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曾景燦
2011年12月16日上午第三節(jié)、第四節(jié),我有幸聽了王芳、陳素芳兩位老師充滿魅力的語文公開課,受益匪淺,感觸頗深。現(xiàn)結(jié)合自身對魅力課堂的理解與體會,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史建筑老師曾對語文魅力課堂有如此的評價:他認為語文課的魅力首先在于其學科個性。我們的語文教學應充分展示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讓學生聆聽它美妙和諧的語音,體悟它博大精深的內(nèi)涵,在感受、積累、運用中不斷提高每一位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其次,語文課的魅力在于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和人格魅力。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應該是心中有追求并不斷重塑自我的人,應該熱愛生活、勤奮學習并且有獨特情感的人,應該是將閱讀和寫作看做自己生命的重要成分的人,應該是把自己的學識、思想、愛心甚至呼吸和心跳都融入到每一節(jié)課的人……這樣的語文教師本身就是一本耐讀的書!史老師對魅力語文課堂的評價從更高的要求提出,很有見地。我想這也應該是每個老師對魅力課堂的思考核心吧。
縱觀王芳老師的課,我首先認為她分析人物有魅力。大家知道《皇帝的新裝》極富魅力,學生愛讀,也能讀懂,從表層來看是一篇淺文。王老師淺文趣教。她把默讀課文、品析人物作為自己教學的第一個突破口,更關(guān)鍵的是把品析皇帝這一人物形象作為中心,其它次之。因為其它人物與皇帝有很強的關(guān)聯(lián)點,解決了皇帝這個人物形象,學生對騙子、大臣、小孩等人物就有了基本的判斷了。這樣來看王芳老師對文本的解讀就顯得有獨到性。王芳老師引領(lǐng)學生用圈點勾畫法從文本中找出關(guān)于皇帝好笑、有意思的小片段,并用多媒體展示“他是一個 的人”,通過人物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及恰當?shù)男揎椉右源实鄣男蜗筇攸c。我看到王芳老師揮灑自如、聲情并茂地與學生互動探究,學生完完全全深入文本,與文本展開對話,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體驗!王芳老師就這樣牢牢地抓住文本進行細細解讀,讀出興趣,體會諧趣,悟出理趣?!叭ぁ钡哪康氖前岩粋€活脫脫、有血有肉的丑性展現(xiàn)出來,學生笑有所得,笑有所悟。這是多么令人羨慕的課堂生成?。?/p>
其次我認為她善于引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這種想象不是對課文內(nèi)容的遷移延伸,而是對文本的再次生成。她通過四張幻燈片分別展示皇帝不同時間段“愛穿衣”的四個生活場景,請學生運用合理的想象和夸張等手法,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方面重寫故事內(nèi)容,并請學生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這樣做目的有二:一是進一步加深對皇帝這一人物的認識,進一步有效地深化文本;二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寫、說能力,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從學生上講臺展示自己的作品來看,作品想象奇特,表述合情合理且富有創(chuàng)意。讓大家不得不這樣思考:王老師平時對學生說寫訓練打得牢??!這之后王老師還順勢利用一分鐘時間展示“教師寄語“,激勵大家從小就要培養(yǎng)踏實的作風,杜絕愛慕虛榮……我從王老師的眼里看到了真誠與希望,從學生眼里看到收獲與感動。我想學生此時的一舉一動無不詮釋著語文課堂的無限魅力。
