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家,N次方》熱播以來,頗受輿論好評。無疑,該劇通過“家”的特殊切入點,從觀念到故事情節(jié)、劇中人物、圍繞的事件都是近年頗為時興的話題,包含了當代人關心的諸如大款再婚、姐弟戀、富二代、拜金女、風險投資、生態(tài)環(huán)保等時下熱點元素,充滿新時代的活力。
劇情圍繞近年不斷閃婚再迅速離婚以及部分單身貴族不愿結婚卻對愛情有深刻見解的“潮流”一簇而展開。劇中頗不年輕的薛茂祥和文楠都有三次婚史,每個人又都帶著前兩次婚姻留下的一雙兒女,組成一個既矛盾頻生又不無樂趣的大家庭,他們的生活方式、觀念可以說是挺“前衛(wèi)”的。一直單身沒有婚史的陸振庭也不是生活中通常人們認為的老實、本分、生活中的失意者或這樣那樣的原因找不到生活伴侶的,而是事業(yè)頗為成功、有著理想化的前衛(wèi)思想的成功人士,對愛情、婚姻觀念都有透徹見解的“潮”的一族……。
女主角宋丹丹扮演的文楠,從劇情一開始時,是有些讓人聳肩一笑的:在離了兩次婚后終于傍上了一位大款,這個大媽級的傍款族中,確實是頗為“潮”的,就像薛洋起初指責她的那樣:你不是看中我爸的錢還看中哪點?但隨著劇情的演繹,她非但不是一個傍款族,還是一個勇于奉獻勇于犧牲對愛情忠貞甘守清貧甚或近似于“英雄”的女性,具有優(yōu)良的傳統(tǒng)家庭價值觀和美德。
二婚的女兒齊齊非她親生,在與二爸離婚后,二爸的親生閨女卻愿意跟著她這個再嫁的后媽生活,這已算是不易了。與初婚丈夫楚信的離婚變故待劇情發(fā)展到后來,文楠簡直有些偉大了:她甚至隱忍了生活中很多難言的痛苦與委屈而在保全著楚信作為男人的尊嚴。而在受到楚信基于良知的離婚堅持下,與準二爸的一段感人的戀情最終沒有走到一起是由于她堅決不忍拋棄自己的兒子。對她來說,任何令人稱羨的外在條件和傾心相愛的感情如果對方不能接受她的兒子都無從談起,這一切她都無法向他人敘說。為了顧及第三婚丈夫及其子女感受,她都竭力以輕松豁達的態(tài)度化解生活中的種種尷尬和委屈,顯得精力充沛又快樂無窮,確實展現(xiàn)出某種魅力。她是以異常堅毅的力量來克制自己,維系著一個“家”的完整與良性,只是當親生兒子楚牧因為個人的愛情受挫而向她發(fā)泄時,她才終于在這重擊之下而倒下。
劇中的大款薛茂祥,經(jīng)過三次婚姻,有過目前社會出現(xiàn)的所謂二奶,顯然,他是可以被劃入有錢的主找樂子這個行列的。但隨著劇情的發(fā)展,他對薛洋母親的愛戀是一個很合乎邏輯的發(fā)展,還對新中國建立后對女性地位不恰當?shù)男麄?,在生活中過分要強,爭做半邊天從而導致部分女性失去作為女性應有的天真、單純、善良、隨緣等性別優(yōu)秀品格有一個警示。也對近年人們在評價小三、越軌、二奶等帶有負面色彩的角色問題時多了一份貼近現(xiàn)實的寬容與理解,而其核心是對傳統(tǒng)價值觀的呵護。
劇中生活態(tài)度很“不靠譜”的二爸更是缺少對家庭、孩子履行必要責任的我行我素特立獨行的藝術家的生活方式……,但他的一切,并沒有生活中有些人的刁鉆、促狹等違背人性善的東西而成為一個令人生厭的“壞人”,他有著與人為善、成人之美的特性。他的“不靠譜”只是藝術家特有的特立獨行的生活方式,在愛情這種排他性的游戲中客觀地對對方造成了傷害。劇中的另一個人物Spring一開始出現(xiàn)在人們視線中時,是以其非男非女忸怩造作的形象而讓人們有點起雞皮疙瘩的,那種對世俗人情與常人不一的苛求、毫不留情的尖刻也讓人詫異:怎么會有這種人?但隨著劇情的發(fā)展,幾乎要對他刮目相看了:在對待自己心目中的“時尚”信念追求中,任何摻雜著世俗的妥協(xié)或打著“時尚”幌子而進行商業(yè)炒作時,都受到他無情的嘲笑、辛辣的諷刺。而在涉及到媒體的價值及責任時,他有自己的道德底線:“時尚”不能淪為雜志為了發(fā)行量而成為爆料隱私的低俗讀物。在對待朋友的是與非中,他毫不遲疑地利用自己在時尚界的地位和影響力堅決站在齊齊一邊,這除了顯出朋友間的義氣,最主要還是齊齊的率真自然性格符合“時尚”的內核價值。這種排除一切世俗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放在一個缺少信仰和人人自認為聰明的當下社會來看確不多見。甚至他對“時尚”核心內涵的理解在業(yè)界也有一種難與他人道的曲高和寡感,讓人不禁對他報以幾許尊敬。
