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雜文的個性與愿景

      2012-08-04 00:31:37徐懷謙
      博覽群書 2012年10期
      關(guān)鍵詞:時評雜文魯迅

      ○徐懷謙

      這些年來,時評繁盛、雜文式微的議論常縈繞耳際,發(fā)表雜文的報刊越來越少,雜文作者隊伍七零八落,不太成氣候。但是另一方面,好的雜文,如韓寒的很多觀點、文章經(jīng)常被人引用,它的戰(zhàn)斗力、殺傷力大概不遜于魯迅;一些著名的出版社,像商務(wù)印書館,也肯放下架子,出版《四方風雜文文叢》這樣的雜文叢書,說明雜文還是有市場和讀者的。關(guān)于雜文創(chuàng)作,我有幾點體會。

      雜文是社會批評、文明批評之文,批判性、戰(zhàn)斗性是它的第一要義,思想性是它的魅力所在。

      雜文不同于小說、戲劇、報告文學、散文、詩歌的一個很重要方面,就在于它是一種特別能戰(zhàn)斗的文體,在魯迅那個時代,它是匕首,是投槍;在今天,它要針砭時弊,激濁揚清。圓滑、世故的人做不了雜文家。雜文的主要功能首先是批評,歌功頌德盡可以留給別的文體。當然,雜文的社會批評、文明批評不同于潑婦罵街,它是以理性的光芒關(guān)注現(xiàn)實,干預社會,以引起療救的注意和世人的警醒。

      看魯迅的雜文,基本可以整理出一部中國現(xiàn)代文學論爭史,他老人家這一輩子,從來沒有停止過戰(zhàn)斗。從罵《學衡》、《甲寅》的復古開始,到與現(xiàn)代評論派的論爭,尤其是1926年女師大學潮、三一八慘案之后,罵陳源,與后期創(chuàng)造社、太陽社關(guān)于革命文學的論爭,與新月社梁實秋關(guān)于人性與階級性的論爭,批判“第三種人”蘇汶、胡秋原等超階級、超政治的文藝觀,左翼內(nèi)部圍繞“兩個口號”(“國防文學”還是“民族革命戰(zhàn)爭的大眾文學”)而展開的與郭沫若、成仿吾、四條漢子(周揚、夏衍、陽翰笙、田漢)及其追隨者徐懋庸的論爭,還有與高長虹、施蟄存、顧頡剛等人的恩怨情仇,魯迅的一生真的是“我是要戰(zhàn)斗,到死才完了”。

      而如今,革命形勢越來越好,很多雜文作者口將言而囁嚅?!皻g迎喜鵲,憎厭梟鳴,只撿一點吉祥之兆來陶醉自己”已經(jīng)成為一種集體無意識,一句話,現(xiàn)實中充斥了太多的瞞和騙,媒體上的娛樂和戲說更使人們深陷其中而不自覺。

      在這種情況下,雜文的用武之地不是越來越小而是越來越大。一個優(yōu)秀的雜文作家應(yīng)該透過一切表象、假相,揭露出社會的本質(zhì)和真面目,以一己良心的堅守影響更多的人,為純潔社會大環(huán)境做出自己應(yīng)有的貢獻。

      要增強雜文的戰(zhàn)斗性、批判性,必須弘揚雜文的常識理性、思辨理性,或者說增強雜文的思想魅力。

      魯迅的思想并沒有體現(xiàn)在題目上,他的很多雜文題目用現(xiàn)在的話說,一點都不抓眼球,可是這些看似隨意而談的文章中卻有最耐得住時間檢驗的思想。大家知道,現(xiàn)在報紙上流行一種文體叫時評,就事論事,今天的時評明天再看就變得索然無味。魯迅雜文中也有一部分時評,像和現(xiàn)代評論派的對罵,像《“友邦驚詫”論》《沉滓的泛起》等,但魯迅的時評,有引申,有開掘,所以有較長久的生命力。研究魯迅的人可能更推重他的戰(zhàn)斗文章,我本人則對他談國民性、談社會、談歷史的小品文更感興趣,像《隨感錄》《忽然想到》《推》等。這些文章沒有那么強的時效性,沒有那么明顯的戰(zhàn)斗鋒芒,但蘊涵其中的思想?yún)s更深刻,更震撼。魯迅雜文中充滿了名言警句,它們傳達出思想的大致有兩種:一是常識理性;二是深刻的、思辯的、須參透社會人生才能達到的智慧。

      先看常識理性。有很多道理,我們模模糊糊地意識到了,但沒能表達出來,魯迅先生不僅表達了出來,而且表達得簡潔有力。比如,他說:“一首詩嚇不走孫傳芳,一炮就把孫傳芳轟走了?!薄耙灰妫獪仫?,三要發(fā)展。有敢來阻礙這三事者,無論是誰,我們都反抗他,撲滅他!”

