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昌順,宋榮爾,張建章
(浙江省龍泉市林業(yè)局,浙江 龍泉 323700)
龍泉市是我國南方林業(yè)重點林業(yè)縣(市)之一,也是浙江省重點產材縣(市)。地處浙江西南部,地理位置 118° 43′ E,28° 21′ N,東西長 68.9 km,南北寬 70.8 km。根據 2007 年森林資源二類清查,總面積 304734 hm2,其中林業(yè)用地面積265633 hm2,占總面積87.17%,森林蓄積量1455.9萬m3,森林覆蓋率84.2%。全市喬木林年總生長量為101.9萬m3,生長率8.53%。
龍泉位于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早夏長,溫暖濕潤。由于山區(qū)海拔高低懸殊,氣候基本呈垂直分布,光、溫、水地域差異明顯。
龍泉的森林植被屬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部亞地帶的浙南中山櫧栲、樟楠常綠闊葉林分區(qū)。市內中山廣布、地勢高峻,河流峽谷眾多,大多流程短、落差大,水熱資源豐富。植物種類繁多,其中木本植物101科,占省的3/4以上,全市闊葉林面積80533 hm2,占喬木林面積的37%。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為各種林木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對森林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不同階段對森林資源的需求有所不同,改革開放前期主要對木材需求為主,2000年后人們開始重視生態(tài)建設,對森林生態(tài)有了新的認識和要求。因此對森林資源的消長引起了重視。本文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查閱了大量資料,對龍泉市森林蓄積總量與資源消長進行了相關趨勢分析,試圖為改革開放以來南方集體林區(qū)生態(tài)林業(yè)發(fā)展提供數據支持。
每一次的森林資源清查都有一個活立木總蓄積量,簡稱森林總量(下同)。從表1可以看出,龍泉市從1984年至2007年共進行了7次森林資源清查。森林總量最高是1984年,最低為1999年。
每一次的森林資源清查都有一個活立木年總生長量,簡稱森林生長量(下同)。森林生長量最高是2007年,最低為1996年。
表1 龍泉市1984-2007年歷次森林資源清查結果Table 1 Survey on forest resources from 1984 to 2007 in Longquan ×104m3
每一次的森林資源清查都有一個林木蓄積年均消耗量,簡稱森林消耗量(下同)。森林消耗量最高是1992年,最低為2007年。
森林消耗量又可分為商品材消耗量和其他消耗量。
1.3.1 商品材消耗量 根據龍泉市林業(yè)局林政管理部門統計,1984年至 2010年龍泉市有記錄的商品材消耗量如表3。
表3 龍泉市1984-2010年商品材進出口數量Table 3 Import and export of commericial timber from 1984 to 2007 in Longquan
從表3可以看出,1984-2010年龍泉市共出運(口)(龍泉市境,下同)商品材592.41萬m3,平均21.94萬m3/a,出口最多為1985年,最少為2001年;共進口(龍泉市境,下同)商品材54.86萬m3,平均5.49萬m3/a(2001-2010年),進口最多為2007年,最少為2001年。
從表3還可以看出,1984-2010年龍泉市進出口商品材差數為537.55萬m3,平均19.91萬m3/a。
這個差數可以看成是龍泉市商品材的森林資源消耗量,折算成蓄積量,27年間共計為827.00萬m3,平均30.63萬m3/a,最多為1985年,最少為2001年。
從表3還可以看出,改革開放以來,龍泉市的木制品加工業(yè)不斷發(fā)展,改變了過去單一出口原木(條)的局面,不斷提升了商品材的附加值。從有記錄的1989年開始,到2010年,平均加工率為60.1%,加工率最高為2008年,最低為1989年。特別是龍泉市委、市政府提出二次創(chuàng)業(yè)以來,加快發(fā)展了木制品加工業(yè),加工率不斷躍上新臺階。2000-2001年超過60%,2002-2006年超過70%,2007-2010年超過80%。
同時,從表3還可以看出,龍泉市雖然是浙江省的產材大縣,建國以來,原木(條)產量一直占全省的1/4。改革開放以來,由于木制品加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龍泉市境內出產的原木(條)已經不能滿足自己的加工需求,從2001開始進口外地原木(條),十年來的進口原木(條)占出口商品材的平均比例達到21%,最高的2007年達30%,改變了龍泉市過去千百年來原木(條)只出不進的歷史。
1.3.2 其他消耗量 森林其他消耗量目前尚無較系統的統計數據,只能是由每次森林資源清查計算出來的森林消耗量,減去商品材消耗量的數據而得出(表4)。
