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梅[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 北京 100070]
杜牧的詩歌,眾體兼?zhèn)?,在其近體詩中,七絕尤為人稱道。相比于七絕,杜牧五絕數(shù)量很少,僅27首,占其全部絕句詩作(220余首)的12%。其五絕也很少為人提及,偶一提及,評價也不高。清代王士禎《萬首唐人絕句選》言:“牧之、義山七言絕句,可稱晚唐神品,而五言絕殊少絕作,乃知兼善為難。”其實,杜牧五絕數(shù)量雖少,但其思想、情感內涵之豐富,藝術成就之高,也是值得稱道的。
在為數(shù)不多的五絕中,杜牧借助這種短小體制表達了豐富的思想和情感內涵,包括他的理想、豪情,失意、迷茫和孤獨,以及閑逸之情、高潔之懷,展現(xiàn)了一個有志、有情文人的整個精神世界。
杜牧以五絕抒寫豪邁、孤獨情懷,表現(xiàn)出“大我”的精神境界。所謂“大我”的精神世界就是不拘于個人恩怨私情的抒寫,而是將自我放在宇宙天地的蒼茫背景之中,表現(xiàn)出自我精神的超邁與孤獨、豪氣與苦痛,彰顯出個體生命之渺小與自我精神之偉大。如其《長安秋望》:“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雹佟白怨欧昵锉帕取?,杜牧《長安秋望》詩雖為登高言秋之作,卻無些許悲凄之感。經霜的秋樹木葉飄落、高聳挺立,天空明凈得似一面鏡子,由此折射出詩人高遠澄凈的心境。終南山與秋色峻拔向上、爭相比高,彰顯出秋的超邁與氣勢,也傳達出詩人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杜甫有詩句“千崖秋氣高”(《王閬州筵奉酬十一舅惜別之作》),所呈之景氣象渾厚非凡,內蘊著盛唐的力量,晚唐杜牧寫出了同樣的境界。潘德輿評此種詩風“竟體超拔,俯視一切”(《養(yǎng)一齋詩話》卷十)。此詩所表現(xiàn)出的積極進取精神,令人想到盛唐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杜甫的《望岳》,而身在晚唐的杜牧能有這樣的氣魄,真可謂空谷足音,彌足珍貴。另如《題敬愛寺樓》:“暮景千山雪,春寒百尺樓。獨登還獨下,誰會我悠悠?”②詩所傳達出的宇宙意識和個體生命的孤獨感,與初唐詩人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遙相呼應,唱出了唐代有志文人的共同感受。
杜牧也在五絕中抒寫理想的迷茫和人生的失意。如《有寄》詩“:云闊煙深樹,江澄水浴秋。美人何處在?明月萬山頭?!雹邸肚滋迫私^句》評“:云闊江澄,美人何處?惟有萬山明月,清光相共耳。題曰‘有寄’,殆托興遇合之作。”④詩人以“美人”暗比心中的理想,寫出內心深處的渺茫之感?!厄E》詩“:瑤池罷游宴,良樂委塵沙。遭遇不遭遇,鹽車與鼓車?!雹葳w之王良,秦之伯樂,皆為古之善相馬者。詩人用駿馬委身鹽車堆喻寫自己懷才不遇,無人知賞?!稇?zhàn)國策·趙策四》記載:汗明謂春申君“曰‘:君亦聞驥乎?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衣以幕之。驥于是俯而噴,仰而鳴,聲達于天,若出金石聲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彼涷E馬受到知遇之恩時“,俯而噴,仰而鳴,聲達于天,若出金石聲者”,其情狀令人感嘆唏噓,詩人杜牧暗用這個典故,流露出內心對知己伯樂的渴慕。