      魯迅雜文中更多的是那類深刻的、讀完之后還要回味再三的文字,它們構(gòu)成魯迅思想的主體部分。

      有談兒童教育的:

      ——中國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負教他的責任。雖然“人口眾多”這一句話,很可以閉了眼睛自負,然而這許多人口,便只在塵土中輾轉(zhuǎn),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隨感錄》)

      ——孩子們在瞪眼中長大了,又向別的孩子們瞪眼,并且想:他們一生都過在憤怒中。因為憤怒只是如此,所以他們要憤怒一生,——而且還要憤怒二世,三世,四世,以至末世。(《雜感》)

      有談人性、國民性的:

      ——誰說中國人不善于改變呢?每一新的事物進來,起初雖然排斥,但看到有些可靠,就自然會改變。不過并非將自己變得合于新事物,乃是將新事物變得合于自己而已。

      ——中國人倘有權(quán)力,看見別人奈何他不得,或者是“多數(shù)”作他護符的時候,多是兇殘橫恣,宛然一個暴君,做事并不中庸;待到滿口“中庸”時,乃是勢力已失,早非中庸不可的時候了。一到全敗,則又有“命運”來做話柄,縱為奴隸,也處之泰然,但又無往而不合于圣道。(《通訊》)

      有諷刺官員的:

      ——而且宣傳這兩個字,在中國實在是糟蹋得太不成樣子了,人們看慣了什么闊人的通電,什么會議的宣言,什么名人的談話,發(fā)表之后,立刻無影無蹤,還不如一個屁的臭得長久,于是漸以為凡有講述遠處或?qū)淼膬?yōu)點的文字,都是欺人之談,所謂宣傳,只是一個為了自利,而漫天說謊的雅號。(《林克多〈蘇聯(lián)聞見錄〉序》)

      有諷刺皇帝的:

      ——智識太多了,不是心活就是心軟。心活就會胡思亂想,心軟就不肯下辣手。結(jié)果,不是自己不鎮(zhèn)靜,就是妨害別人的鎮(zhèn)靜。于是災禍就來了。所以智識非鏟除不可。(《智識過?!罚?/p>

      這樣的句子,大約只有魯迅想得到,說得出,這就是魯迅之為魯迅的地方,也是他的雜文百看不厭的原因所在吧。這樣的雜文,是時評可以取代的嗎?是其他文體可以取代的嗎?

      雜文要雜而有文,既給人以鮮活的知識與趣味,又要增強雜文的藝術(shù)性。

      首先,雜文要雜,這就要求寫作者要具備豐厚的知識儲備,既要打通文、史、哲,又要有一定的自然科學知識。比如,新聞界名流鄧拓的《燕山夜話》顯示了作者在歷史、藝術(shù)、經(jīng)濟學等方面的綜合學養(yǎng);有很多經(jīng)濟學家的茶座讀來頗有雜文風采;像畫家陳丹青,他的很多文章也有雜文味。現(xiàn)在很多雜文作者,通常有一種寫作模式,引幾個“報載”、“網(wǎng)聞”,然后加以評論發(fā)揮,就成了一篇千字雜文,其實這樣的雜文可能連時評的戰(zhàn)斗力都不如。人們常說:“藝多不壓身”、“不學一藝,莫談藝”,說的都是要有多方面的修養(yǎng)。這樣的人在生活中活得有趣,寫出來的雜文也才會興味盎然。

      其次,雜文是文學的一種,這就要求雜文必須注重藝術(shù)性。雜文不同于政論、評論,它要在藝術(shù)性上下功夫。怎樣增強雜文的藝術(shù)性?不妨從語言、結(jié)構(gòu)、形象性方面有所開掘。

      一個好的雜文家一定要有自覺的文體意識。掩去作者的名字,我們讀魯迅的雜文,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像劉征雜文的“怪味”,沙葉新、魏明倫雜文中的戲劇手法,邵燕祥雜文的睿智,陳四益雜文的學識,朱鐵志雜文的哲理意味,劉齊雜文的俏皮、幽默,都是構(gòu)成其雜文藝術(shù)的重要特征。

