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亮
犬產后低血鈣癥的診治
馬永亮
犬產后低血鈣癥又稱“泌乳期驚厥癥”、“產后癲癇”、“產后抽搐癥”、“產后風”、“乳熱癥”等,是運動神經異常興奮而導致肌肉發(fā)生抽搐性或戰(zhàn)栗性的痙攣性疾病。臨床上以突發(fā)肌肉強直性痙攣、低血鈣癥、意識障礙、呼吸困難、體溫升高為特征。該病雖然在產前、分娩過程中和產后6周內均可發(fā)生,但多發(fā)生于產后1周~4周產仔較多的小型母犬和泌乳量高的母犬。
缺鈣是本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分娩前后大量血鈣進入初乳,且動用骨鈣的能力下降和骨骼中的鈣量減少,是引起血鈣濃度急劇降低的主要原因。
引起低血鈣的其它病因還有:日糧中鈣磷比例失衡,飼養(yǎng)管理不當,低血糖、低蛋白血癥、酮病,缺少運動、肥胖,妊娠后期日糧中食鹽過多等因素。
患病母犬多表現為突然發(fā)病,精神興奮,呼吸急促,流涎,心跳加快,亂跑和恐懼。10分鐘~30分鐘后發(fā)生運動失調,四肢僵硬,最后肌肉發(fā)生強直性痙攣,張口伸舌,牙關緊閉,頭頸后仰,兩眼怒視或呈半閉狀態(tài),可視粘膜潮紅或樹枝狀充血;少數病例體溫升高達41.5℃~42.0℃。
低血鈣癥,可呈現間歇性發(fā)作,且病情和癥狀逐次加重,在發(fā)作間歇期患犬不表現上述癥狀。痙攣發(fā)作持續(xù)2天~4天時間,如不及時治療,患犬通常在痙攣發(fā)作中死亡,少數是在昏迷狀態(tài)中死亡。
低血鈣癥多為陣發(fā)性疾病,常見于興奮型、小型犬,初產、懷孕后期和哺乳期尤其是產仔多泌乳量高的母犬發(fā)病率高;春秋季多發(fā),冬夏相對較少發(fā)生;夜間多發(fā)。
通過病史、臨床癥狀(分娩前后出現典型的戰(zhàn)栗性痙攣癥狀)、實驗室檢查(血液生化檢查)即可確診。
血液中鈣含量在4.1mg/100ml~7.0mg/100ml以下,正常指標(9.0mg/100ml~12.0mg/100ml)。血清無機橉1.7mg/100ml以下,正常指標(2.7mg/100ml)~5.7mg/100ml)。
治療原則:急時補充血鈣、鎮(zhèn)靜、抗痙攣,以減少泌乳。
給藥方案:靜脈輸液補鈣,可快速治療本病。補鈣劑量和速度視病情和體況而定?;既笥?kg,補鈣量為20ml~40ml,速度為60滴/分鐘~80滴/分鐘;患犬體重小于5kg,補鈣量為10ml~20ml,速度為30滴/分鐘~50滴/分鐘。配合10%葡萄糖100ml~150ml,地塞米松磷酸鈉2mg,維生素C注射液2ml,混合后靜脈滴注直到患犬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為止。輸液治療同時,配合肌肉注射維丁膠鈣和維生素D3,口服鈣片、魚肝油治療,以加強補鈣的療效。
對發(fā)生驚厥的犬應先肌注鎮(zhèn)靜劑控制驚厥,地西泮(又名:安定)按每千克體重0.5mg劑量靜脈滴注;25%硫酸鎂按每千克體重0.1ml劑量肌內注射;鹽酸氯丙嗪按每千克體重2mg~4mg劑量一次皮下或肌肉注射(體溫在40℃以上時用),再給予輸液補鈣治療。
犬產后低血鈣的治療關鍵在于補鈣。從臨床經驗得出,該病治療需靜脈補鈣3次,每天1次,可使產后低血鈣癥得到很好的控制,防止復發(fā)。
注:輸液時,注意檢測犬的心音、心跳次數、呼吸次數。根據犬的心音、心跳次數、呼吸次數情況調整輸液速度;同時,應避免藥液外溢至血管外引起局部組織壞死。
加強母犬妊娠期飼喂營養(yǎng),如喂給骨頭湯;同時,增加高蛋白食物(如牛奶或奶制品)。
保證日糧營養(yǎng)平衡是預防本病的有效措施。
補鈣要注意鈣磷比例平衡。
對幼犬進行人工飼養(yǎng),減少母犬過度泌乳,病情嚴重的患犬須與仔犬隔離,仔犬采取人工哺乳,否則該病治療難度加大且容易復發(fā),病情較輕的患犬嚴格限制仔犬吃奶時間和吃奶量。
(作者單位:甘肅靈臺縣梁原鄉(xiāng)畜牧開發(fā)服務站,744400)
(編輯:李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