同時,在這首詩里,詩人也提出了“遇與不遇”,決定了人的價值大小及個人價值能否充分實現(xiàn)的思想。遇,駿馬可駕鼓車;⑥不遇,騏驥則寄身鹽車。正如劉越石詩序“:驥倚于虞阪,鳴于良樂,知與不知也。百里奚非愚于虞而智于秦,遇與不遇也。”⑦這其中包含著杜牧自己人生不遇、價值不能實現(xiàn)的切身感受、切膚之痛。《坂》“:荊州一萬里,不如蒯易度。仰首望飛鳴,伊人何異趣?!雹唷度龂尽⒈韨鳌纷⒁秱髯印吩啤埃呵G州平,太祖與荀書曰‘:不喜得荊州,喜得蒯易度耳?!必釣閯⒈泶髮ⅲ拍劣眠@一典故,表達了內心對重視、喜愛人才之主人的呼喚。
杜牧也以五絕抒寫閑逸之情、高潔之懷?!丢氉谩吩姟埃捍巴怙L正雪,擁爐開酒缸。何如釣船雨,篷底睡秋江?!雹犸L雪之夜,擁爐獨酌,浪漫的詩人想:如果是獨釣秋江,睡眠篷中,聽雨打釣船之聲,豈不更有情調!《醉眠》詩“:秋醪雨中熟,寒齋落葉中。幽人本多睡,更酌一樽空。”⑩秋雨綿綿,落葉飄蕭,幽寂寒齋中的詩人酒醉而眠?!蹲眍}》“:金鑷洗霜鬢,銀觥敵露桃。醉頭扶不起,三丈日還高?!盵11]雖已是霜鬢,但詩中主人公,拔除白發(fā),盡情而醉,日高猶眠,灑脫度日,毫無愁緒。這三首五絕都以“酒”為媒介,表現(xiàn)了杜牧生命中物我兩忘、自得適意的那一刻。此時,我們看到了一位無所掛礙、身心自由的詩人?!秾⒏昂萘纛}庭菊》:“陶菊手自種,楚蘭心有期。遙知渡江日,正是擷芳時?!盵12]詩寫于大中四年(850)秋。杜牧由吏部員外郎,連上三啟,以經濟為由請求出守湖州,真實的原因是他不滿朝政,覺得自己在朝中無所作為。詩人赴任時對“陶菊”、“楚蘭”的多情、不舍,正流露出其內心的隱逸傾向和品格追求。而《折菊》詩:“籬東菊徑深,折得自孤吟。雨中衣半濕,擁鼻自知心?!盵13]借描寫雨中折菊、嗅菊的形象,動情地傳達出詩人內心的高潔和幽獨。在《郡齋獨酌》詩中,杜牧表達了“平生五色線,愿補舜衣裳”的宏愿,希望憑自己的才能,使百姓安居樂業(yè)??上氲阶约菏嘶虏坏靡?,竟出此狂言,“孤吟志在此,自笑亦荒唐”,無奈之下,詩人“池邊成獨酌,擁鼻菊枝香”。在杜牧詩中,兩次出現(xiàn)“擁鼻”嗅菊的形象,可以說,這正表征了在理想無法實現(xiàn)的境遇中,詩人所采取的一種高潔淡泊的人生姿態(tài)。清張風有《淵明嗅菊圖》傳世,但在陶淵明的傳記中沒有“嗅菊”之事,在他的詩文中也沒有提到“嗅菊”二字,杜牧“擁鼻”菊枝應該是“嗅菊”的緣起。[14]
在藝術上,杜牧五絕表現(xiàn)出如下幾方面的特征:
1.勢
絕句乃“詩之精者”(明楊慎《升庵詩話》),“當以神味為主”(高步瀛《唐宋詩舉要》),而“詩至于五絕,古今之能事畢矣”(清吳喬《圍爐詩話》卷二)。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一曰:“絕句固自難,五言尤甚。離首即尾,離尾即首,而腰腹亦自不可少。妙在愈小而大,愈促而緩?!蔽褰^,以其體制短小,更需有尺幅萬里之勢方為佳作。清王夫之《姜齋詩話》卷二云:“論畫者曰:‘咫尺有萬里之勢。’‘勢’字宜著眼。若不論勢,則縮萬里于咫尺,只是《廣輿記》前一天下圖耳。五言絕句,以此為落想時第一義?!倍拍量傮w詩風俊爽,有氣概,在短短二十字的五絕內,他也能做到豪氣充盈,表現(xiàn)出“大我”的精神氣質。除《長安秋望》詩外,再如《江樓》:“獨酌芳春酒,登樓已半醺。誰驚一行雁,沖斷過江云。”[15]詩把客子飄零的孤獨感和蒼茫感表達得豪俊爽凈。春日時分,詩人獨酌半醺,獨自登樓,孤獨悵惘之情已蓄足;此時,一行受驚的大雁,沖云過江而去,畫面充滿動勢和力量。