      雜文的語言一定要生動形象,寫得太抽象,講大道理,那就成了理論文章了。魯迅先生以“落水狗”、“叭兒狗”等語言刻畫某些反動文人的嘴臉,可謂入木三分;毛澤東的雜文大量使用排比句,形成一種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氣勢;聶紺弩的雜文蘊藉、含蓄,言有盡而意無窮。

      一篇千字文也要講究構(gòu)思。平鋪直敘、三段論會讓人生厭,像劉征、蘇中杰等人經(jīng)常在雜文結(jié)構(gòu)形式上有所創(chuàng)新,讓人領(lǐng)會到作者的匠心獨運和靈感閃現(xiàn),大大增強了閱讀的快感。

      雜文會不會式微,不在于讀者而在于作者,韓寒雜文的廣受好評就是一個例證。

      雜文的危機不在于時評的沖擊,不在于陣地的縮小,甚至也不在于讀者的流失,而在于作者的寫作水平和思想影響力。

      在今天這樣一個“后魯迅時代”,我們不可能指望一篇千字雜文能起到“登高一呼,應(yīng)者云集”的效果,但是雜文也絕不能成為“舅舅不疼,姥姥不愛”的角色。

      有人責怪雜文作者太謹小慎微,“體制內(nèi)寫作”放不開手腳,這是有一定道理的?!坝袨椴拍苡形弧保s文只有敢言,才有它的生命力。如果雜文墮落到某些政論的水平,說著一些正確的廢話、偉大的空話或者諂媚的恭維話,卻指望它擁有眾多的讀者,那不是癡人說夢嗎?那么,雜文的突破點在哪里?

      陳寅恪1927年為王國維紀念碑撰寫碑銘,銘文要旨如下:

      士之讀書治學,蓋將以脫心志于俗諦之桎梏,真理因得以發(fā)揚。思想不自由,毋寧死耳。斯古代仁圣所同殉之精義,夫豈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見其獨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論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興亡。

      唯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

      “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也是每一個雜文作者所應(yīng)秉持的操守。這也是繁榮當下雜文的唯一突破點。當下雜文創(chuàng)作中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什么?不是表達手法的陳舊、語言的俗套,而是思想的貧瘠。老生常談、人云亦云的文章太多了!言他人所未言,言他人所不敢言,于平淡中發(fā)現(xiàn)新奇,于平凡中發(fā)現(xiàn)真理,于假相中撥開真面,于現(xiàn)象中揭示本質(zhì),這才是優(yōu)秀的雜文。

      這是一個鄉(xiāng)愿的時代,這是一個世俗的時代,這是一個泛娛樂化的時代,但越是這樣的時代,越可能產(chǎn)生偉大的雜文作家。柏楊、李敖就是在這樣的時代中產(chǎn)生的。我們不可能指望到了言論完全自由的時代再去寫雜文,每一個歷史階段都要求有與之相匹配的雜文家。也許報刊的言論尺度較小,那么就讓我們寄希望于網(wǎng)絡(luò)和抽屜文學吧。英雄也要有用武之地。沒有陣地,我們就赤手空拳,打造出一片陣地。只有個性鮮明的雜文作家越來越多,才能開拓出新的廣闊的雜文陣地,把流失的讀者爭取回來;擁有了讀者和市場,才能提升雜文的傳播力、影響力,雜文的繁榮昌盛才能指日可待。

      猜你喜歡
      時評雜文魯迅
      時評的一般思路
      魯迅,好可愛一爹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1:44
      畫與理
      華聲文萃(2020年4期)2020-05-19 00:24:37
      就事說理,激濁揚清——如何寫好時評作文
      魯迅《自嘲》句
      魯迅看書
      《雜文選刊》邀您讀雜文佳作
      雜文選刊(2016年3期)2016-03-15 20:45:55
      她曾經(jīng)來到魯迅身邊
      海峽姐妹(2015年10期)2015-02-27 15:13:26
      黨建時評
      《雜文選刊》2013年1月下半月版精彩推薦
      雜文選刊(2013年2期)2013-05-14 13:38:05
      丘北县| 广灵县| 平泉县| 和林格尔县| 长兴县| 墨玉县| 武鸣县| 白城市| 建宁县| 卫辉市| 钟祥市| 莱芜市| 甘孜县| 石泉县| 吉水县| 嘉定区| 页游| 彭水| 龙川县| 出国| 金山区| 哈巴河县| 商丘市| 东莞市| 花莲市| 木里| 伽师县| 潼南县| 汉川市| 比如县| 湖南省| 耿马| 云龙县| 绥芬河市| 哈密市| 九龙坡区| 东方市| 邛崃市| 文登市| 安西县| 奈曼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