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杉
大鐵椎,“初至,不冠不襪,以藍手巾裹頭,足纏白布”,“健啖”,“貌甚寢”,“右脅夾大鐵椎, 重四五十斤,飲食拱揖不暫去手”。他相貌丑陋,不修邊幅,飯量特大,椎不離身,腰纏百金。他是一個粗人,一介草莽。
大鐵椎,深更半夜之時,一聲“吾去矣”,門窗皆閉就不見了人影。他,雞鳴月落之時,片刻之間,孤身一人,“奮椎左右擊,人馬仆地,殺三十許人”。他武功高強,是一個武林高手。
大鐵椎,“數擊殺響馬賊,奪其物”。他用一己之力,抗擊一個社會的黑暗勢力。他想用一己之力,鏟除社會的毒瘤,還太平安樂于路人。他是一個“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的豪俠。
大鐵椎,匡扶正義,驅除邪惡。作者將其比作“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稱他是“陳同甫《中興遺傳》”中的“豪俊俠烈魁奇之士”。這源于他一顆正直之心,一腔俠義之血。他不愿意自己的行動連累別人,一人做事一個擔當。他不愿意在宋將軍家久居;決斗之時也不愿意攜宋將軍同往;決斗勝利后,“塵滾滾東向馳去,后遂不復至?!?/p>
大鐵椎,似武實文。傳記的結尾,作者著力地寫道:“子燦又嘗見其寫市物貼子,甚工楷書也。”能把“楷書”寫到“甚工”的程度,其“文”可見一斑矣。
大鐵椎,似粗實細。作品刻畫他謹慎細致的性格特點共用了四筆?!坝颐{夾大鐵椎,重四五十斤,飲食拱揖不暫去手?!薄芭c人罕言語,語類楚聲。扣其鄉(xiāng)及姓字,皆不答?!薄熬镁?,禍且及汝。”“不得已,與偕行。將至斗處,送將軍登空堡上”。這是從長期對敵斗爭中得來的智慧,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的經驗,也是他在眾寡懸殊的劣勢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
大鐵椎,似怯實勇。貌寢健啖,不冠不襪,如此好漢而飲食拱揖之間椎不離手;在推崇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大丈夫文化”的時代背景中,他“扣其鄉(xiāng)及姓字,皆不答”??瓷先ニ且恢荒懬优橙醯睦鲜?,但,實際上,他是一只猛虎,一個真正的孤膽英雄。他對敵斗爭堅決徹底,“數擊殺響馬賊,奪其物”。他與賊決斗,英勇無畏,先約后戰(zhàn),一以敵百,從容不迫,臨危不懼。
為了塑造好大鐵椎的英勇無畏的豪俠性格,作者可謂匠心獨運,苦心孤詣,濃墨重彩。
其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采用了明貶暗褒欲揚先抑的藝術手法。經過前文分析,我們不難見出,寫其“武”是為了突出其“文”,寫其“粗”是為了彰顯其“細”,寫其“怯”是為了反襯其“勇”。在矛盾沖突中突顯人物的性格,這正是藝術辯證法的爐火純青之境界,是一切文學藝術作品成功的不二法門。作者正是運用了這種明貶暗褒欲揚先抑的藝術手法,成功地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勇若怯的英雄形象。
其二,用宋將軍來進行反襯。宋將軍是一個怎樣的人?“工技擊,七省好事者皆來學,人以其雄健,呼宋將軍?!鄙踔了螌④姷牡茏痈咝胖?,也何等了得,“多力善射”。但正是這樣一個在七省地界呼風喚雨叱咤風云的宋將軍,在觀看大鐵椎決斗的時候,“屏息觀之,股栗欲墮”。作者在塑造這個人物的時候,巧妙地使用了欲抑先揚的手法。人物自身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現構成了強烈的反諷,辛辣地嘲諷了浪得虛名外強中干的 “假英雄”宋將軍,從而有力地反襯了不具名姓不詳籍貫真英雄大鐵椎。
其三,運用環(huán)境描寫進行烘托。大鐵椎全文不足千字,人教社選入課本時進行刪減,七百字左右。如此短小精悍的文章中,作者精心裁剪,巧妙布局,見縫插針地使用了一處環(huán)境描寫?!皶r雞鳴月落,星光照曠野,百步見人?!边@是大鐵椎和賊人約定決斗的場景,它有力地渲染了一種蒼涼悲壯的場景氛圍,烘托了大鐵椎豪俠勇武慷慨深沉的性格特點。這一處景物描寫,短短的三句十四字,而界境立現,讓人不得不拍案叫絕。
其四,情節(jié)安排上層層設疑,步步渲染。作者先寫其椎不離手,一疑;再寫其問而不答,二疑;三寫其來去無蹤,三疑;四寫其戰(zhàn)罷即去遂不復至,五疑。作者巧妙地利用人物矛盾的性格層層設疑,引人入勝;步步渲染,推向高潮。
孔子云:“見義不為,無勇也?!鳖櫻孜湔f:“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贝箬F椎,一無名之輩,鐵肩擔道義,只身戰(zhàn)群頑。在那個血雨腥風饕餮橫行的時代,用自己的卑微之軀、薄天之義、無畏之勇和卓絕之智,書寫了一曲英雄主義的光輝贊歌。他的一生,就是一個無名英雄的人生傳奇。
在晚清政府腐敗無能、文字獄嚴酷的白色恐怖中,作者寫作此文,也許,別有一番用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