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戴青
淺析英語教學課堂中的師生交流
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戴青
教師在課堂上不僅是要考慮教什么,怎么教的問題,它涵蓋了其他許多方面,課堂的交流以及對課堂的掌控就是其中之一。一位好老師除了自身較高的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以外,還掌握著嫻熟的課堂交際和交流的方法。豐富的課堂知識加之熟練的課堂交流掌控,可以使得英語課堂更具實效和時效,反之,則使課堂陷入無聊沉悶的氛圍。
英語教學 課堂交流
英語課堂交流的角色大體有三個:教師,學生,和學生群體,三者相互關聯(lián)。
教師/學生群體:教師與整個班級的學生群體進行交流。教師/學生:教師與具體某一個學生的交流。學生/學生群體:某一具體學生與整個班級群體的交流。學生/學生:具體學生之間的交流。
課堂交流存在三種:口頭交流,非口頭交流以及書面交流??陬^交流泛指教師和學生說出來的話語。非口頭交流指教師和學生所用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等等。書面交流是指一切針對特定群體的書寫材料,例如報告,評語,作業(yè)等等。熟練的課堂交流技巧對課堂的掌控是至關重要的。教師應該在課堂中打磨自身的口頭及非口頭交流技巧,從而使學生領悟到他們應具有的課堂行為。所有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都屬于這三種交流方式。
口頭交流是英語課堂中重要的部分。學生已經(jīng)習慣聽教師的語言指示,從而口頭交流成為教師傳授知識,教師學生之間交流想法的最有效最實用的方式。每堂課的口頭交流從打招呼開始,也由招呼結束。教師應該看重打招呼的作用,試著將打招呼用語表達得更自然更親切。根據(jù)Teacher Vision網(wǎng)站的調查,被教師主動親自問候的學生通常感覺十分自豪,覺得老師很關心自己。教師的主動問候舉動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動機。
教師與學生之間在課堂上交流的絕大部分不是口頭交流,而是非口頭交流。主要的非口頭交流方式有以下幾種:
肢體語言(Body Language):對于英語教學,肢體語言尤為重要,學生在語言上不能理解話語意思的時候,肢體語言作為輔助手段能夠幫助學生進行理解。例如,教師不應常常在胸前交叉手臂,這個姿勢呈防御狀態(tài),意有關閉自己,不與外界交流的感覺。教師也不應用手直指某位同學,意有威逼威脅之感。在學生自行練習期間,教師可以將手放在胸前,掌心相對,或十指交叉,或略微摩擦,這樣教師給學生的感覺是開放的,在是等待學生提出疑問的。拍掌是肢體語言中較為常用的,當班級將處于失控狀態(tài)時,它能較迅速地集中學生們的注意力。
微笑(Smile):微笑是非口頭交流中最具感染力的一種形式。教師們也不應吝嗇自己的微笑。當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出贊許的微笑,或再附上語氣肯定的“Yes,Great.”
眼神交流(Eye-contact):眼神交流是提高課堂交流程度的另一方式。走進課堂后,除了問候之外,教師與每個學生的眼神交流能夠傳達出教師對學生的信任并引起學生的注意力,示意馬上就要上課了。如果有學生行為不符合課堂紀律,不需要語言上的溝通,略微嚴肅的眼神停留在該學生身上5秒,他會立馬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在課堂中的不適合。
事實上,書面交流屬于非口頭交流的一種,但鑒于書面交流在非口頭交流中較為特殊,所以將其單獨列出來。書面交流的形式多種多樣,有教師在黑板上的板書,教師在學生作業(yè)本上的評價,或者學生之間的相互評語等等。行為圖表(Behavior Chart)是典型的一種書面交流,在各個幼兒園,中小學的教室里都存在。它將學生一段時間的行為表現(xiàn)反映在圖表上,能夠鼓勵學生進行恰當?shù)男袨楸憩F(xiàn)。
英語課堂中的交流障礙主要有認知障礙,聽力障礙,口語障礙,情感障礙。
不同的學生接受到相同的語言信息,但他們的理解卻是不盡相同的。尤其是英語,由于語言功底和文化背景等原因,學生對于英語科目知識的理解要比母語授課的科目困難許多。教師應當多注意細節(jié),將重要知識點放在學生的注意力時間范圍內,自身多涉及西方文化方面的書籍資料,并能夠將信息有效地傳達給學生。
有效的聽力理解是課堂交流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教師發(fā)音不清晰,語速過快等原因都會導致學生的聽力障礙。英語與中文屬于不同語系,中文強調字正腔圓,而英語遵循弱讀連讀。教師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改正發(fā)音的缺陷;上課時避免使用隱晦詞和過于一般化的詞匯;語速可以做適當調整,長難句時語速放慢,做到多聆聽學生的想法。
英語聽得懂,看得懂,寫得出,但是就是說不出來是很多學生的問題,這就典型反映出了英語教學中學生出現(xiàn)的口語障礙。教師需要平分聽說讀寫的比重,不應過多偏重讀和寫,多創(chuàng)造機會給學生練口語。
情感因素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有較大的影響作用。出于面子考慮,學生不敢舉手回答問題,不敢舉手提出疑問或者羞于參加課堂討論。尤其是英語,語言功底和口語能力直接決定了一個學生是否有勇氣用英文與老師進行交流。教師可以時常保持微笑,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一個愉悅輕松的課堂氛圍,減少學生的拘謹,避免當眾批評責罵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都成為學生的好伙伴。
[1]陳雅芳.課堂交流困境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南京特教學院學報,2009(3).
[2]胡玲妹.對當前課堂交流的幾點思考[J].基礎教育參考,2009(2).
[3]李紅梅.課堂交流研究[M].開封:河南大學,2010.
[4]楊泳.淺談課堂交流[J].西安教育學院學報,2001(2).
[5]趙慶華.談談如何提高課堂交流的實效性[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