清王士禎《唐人萬首絕句選》評曰:“小杜絕句豪俊,而此得之五字,其氣格尤難?!薄额}敬愛寺樓》詩是一首登高抒懷之作?!鞍俪邩恰敝?,與“千山”之廣,極力彰顯出背景之寥廓。在這寥廓的背景中,詩人極目中天,覺天高地迥,宇宙無窮,而人生短暫,不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精神苦痛,于是孤獨感油然而生,抑郁不平,蒼涼悲壯。《千首唐人絕句》評解:“俯仰身世,百感蒼茫,仍有豪氣行乎其間,自饒渾雄之致?!痹娨馀c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和柳宗元的《江雪》詩有些相似?!兜怯闹菖_歌》《江雪》皆為詩人失意幽憤時而創(chuàng)作,由此也可見杜牧寫作《題敬愛寺樓》詩時的失意、孤獨心境。[16]杜牧五絕詩中的豪俊與氣勢源自其俊邁不羈的個性和積極進取的精神,也與其總體俊爽的詩風相一致。
2.味
關于杜牧絕句,清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評曰:“最多風情,味永趣長?!鼻迳虻聺摗短圃妱e裁》贊其有“遠韻深情”。這些主要是就杜牧的七絕而言的。其實,杜牧五絕也可謂“味”永“趣”長?!拔丁保鲇凇斑h韻深情”,這主要表現(xiàn)于情景交融、含蓄蘊藉的詩歌藝術。如《有寄》詩,首二句以云闊煙樹、秋江澄明之景寄托詩人懷想“美人”之情;末句“明月萬山頭”以景結情,渲染遠人所在的皎潔開闊,傳達思念之情的悵惘,也見出“美人”在詩人心目中的純凈美好。黃周星《唐詩快》卷十四評本詩“:美人耶?神仙耶?不知是一是二?”鄭評曰“:明月萬山,方是美人境界,不落尋常俗艷?!逼渌纭堕L安秋望》《獨酌》《醉眠》《題敬愛寺樓》等詩,皆為情景交融的佳作。杜牧比較鐘愛“水”意象,水以其流動性,更能象喻人類悠悠難盡的情感“,水”意象更好地傳達出杜詩的深情遠韻?!端捅R秀才一絕》詩“:春瀨與煙遠,送君孤棹開。潺如不改,愁更釣魚來。”[17]潺潺春水貫穿全篇,流淌著詩人的惆悵與不舍,伴隨著友人去向遠方。《題水西寺》詩:“三日去還往,一生焉再游。含情碧溪水,重上粲公樓。”[18]借流水意象抒寫流連之情。俞陛云《詩境淺說續(xù)編》解道“:首二句言欲去還留,恐勝游之不再,與朱放《題西林寺》‘殷勤竹林寺,更得幾回過’,意境極相似。但朱詩言再來不易,即截然而止。杜詩后二句更申其意,謂碧溪無情之水,若為我含情,登臨吟眺,余興未盡,乃更上高樓,寫足其戀戀之意?!盵19]清王士禎《唐人萬首絕句選》評曰:“與朱放《題竹林寺》詩同意,而此更為含蓄?!啊蔽褰^只二十字,最為難工,必語短意長而聲不促,方為佳唱。若意盡言中,景盡句中,皆不善也?!保ㄇ迨┭a華《峴傭說詩》)杜牧五絕正借助情景交融之手段,獲得了言盡意長、含蓄蘊藉的藝術效果。
3.趣
杜牧五絕之“趣”,主要表現(xiàn)在寫景物別有趣味。如《盆池》詩:“鑿破蒼苔地,偷他一片天。白云生鏡里,明月落階前?!盵20]鑿池偷天,妙賞自然,幽默機巧,[21]活潑生新,此詩大有宋詩“活法”的味道和智慧。著名德國漢學家顧彬很喜歡這首詩,他認為“這‘偷天’的想象實在高雅,又妙不可言”。[22]已故著名漫畫家、藝術家豐子愷也贊嘆過這首小詩,并為這首小詩作過畫,并稱“此‘偷天’賊高于偷花、偷酒、偷書、偷畫,又勝于偷閑??芍^賊中最高尚者”。[23]《過田家宅》詩:“安邑南門外,誰家板筑高?奉誠園里地,墻缺見蓬蒿。”[24]《長安志》記載:“朱雀街東第四街南安邑坊,奉誠園,司徒兼侍中馬燧宅。