表4 龍泉市1984-2007年森林資源年均其他消耗量Table 4 Annual comsumption of forest except commercial timber from 1984 to 2007 in Longquan ×104m3
從表4可以看出,森林其他消耗量最高是1992年,最低為2007年。
由圖1可知,1984-1996年,龍泉市森林總量呈快速下降趨勢,1996-1999年呈緩慢下降趨勢,1999年是谷底,1999-2007年呈快速上升趨勢;森林生長量呈緩慢下降趨勢在 1984-1996年,1996年是谷底,1996-2004年呈緩慢上升趨勢,2004-2007年呈快速上升趨勢;森林消耗量從1984-1992年呈緩慢上升趨勢,1992-1996年呈緩慢下降趨勢,1996-2004年呈快速下降趨勢,2004-2007年呈緩慢下降趨勢;商品材消耗量在 1984-1989年呈快速上升趨勢,1989-2004年基本上呈緩慢下降趨勢,2004-2007年呈快速上升趨勢。
24 a來,龍泉市森林總量與森林生長量基本上呈正相關關系;與森林消耗量基本上呈負相關關系;與商品材消耗量相關關系較復雜:1984-1989年呈負相關關系,1989-1999年呈正相關關系,1999-2004年呈負相關關系,2004-2007年呈正相關關系。
圖1 龍泉市森林總量與森林生長量、森林消耗量、商品材消耗量的相關趨勢Figure 1 Trends of total forest volume, increment, comsumption of forest and commercial timber in Longquan
由圖2可知,龍泉市森林生長量在1984-1996年呈緩慢下降趨勢,1996年是谷底,1996-2004年呈緩慢上升趨勢,2004-2007年呈快速上升趨勢;森林消耗量在1984-1992年呈上升趨勢,1992-1996年呈緩慢下降趨勢,1996-2004年呈快速下降趨勢,2004-2007年呈緩慢下降趨勢;商品材消耗量在1984-1989年呈快速上升趨勢,1989-2004年基本上呈緩慢下降趨勢,2004-2007年呈快速上升趨勢;其他消耗量從1984-1989年呈緩慢下降趨勢,1989-1992年呈快速上升趨勢,1992-1996年呈緩慢下降趨勢,1996-2007年呈快速下降趨勢。
24 a來,龍泉市森林生長量與消耗量呈負相關關系;與商品材消耗量相關關系較復雜:1984-1989年呈負相關關系,1989-1996年呈正相關關系,1996-2004年呈負相關關系,2004-2007年呈正相關關系;與其他消耗量基本上呈負相關關系,1996-2007年特別明顯。
由圖3可知,24 a來,龍泉市森林總量與森林其他年消耗量呈負相關關系。
圖2 龍泉市森林生長量與森林消耗量、商品材消耗量、其他消耗量的相關趨勢Figure 2 Trends of forest increment and comsumption,commercial timber consumption and others
圖3 龍泉市森林總量與其他消耗量的相關趨勢Figure 3 Trends of total forest volume and other consumption
3.1.1 森林總量與森林消長密切相關 24 a來,龍泉市森林總量與年生長量基本上呈正相關關系,與年消耗量呈負相關關系。因此,它們之間的相關性密切。也就是說,森林總量隨著森林年生長量上升而上升,下降而下降;森林總量隨著森林年消耗量上升而下降,反之則上升。
3.1.2 森林生長量與森林消耗量密切相關 24 a來,龍泉市森林年生長量與年消耗量呈負相關關系。因此,它們之間的相關性密切。也就是說,森林生長量隨著森林年消耗量的上升而下降,反之則上升。
3.1.3 森林總量、森林生長量與商品消耗量相關不密切 24 a來,龍泉市森林總量、森林生長量與商品材消耗量相關關系復雜,有的調查年份為正相關,有的年份為負相關。但不管是正相關還是負相關,都呈弱相關。因此,它們之間的相關性不密切。出現負相關的年份主要原因是其消耗結構發(fā)生變化,雖然商品材消耗量增加了,但其它消耗減少了,使總的消耗量下降,因此出現負相關。
3.1.4 森林總量、森林生長量與其他消耗量相關密切 24 a來,龍泉市森林總量、森林生長量與森林其他年消耗量呈負相關關系。因此,它們之間的相關性密切。也就是說,森林總量和森林生長量隨著森林其他消耗量的上升而下降,反之則上升。
3.2.1 森林總量大幅度前降后升的軌跡 24 a來,龍泉市森林總量、森林年生長量與森林年消耗量相關密切。前期(1984-1999年)15 a,由于森林年消耗量明顯大于森林年生長量,致使森林總量從 1984年的 1696.5萬m3減少到1999年的1018.21萬m3,共減少678.29萬m3,占1984年的40%,平均每年減少45.22萬m3;后期(1999-2007年)8 a,森林年消耗量明顯小于森林年生長量,森林總量從1999年的1018.21萬m3增加到2007年的1417.15萬m3,共增加398.94萬m3,占1999年調查的39.2%,平均每年增加49.87萬m3。
1985年木材市場放開,龍泉市森林資源真正進入改革開放的洪流中,23 a來經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驗。前15 a,付出了森林總量赤字很大的沉重代價;后8 a,取得了森林總量增加很大的驕人成就。
