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小舟 謝莉娜 高歌
(大連醫(yī)科大學學生處 遼寧大連 116044)
淺談高校大學生健康人際關系的構建
霍小舟 謝莉娜 高歌
(大連醫(yī)科大學學生處 遼寧大連 116044)
現(xiàn)階段,高校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健康發(fā)展關系到高校的穩(wěn)定,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呈現(xiàn)出紛繁復雜的情況。高校為增進大學生人際關系交往必須通過相應途徑來構建大學生和諧人際交往模式,大力倡導健康人際關系在大學生中的普及和推廣。
大學生 人際關系 健康發(fā)展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關注自己人際關系的提高和培養(yǎng)了,用心經營自己的人際關系網絡,以期得到社會的支持和幫助。高校是大學生進入社會前的最后一個避風港,大學生將來能否適應社會生活,盡快融入工作崗位,參與社會工作,高校擔負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學生在這里能最大限度的鍛煉自己的綜合能力,這其中又以人際關系的提高最為重要。
高校大學生生活在集體中,面對寢室、班級、各種社團等團體,個人的表現(xiàn)會直接影響同學之間的關系。和諧健康的集體氛圍會促進大學生的學習成績,加快個人發(fā)展和進步,提升個人幸福感,放大自身的存在價值。不和諧的環(huán)境和集體則會極大的阻礙個人前進的腳步,加重同學之間的猜忌、誤會、甚至是大打出手,進而嚴重削弱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的心理壓力增大,顧慮增多,不和諧的體驗感增強。
大學生的職業(yè)生涯軌跡受多種因素制約,有自身原因、環(huán)境原因等。身處于不和諧的集體中,個人會因焦慮于同學之間的關系而惶恐不安,經常性的擔心和焦躁不僅嚴重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更會對自身的職業(yè)發(fā)展產生極端消極的影響。大學生是一個渴望成功的群體,他們的發(fā)展之路非常容易受環(huán)境的影響而改變,因此,和諧健康的人際關系對大學生的發(fā)展意義非凡。
對于同一件事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的出發(fā)點和關注點也不同,而造成此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個人有認知差異。在高校,大學生雖然是同齡人,但是會有明顯的認知差異,這就不可避免的會引起在對待同一事物時意見相左,在事物發(fā)展變化規(guī)律上看法大相徑庭,進而直接導致同學之間關系變化,甚至嚴重影響正常交往。
家庭環(huán)境、父母性格、父母的教育等都會直接對大學生產生深遠影響。尊重孩子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學生在高校大部分性格開朗、自信心強、容易被同學接受;專制型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學生普遍會叛逆心強、集體歸屬感弱、不容易被同齡人接納;對孩子溺愛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學生會明顯不適應大學生活,無視集體,唯我獨尊,是同學最討厭的。
據統(tǒng)計,高校每年入學的新生大約有30%左右需要心理援助或者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大學生是從學生到社會過渡階段的成年人,同學之間的交往可能不像高中那樣淳樸,會摻雜一些“社會規(guī)則”,心理非常健康的同學會覺得這很正常,但是有心理問題的同學就會嚴重不適應,甚至出現(xiàn)逃避現(xiàn)實的問題,這給同學之間的交往無疑增加了巨大的阻礙。
性格內向的學生在入學后,如果沒有相應的外力對其進行積極引導,則他們在大學期間人際交往會出現(xiàn)困難,往往會走向自我封閉。他們的內心深處渴望與人正常交往,但是性格往往成為他們在人際交往中的最大阻力。在人際交往方面是被動的,需要有人引導他們,但是如果自入學伊始此種外力沒有及時出現(xiàn),則他們更容易陷入自我封閉的境地。
大學生如果不能很好的對自己進行剖析和定位,則很容易會出現(xiàn)認知偏差,最好能做到不卑不亢。高校在學生入學時即要做到正確引導和調節(jié),可以開展集體“破冰之旅”,團隊素質拓展訓練等第一時間打破大家之間的關系束縛。讓學生在各種活動中能最大限度的認知自我,認識他人,從而能更好的促進大家的交流,營造和諧積極的人際關系氛圍。
在高校,大家來自五湖四海,每個人對其他人都是陌生的。很多同學會選擇被動性的接受,希望良好的人際交往會降臨在自己頭上,殊不知,如果你自己不主動伸出手,別人又怎么可能會和你牽手呢?我們的高校也要鼓勵學生多參加集體活動,通過各種途徑充分展示自己,在同學之間能主動找到共同點,積極與人交往,向大家傳遞友好的信號,從而收獲良好的人際關系。
大學生現(xiàn)在很多的人際關系都是因為交流和溝通不夠,發(fā)生問題首先想到的是對方有什么問題,而不是從自身尋找原因,這樣,問題會越來越棘手和麻煩。作為當代大學生,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對別人報以寬容的心和感恩的心,自己也會收獲心境的純凈。
高校是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高端人才之地,大學生肩負著國家建設的重任。在學習專業(yè)文化知識的同時,必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習慣,鍛煉自己的情商。要增強人際認知、培養(yǎng)交往體驗和改進交際方式,學會換位思考,更多的以積極的姿態(tài)和主動的行為來處理人際關系,最終獲取和諧健康的人際關系。
[1]李賽.當前大學生人際關系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J].滄桑,2009,3.
[2]張玲娜.構建大學生和諧人際關系的思考[J].時代教育,2011,6.
[3]蘇文魁,黃麗芹.家庭因素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影響[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1).
[4]吳楓.論大學生人際關系心理障礙及自我超越[J].教育論壇,2009,6(24).
[5]王曉忠.培養(yǎng)高職大學生建立良好人際關系[J].科技信息,2010(32).
G641
A
1672-5654(2012)04(a)-0187-01
201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