劇中從硬件衡量標準來看,處于下層的楚牧,沒有顯赫富裕的家庭、讓人羨慕的工作平臺、滿足虛榮的文憑(后來雖然有一個有錢的三爸,但他并不愿以此沾光),也缺少必要的洞察人的聰明,正因為身上的那些純樸、厚道、容忍、義氣等人性善的品格,卻成為劇中從酷時尚新新人類的齊齊,到有留洋背景投行業(yè)界的天才幾乎能洞察世間一切人性“惡”的薛之荔再到被現(xiàn)實物欲俘虜?shù)内w雯,她們的背景、價值觀都有很大的不同,代表著當今“潮流”中不同類型的人物,但他們在對待愛情這個最能體現(xiàn)個人核心價值觀時,都指向了楚牧,都對他傾心相愛。也即是說,不管社會“潮流”變異扭曲到何種程度,在他們心底深處,還是尊崇著某些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價值觀的。正如他對拋棄他的女友趙雯所說:“我和錢也沒仇,我見著錢也喜興,可是人,總還應該有點別的什么吧。希望你選擇的過法能讓你真的快樂”。盡管劇中的兩個被鞭笞的負面人物趙雯、周浩對此嗤之以鼻,并用他們扭曲了的價值觀對此給予重新詮釋而加以嘲笑。但他們在自認為已經(jīng)成功,達到自己目標時,卻經(jīng)受了良心的拷問和道德的譴責。
周浩,一個將“聰明”用歪了地方的紈绔子弟,當他最大的目標擊敗競爭對手達到時,對朋友薛洋極盡挖苦刻薄之能事。最終,自己經(jīng)營的萬源新綠也遭到了手下的算計而被收購。而在此時,朋友西子的幾句肺腑之言也表達了對他的寒心,認為他對待薛洋“玩過了”,這讓他們這幫昔日哥們感到寒心,周浩若有所動似乎聽進去了。最后薛之荔與他的化干戈為玉帛的談話也讓他在不服氣之中,漸漸消了火氣,也似有所悟,雖不能說已完全接受她的話,但也沒同以前一樣強硬不屑地否定。
趙雯,這個角色的出現(xiàn)在當今甚至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當今社會拜金一簇。她聰明識時,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在把控自己命運、愛情的機會時,其大膽生猛令人咋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認識了薛家闊少薛洋后,當即展開大膽越位的示愛,并告訴現(xiàn)任男友楚牧:“我們完了,我找到下家了”,為達目的,不顧臉面不擇手段。當遇到薛洋的反感而受挫折后,她毫不在乎,并用自己的邏輯進行自我打氣。在對薛洋死纏硬磨受挫情況下,被一幫富二代用打賭的方式發(fā)給了闊少周浩,她明知在受辱的情況下照樣顯得無所謂,在縝密地考察了周浩的家世發(fā)覺對她有利用價值后,她也愿意將游戲繼續(xù)進行下去。面對前男友的指責“是不是有點無恥”時,她用自己的價值觀對“無恥”進行詮釋:我過了20幾年“有恥”的普通百姓生活,又怎樣呢?我過膩了!我就想過有錢人的生活,哪怕體驗一把也好?;蛟S這句話能夠引起今天部分拜金一簇的應和。在她給雜志策劃的幾起時尚活動中,不惜利用隱私的炒作獻媚甚或誤導大眾,至于雜志的聲譽與社會觀感,與她無關,只要能凸顯自己出位。她也有服軟的時候。當前男友母親文楠找她談話時,她知道將會與她說什么,并在心底里蔑視著這位在她來看也一樣有著傍款心態(tài)的男友母親,因此懶得與她爭辯。