3.2.2 改變了產材縣的傳統觀念 改革開放以前,龍泉市商品材出口(境)基本上是原木(條),木制品年加工率幾乎等于零,如1984期。改革開放后,木制品加工業(yè)蓬勃發(fā)展,木制品加工率不斷提升,1989期為6.58%;1992期至1999期快速上升為35.2% ~ 40.37%;2004期至2007期加快上升為70.48% ~ 76.03%,如果扣除進口原木(條)數量,2007期的年加工率為103.83%。改變了龍泉千百年來只出口木材、不進口木材,只出口原木(條)、不出口木制品的傳統局面和觀念。
這與1998年之后,龍泉市委、市政府出臺鼓勵木制品加工業(yè)二次創(chuàng)業(yè)“特殊政策”的促進作用有關,2000年后,商品材的加工率比前10 a翻了一番。
導致龍泉市森林總量大幅度前降后升的主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3.3.1 生態(tài)公益林建設 2000年開始,龍泉市轉變以木材生產為主的傳統觀念,實施以生態(tài)建設為主的林業(yè)發(fā)展新戰(zhàn)略,共規(guī)劃建設了109333 hm2生態(tài)公益林,對生態(tài)公益林實行嚴格的封山育林措施。而在1999年之前的封山育林措施是可以砍柴(闊葉樹)的,導致交通方便的地方的森林破壞嚴重,林相破敗,蓄積量不斷下降。109333 hm2生態(tài)公益林的絕大多數都分布在交通方便的地方,通過10 a嚴格的封山育林,使交通方便的地方的森林改變了林相,增加了蓄積。所以說,生態(tài)公益林的建設和其實施的嚴格的封山育林措施的共同作用是導致龍泉市森林總量后期大幅度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3.3.2 森林采伐源頭管理政策 1999年開始,林業(yè)主管部門實行森林采伐的伐前作業(yè)設計、伐中檢查、伐后驗收的源頭管理政策,為實現“采伐量低于生長量”的依法治林目標奠定了基礎。所以說,森林采伐源頭管理政策是導致龍泉市森林總量后期大幅度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3.3.3 源動力和林政管理體制 1985年木材市場開放,木材價格上漲,導致改革開放前期社會上出現了“要致富,多砍樹”的錯誤觀念,成為過量采伐森林的源動力。龍泉市屬于南方集體林區(qū),1984年以前,林政管理面對的是生產隊為基礎的集體,數量少,比較簡單,容易管理。1982-1984年集體林區(qū)落實了林業(yè)生產責任制,分山到戶。所以,1985年之后,林政管理面對的是千家萬戶為基礎的農戶個體,數量大,比較復雜,難以管理。面對新情況新問題,又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新的林政管理體制處于起步摸索階段。因此,上述兩個原因導致了森林過量采伐,造成該期(1985-1999年)年消耗量明顯超過年生長量。
1995年以后,木材市場疲軟,木材價格下跌,森林采伐的源動力力度下降。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建立了17個鄉(xiāng)鎮(zhèn)林業(yè)工作站,建立健全了一套林政管理體制,控制了森林的亂砍濫伐行為。森林年消耗量從 1996年的134.49萬m3降到1999年的97.31萬m3,下降27.65%;此后一直下降,到2007年調查時已經降到年消耗量50.27萬m3,只有年生長量(108.78萬m3)的46.21%。
所以說,森林采伐的源動力和林政管理體制的共同作用是導致龍泉市森林總量大幅度前降后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3.3.4 推廣應用節(jié)柴灶與液化氣 千百年來,龍泉農村居民在炊事上一直使用老虎灶燒薪柴,青瓷行業(yè)也燒薪柴,消耗了很多的森林資源。1995年以來,隨著農村經濟的好轉,在龍泉農村廣泛推廣節(jié)柴灶,減少了部分森林資源的消耗;許多居民、農戶或改燒薪柴為用液化氣,又減少了部分森林資源的消耗;青瓷行業(yè)改燒液化氣,又節(jié)約了大量的森林資源。因此推廣應用節(jié)柴灶與液化氣促進了龍泉市森林總量后期大幅度提升。
龍泉市森林資源總量經歷了改革開放27 a的升降考驗,有教訓,但更多的是經驗。目前,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建議繼續(xù)堅持生態(tài)公益林的建設和其實施的嚴格的封山育林措施;堅持森林采伐源頭管理政策;堅持林政管理體制,并且不斷完善林政管理制度。
[1]陳豪庭,張建章,杜易巽,等. 龍泉市林業(yè)志[M]. 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9.
[2]吳智敏,張先祥,游昌順,等. 龍泉市森林資源規(guī)劃設計調查成果報告[Z]. 龍泉市林業(yè)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