而持久地維持在較高水平,有效地保證了抗生素療效的穩(wěn)定;而奧美拉唑在人體吸收后第4天才達到最大抑酸效果。潘妥拉唑引起質子泵(H+-K+-ATP酶)不可逆性抑制,在中性到微酸性條件下,潘妥拉唑的化學性質比奧美拉唑和蘭索拉唑更穩(wěn)定。PPI與抗菌藥物合用具有良好的協(xié)同作用,PPI亦具有抗Hp的作用,但不能清除Hp。它可能通過抑制Hp的尿素酶活性,從而抑制Hp的生長。許多抗生素的活性在酸性環(huán)境中受到抑制,甚至消失。當pH值從5.5升到7.0時,克拉霉素的抗菌活性增加1O倍,胃內pH值越高,Hp的清除率越高。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兩組Hp根除率差異無顯著性,兩組的潰瘍愈合率相近,但潘妥拉唑組癥狀緩解時間短于奧美拉唑組,這與其快速抑酸的作用是一致的。潘妥拉唑對H+-K+-ATP酶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對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比其他PPI快。且在人體吸收快、起效快、持續(xù)時間長,特別是在胃組織及黏液中保持極高的濃度,使Hp生存的微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抑制細菌的尿素酶毒性,避免了Hp對抗生素的耐藥性,降低了抗生素的降解,并對Hp的殺滅有協(xié)同作用,使?jié)冇细杆?。重要的是PPI抑制胃酸分泌從而增加了所用抗生素的活性,減輕了長期使用抗生素的副作用,因而患者依從性好,易被患者接受,故目前認為該方案為根除Hp較為理想的方案。
[1]Stedman CA,Barc1ay ML.Review article:comparison of the phar
macokinetics,acid suppression and efficacy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s:A1iment Pharmacol Ther,2000,14:963-978.
[2]魯素彩,田自力,程勇.國產潘妥拉唑三聯(lián)療法治療老年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臨床研究.河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05,22(1):15-16.
[3]竇志興.潘妥拉唑聯(lián)合克拉霉素根除幽門螺桿菌的臨床研究.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4(4):168-169.
[4]孟巧稚,王冰,盧艷華.潘妥拉唑聯(lián)合克拉霉素根除幽門螺桿菌的療效觀察.中華實用醫(yī)學,2004,6(l8):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