而當文楠好說無用被迫使出用收購雜志和二十四小時雇人跟蹤她這樣極端手段時,她知道對方有能力辦得到,她服軟了。趙雯成功上位了副主編以后,以為靠自己的本領和能耐獲得了眾人的價值認同,但卻在廁所中無意聽到了主編對自己的人品議論和被利用的角色,而非自認為很得意的幾個策劃活動的認可。當她百無聊賴走進商場消磨時間時,卻又受到了來自商場服務員的奚落與冷諷。她試圖再次走進前男友楚牧希望像往常一樣通過對他的奚落而找回自己的自信和發(fā)泄的渠道時,卻發(fā)現(xiàn)楚牧找到了自己的心中所愛,楚牧用近乎憐憫的“客氣”與理性勸她珍惜女孩子的臉面,讓她最終意識到:無恥雖然上位快,但卻失掉了身邊最親的人,失去了之后才覺得珍貴,感受到了巨大的孤獨和寂寞,最后交織著悔與怨的復雜心態(tài)來到農(nóng)莊偷偷探視楚牧而意外地被薛之荔發(fā)現(xiàn)時,她自然不愿以失敗者的姿態(tài)與薛之荔面對,但聰明的薛之荔順勢抓住了她的這個心態(tài)而主動與她進行對話,于是進行了一場“聰明人”的談話,并對后來的趙雯有所觸動。
自然,集聰明與善解人意一身的薛之荔是劇中一個近乎完美的人物。
大大咧咧沒心沒肺的齊齊對楚牧展開猛烈追求時,對楚牧在新家庭中的忍讓大打不平,多次對薛洋展開猛烈的批評,家中戰(zhàn)火也不斷升級,在復雜的大家庭矛盾難于收場時,薛之荔的及時回國才終于讓僵局有了轉機。她與薛洋是同父異母的姐弟,智慧過人的薛之荔不聲不響地考察了幾位家庭新成員后,發(fā)覺他們并沒有吞噬家庭財產(chǎn)的企圖,相反,還慢慢發(fā)覺了他們身上道義和善的一面。為了家庭的和睦,很智慧地變成了薛洋和楚牧、文楠、齊齊、二爸、楚信……之間的調和劑。薛家公子薛洋,只沉浸在自己編織的陰影里扮著冷面酷哥,從不會顧及他人的感受,也無拯救家族的心智,甚至可以說是尚未造成社會危害的問題少年,被齊齊稱為冰窟窿。家里破產(chǎn)后,其他兄弟姐妹們都在三千五千的將自己的工資湊給母親文楠挺過家庭難關,他卻跑到酒吧來發(fā)泄苦悶,責問自己的信用卡怎么不能用了。內心脆弱的他在栗子姐的調和下也慢慢地放出了晴朗的臉和對他人的愛,終于和新的家庭成員慢慢融洽。
劇中也極為敏銳地抓住近年在一部分扭曲了價值觀的女青年心中作祟的“寧愿在寶馬車中哭也不愿在自行車上笑”的話語,薛之荔在特定的現(xiàn)實面前給予了令人心悅誠服的解讀。從不服輸?shù)内w雯以她扭曲了的處事方式在薛之荔面前承認自己徹頭徹尾的輸了,但薛之荔告訴她,人生并不是只能分敵我的一場戰(zhàn)斗,一定要分出輸贏,我們誰都不完美,誰都不能保證人生永遠得意,都需要相扶相攜,包容著彼此,在我們最失意最脆弱的時候,都需要他人攙扶一把。并向趙雯承認自己對楚牧是傾心相愛的,正因為愛是為對方著想毫無索取的,所以她才決定回到加拿大,離開楚牧,留下了一點悲劇的遺憾……。這就升華了薛之荔的境界也間接地感染了趙雯,使得她這個已沒有正常價值觀的逐利者也似有所悟。
薛之荔的智慧與寬容贏得了多數(shù)觀眾的喜歡,并慨嘆最后的不完美結局。我們甚至愿意為薛之荔跳出作品而世俗一把支點招,給編導們圓滿結局一個建議:薛之荔是跟著母親的加拿大籍公民,根本不受姐弟關系影響,和楚牧之間是可以“跨國婚姻”的……。
該劇編劇胡非子曾表示,雖然薛之荔偏于完美,但生活中也不一定沒有這樣的人,只要努力,每個人都能無限接近于薛之荔……。
這讓我們看到近年的部分媒體,為了所謂發(fā)行量和收視率,不惜顛倒價值觀,誤導受眾,甚至游走在法律明令禁止的涉黃、暴力、隱私邊緣打擦邊球。并不是所有的收視率都是以暴力、色情、噱頭、隱私等佐料賺取眼球的,只要下功夫,對社會、對人性進行深入的挖掘,分清主流價值和和負面文化,是可以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作品吸引受眾贏得人們的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