燧子少府監(jiān)暢,以貲甲天下。貞元末,神策中尉申志廉諷使納田產,燧獻舊第為奉誠園?!狈钫\園高高的砌墻擋住了外面的視線,詩人偏偏從墻的缺口處窺見了園內的蓬蒿,也窺見了昔日不再、人事興衰的滄桑,只這一“缺口”透出了情趣和詩意,傳達出歷史信息。《戰(zhàn)國策》:“王后之門,必生蓬蒿?!倍拍猎姲涤么苏Z典。《題張?zhí)幨可角f一絕》:“好鳥疑敲磬,風蟬認軋箏。修篁與嘉樹,偏倚半巖生?!盵25]詩寫山莊景色,先從聽覺角度著筆,磬音般的鳥鳴聲,箏似的蟬聲;再從視覺角度入手,選取“修篁”、“嘉樹”這些靜態(tài)的景物,可詩人偏偏能靜中見動,平中出奇,讓竹子和樹生長在半山巖上,即此詩意和情趣全出。《黃州竹徑》:“竹濁蟠小徑,屈折斗蛇來。三年得歸去,知繞幾千回。”[26]以曲折似斗蛇的竹徑,喻寫自我仕途的曲折,寄托仕途失意的苦悶。《題新定八松院小石》:“雨滴珠璣碎,苔生紫翠重。故關何日到?且看小三峰?!盵27]詩寫院石,卻沒有一句從正面著筆,而是寫雨珠、紫苔,又用設問句形式點出華山三峰,由此院石之堅實與氣勢就出來了,這些都可見出詩人的巧妙構思。
杜牧五絕中的豪俊風格,和情景交融、情味雋永的意境特點,有盛唐絕句的“興象”、“風神”,體現(xiàn)“唐音”,與盛唐諸公遙相呼應。在總體氣格淺弱的晚唐五絕世界中,杜牧五絕真可謂一個亮點,一個響亮的聲音。
①②③⑤⑧⑨⑩[11][12][13][15][17][20][24][25][26][27]《杜牧全集》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頁,第39頁,第54頁,第213頁,第225頁,第24頁,第24頁,第52頁,第38頁,第38頁,第222頁,第52頁,第54頁,第52頁,第52頁,第39頁,第40頁。
④ 富壽蓀選注,劉拜山、富壽蓀評解:《千首唐人絕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⑥ 東漢時,外國進獻千里名馬,光武帝“詔以馬駕鼓車,劍賜騎士”,事見《后漢書》卷七六《循吏列傳序》。
⑦ 見吳在慶《杜牧集系年校注》,本詩注所引朝鮮刻本《樊川文集夾注》。
[14] 袁行霈先生在《讀張風〈淵明嗅菊圖〉》一文中說:“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傳記中既沒有‘嗅菊’之事,在他的詩文中也沒有提到‘嗅菊’二字。古人有在詩中寫到嗅菊的,如宋王十朋、謝翱等已在淵明之后。張所繪淵明嗅菊,乃出于他本人的想象,或者說是把別人的雅事融入到淵明的身上了。”《榮寶齋》2004年第6期。
[16] 參見趙建梅《晚年白居易與洛下詩人群研究》,京華出版社2010年9月版,第376—378頁。
[18] (唐)杜牧著,(清)馮集梧注:《樊川詩集注》“補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320頁。
[19] 俞陛云:《詩境淺說》,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頁。
[21] 李金坤:《鑿池偷天妙賞自然——杜牧〈盆池〉詩品讀》,《文史知識》2008年第3期。
[22] 陶文鵬、陳才智:《我喜歡中國古典意象詩歌——德國漢學家訪談錄》,《文學遺產》2007年第2期。
[23] 豐子愷:《教師日記·三篇》,重慶崇德書店194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