如果要我對這節(jié)課提出一點看法。我想提一點那就是:課堂上缺少學生主動參與評價。重視學生學習過程性評價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開拓學生思維,挖掘?qū)W生非智力因素,養(yǎng)成人文精神的一個重要途徑。它對學生的全面素質(zhì)的提高有著非常顯著的作用,是在語文教學中實踐素質(zhì)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因此,課堂上我們應會激發(fā)他們參與評價的興趣。王芳老師叫學生上講臺展示自己的作品后,沒有很好地利用這個契機讓學生參與評價,這是有些許的遺憾吧!因為學生在自我評價中會學會正確地認識自我;在互相評價中,會學會認識他人,欣賞他人。
再說一說陳素芳老師的課?!督鹕ā愤@首散文詩以母愛為主題,文中孩子天真的想法,頑皮可愛的形象,無不洋溢著濃濃的對母親的愛和依戀。然而,以“母愛”為主題的文章很多,怎樣教出新意確實值得思考。
大家知道泰戈爾的詩歌清新自然、想象豐富、語言秀麗。我國著名的詩人、學者劉湛秋在編《泰戈爾文集》時曾這樣說道:“我一直在思索,泰戈爾為什么能使我們激動不已呢?到底他的魅力何在? 這種魅力來自一種精神的顯現(xiàn)和一個靈魂的裸露。任何時候,我打開泰戈爾的書,我瞬間會進入充滿生命力的,洋溢著歡樂,點燃光明的,傾心于愛戀的大千世界。在泰戈爾的世界里,任何的故弄玄虛或矯情做作都是丑陋的,多余的,任何的包裝也顯得委瑣了。所以我說,泰戈爾的魅力在于泰戈爾和你、你們之間和諧交融,合二為一了”,這就告訴我們泰戈爾的散文詩教學要找好它的切入點。陳素芳老師確實發(fā)揮了她的教學魅力——讓《金色花》漾動靈氣和孩子般的情感。我覺得她的課堂充滿魅力,她自身充滿魅力,一句話:魅力四射!
首先我認為陳素芳老師重視美讀。老師先是自己給學生示范朗讀,強調(diào)注意朗讀口氣,然后引導學生自由朗讀,最后師生分角色朗讀。她非常強調(diào)感性層面的品讀,讀出語氣、語調(diào)和韻味。在美讀中感受字里行間無窮的童趣;在美讀中體會孩子和母親的形象特點;在美讀中體會想象的無限魅力。學生完全沉醉在老師營造的美的世界里。
其次,我認為陳素芳老師很注意運用“想象”以借物抒情,讓學生進行拓展練筆,積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體驗。根據(jù)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特點及單元目標體驗人間至愛親情,感受美的熏陶和感染,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即是這節(jié)課的情感目標。陳素芳老師運用多媒體打出“假如我變成,媽媽”,叫學生寫幾句詩意的話表達對媽媽的愛。葉圣陶先生曾說過:“語言的訓練最為重要的是語感訓練”,這種訓練的主要途徑就是在美讀課文的基礎上,披文而入情,從而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我想陳素芳老師設計此策略目的有兩點:一是學以致用,激起學生練筆的興趣;二是提供一種容易模仿的模式,讓學生放飛想象,形成自己對母愛的個性體驗。在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實環(huán)境中,在富有詩情畫意的潤澤氛圍中,在教師的精心組織和指導下,有的學生說假如我變成空調(diào)、傘、清風、小貓、貼心小棉襖……我感受到學生的想象奇特,表達富有創(chuàng)造力。老師大方且有親和力的教態(tài),時刻捕捉著學生的信息,并加以鼓勵引導,課堂是如此的富有詩情畫意。
最后,我要說的是陳素芳老師具有敏銳的語文意識。有著理想主義者的浪漫情懷,有著對人生的獨特感悟,而且是筆中好手,思接千載,左右逢源,文如泉涌。在課堂的第三環(huán)節(jié)素芳老師把自己寫給母親的散文詩《母親的秋天》呈現(xiàn)出來,逐一分析。并引導學生去找詩句中帶上生活烙印的地方,接著叫學生找出泰戈爾《金色花》中帶有生活烙印的地方,而后順勢讓學生修改自己前面所寫的內(nèi)容,也能看到生活的印跡。課堂上的隨機應變,不斷深入,了無痕跡。教師通過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特有的語言優(yōu)勢來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的教學使《金色花》在充滿現(xiàn)實生活氣息的同時,又使學生掌握了更為廣泛的適應性和更強的語文能力,亦提高了學生運用母語在當今社會里進行言語交往活動的能力。我頓時感受到滿堂生輝!我想能成為陳素芳老師的學生真的很幸福啊!
走在魅力的路上,評價王芳、陳素芳老師的教學過程,我仿佛又走進她們充滿美感的語文新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