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份額共占據約77%的天貓和京東商城,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流量,二者也有著較為類似的收費政策,但對于第三萬商家而言,著實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開放平臺,這種最初被稱為“違背了管理學的基本理論”、“打破了核心競爭力”的理念,如今已然刮起了一股互聯網開放之風。
實際上,早在概念被明確提出之前,電商B2C的先行者亞馬遜就已開始涉略:2001年,亞馬遜創(chuàng)始人兼CEO貝佐斯頂住華爾街和公司內部的批評與壓力,決意開發(fā)第三方賣家市場Marketplace,與eBay直接展開競爭,最終獲得了巨大成功。
姍姍來遲的原卓越亞馬遜,于2011年7月宣布正式開放第三方賣家平臺,而在此之前,淘寶商城、京東商城、當當網的開放平臺早已啟動。今年7月,后起之秀蘇寧易購和重組后的騰訊先后正式宣布啟動開放平臺。至此,國內B2C網上零售市場份額的前六名,都已卯足氣力進軍平臺大戰(zhàn),開放平臺已然成為B2C廝殺的另一片戰(zhàn)場。
而另一方面,日前某年輕淘寶賣家“過勞死”的新聞,關于第三方商家“三年別想賺錢”的報道,也讓人們得以一窺開放平臺背后的諸多困境,在繁復的內部生態(tài)系統面前,第三方商家依然是弱勢群體,電商開放平臺的無縫化遠未達到。
叢林生態(tài)系統
市場份額共占據約77%的天貓和京東商城,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流量,二者電有著較為類似的收費政策,但對于第三方商家而言,著實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京東商城和天貓的收費制度較為相似,它們均要求第三方賣家提交保證金和年費。京東商城的保證金從1萬到10萬不等,年費則為6千。天描的費用略高,保證金分為5萬、10萬、15萬三檔,年費分為3萬、6萬兩檔。
天貓的昂貴,遠不止保證金、年費、收入扣點的2.5%,以及客服制度所耗費的人力成本。某3C商家表示:在亞馬遜花錢是買不到客戶的,全憑商家的產品和信用。但在天貓則是另一番景象。
如何在天貓的5萬企業(yè)商家、7萬品牌中獨辟流量?從2011年起,馬云即著力強調阿里系的SNS化,從淘幫派到頑兔,相繼推出十余款SNS化應川,其SNS化的目的就是在直通車、淘寶推廣、鉆展等付費模式之外,為商家引入流量。但直到現在,提到SNS化購物社區(qū),人們首先想到的還是蘑菇街、美麗說等,阿里的SNS化并未取得預期的成效,商家要想脫穎而出,仍需向直通車等砸錢、付出極大的推廣費用。據上述3C商家預計,明、后年花在中直通車上的費用大概占其銷售收入的4-5個點。
6.18店慶中,京東高調宣布:發(fā)放6.18億元現金券支持開放平臺商家??瓷先O其誘人,但對于京東自身而言,或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未可知:扶持第三方,擴充產品品類,提高市場占有額,可直接為加速赴美上市做鋪墊。
從實際情況來看,京東目前還是以經銷為主,開放平臺商品數量占總數約2成,而且在自營與第三方之間,京東并不能平等對待。最簡單又顯著的例子是,亞馬遜將同件商品的不同賣家折疊,點擊后會把各個賣家的價格+運費信息列出來,而當我們在京東上搜索商品時,自營店的商品總是被優(yōu)先顯示,第三方的商品則被排在后面。
某不愿意透露店名的鞋類品牌商家告訴記者:京東上的第三方商家成本高昂,原因之一是過分便捷的退換貨政策,太多由于京東快遞磨損而產生的退換貨,高昂的折損成本已抵消了大半利潤;原因之二是免運費政策,在京東商城,無論自營還是非自營,均是滿39元免運費,而順豐快遞的客單價達到二三十元也是常有的事,即使是同城快遞也已經達到了15元。
同天描和京東相比,亞馬遜有著較為完善的平臺服務系統,只是商家亦有難言之隱。除了免費政策,亞馬遜僅執(zhí)行每月每立方米155元的倉儲費用,及最低每單2.7元的配送費標準。此外,既沒有天貓上昂貴的推廣費用,也沒有京東上自營與第三方商品排序的區(qū)別對待。但中國人是否習慣亞馬遜?在本土化的路途中,亞馬遜一直顯得頗有距離感。如果沒有用戶群,也就沒有銷量。
股市受挫、高層出走,讓當當今年一系列的平臺化、自有品牌服裝顯得更為高調。不過,開放平臺絕不僅僅是簡單的系統接入,從其與國美和酒仙網的合作模式來看,只是群雄混戰(zhàn)中無奈的合縱連橫,而快速擴張對運營實力的削弱也已是業(yè)界共識。
“不要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望”
一邊是大型B2c電商紛紛掀起開放平臺戰(zhàn),另一邊卻是第三方商家各有其無可奈何,在平臺選擇上,第三方商家已然陷入困惑。
今年的派代年會上,劉強東在發(fā)言中稱,“如果你能夠成功把你的品牌的銷售分布在兩到三個平臺,這樣你就不擔心,這個地方的平臺做的不好,你就可以放在另外一個平臺上”。
此前,阿里巴巴曾鳴卻表示:商家分散在多個平臺將導致成本高企,性價比反而更差。
無論是劉強東還是曾鳴,都有其或拉人、或留人的自身考量,但開放平臺若要真正良性運行,其功過是非得以第三方商家為出發(fā)點來評論,若是無法支撐第三方商家的發(fā)展,開放平臺最終也只能是個空殼。
從這個角度看,“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有其兩面性,劉強東和曾鳴都各有其道理,但這并未觸及電商開放平臺問題的核心。
對于第三方商家而言,若從平臺費用、流量導入、服務系統三個角度來考量,則電商三國都有其致命的不利因素。推“區(qū)域獨家制”的蘇寧易購,在開放戰(zhàn)略剛剛起步就顯露了明顯的線下渠道特征,雖然打著保證品質的招牌,但其對開放平臺精神的影響或未可知。京東商城明則招兵買馬、暗則與自營差別對待,加之對第三方商家的扶植力度與對其物流等服務要求的不匹配,如果平臺的不平等不能得到改善,將無法取得長足發(fā)展。對于純第三方的天貓而言,直接導致去年十月圍城的高昂的平臺費用還在其次,流量導入的廣告模式,不僅對于第三方而言加重了成本,這也是潛在腐敗產生的根源。
“不要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里”只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當前國內電商的開放平臺都遠未成熟。就其對第三方商家的實際影響而言,平臺費用的降低還是其次的,良性的流量導入機制、完善的平臺服務系統,則是擺在電商開放平臺眼前的頭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