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電視臺廣告經營中心
2011年9月開始,重慶臺公共·農村頻道便開始思考和準備一系列關于頻道改版的策略,2012年1月1日起,公共·農村頻道改版后全新亮相,其收視出現了可喜變化,整體呈大幅上升趨勢。
公共·農村頻道是傳媒發(fā)展特殊背景下的特殊產物,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多數公共頻道都離開了原有的運行軌跡,在各地表現出的形態(tài)也各不相同。重慶電視臺公共·農村頻道在改版前,其資源可分為四大類:商務類節(jié)目、為其他頻道的廣告補點重播或墊播節(jié)目、社會聯辦節(jié)目、五集電視劇。
為了找準定位,公共·農村頻道經過對本地電視傳媒市場的分析,并借鑒國內其他優(yōu)勢公共頻道專業(yè)化迅猛發(fā)展的經驗,講過慎重思考、市場調研和詳細論證,重慶公共·農村頻道首先確立了頻道改版策略,重新調整頻道定位,凸顯其法制特色,走專業(yè)發(fā)展之路。
改版后的公共·農村頻道以“公益、公眾”為宗旨,以“普法宣傳、法律服務”為特色,顯現出鮮明的電視法制烙印,在這個前提下擔負起法制宣傳、法律服務的重任,滿足“平安重慶”建設的宣傳需要。從而更好的發(fā)揮責任媒體的作用,實現自身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良性發(fā)展。
“法制化特色”之:新欄目紛紛亮相
強力打造法制欄目帶
在節(jié)目打造和節(jié)目編排上,頻道起步的第一階段主要采用以現有法制欄目加以引進和整合其他地區(qū)的法制資源的方式,推出《拍案警世》《大律師在線》《現場說法》《臨刑會見》四檔重點法制欄目,并對之進行兩個小時的整體編播,在晚間21:00—23:00,形成一個巨大的法制節(jié)目帶,提升晚間時間收視。同時,將在午間11:00檔和下午16:00檔重播,以爭取形成頻道每天具有較強競爭力的2—3個節(jié)目帶。
《拍案警世》作為品牌法制節(jié)目,將沿襲其定位和宗旨,進一步發(fā)揮其品牌引領效應。
《大律師在線》欄目是一檔時長一個小時的法制欄目,每周七期。欄目借助我市有5000多人的律師隊伍優(yōu)勢,借助市司法局律師協會的組織資源,選取業(yè)務造詣和形象表達俱佳的律師作為講述人,選取全國優(yōu)良的法制情感節(jié)目,進而自拍部分本土題材,通過專業(yè)人士的角度分析情感糾紛背后的法律看點,實現法制宣傳的初衷。同時,欄目每天開通法律援助熱線,首先讓觀眾與律師真正實現電話互動,進而在有可能的情況下實現實時臺、網互動,并實時舉辦面對面交流的線下活動,真正解決百姓生活中碰到的法律問題。
《現場說法》欄目每周七期,每期25分鐘,以欄目劇為表現形式,取材于真實案例,運用法律視角,通過演員的表演,采用短劇加律師點評的方式,講述真實發(fā)生的法制事件,解析事件中的法律要點。
《臨刑會見》欄目是一檔周二播出的法制節(jié)目,通過對死刑犯這一特殊群體的系列訪問,深刻挖掘他們的犯罪心理,展現他們經過庭審后對法與非法、罪與非罪的重新認識,促其良心發(fā)現、人性回歸。該欄目與《拍案警世》形成每晚30分鐘的極具社會“警世”意義的節(jié)目帶,充分形成強力支撐。
“法制化特色”之:打造法制特色劇場
重點集合刑偵反腐題材電視劇
公共·農村頻道法制化特色改版后,除了打造了大量新的法制欄目之外,還重構特色劇場,以刑偵反腐題材電視劇烘托氛圍。
頻道原有的電視劇編播主要是以墊播為主,沒有十分明確的定位和特色,五集電視劇通常扎堆似的橫跨午間時段。而改版后,劇場得到進一步的重新定位,并切分為上午和下午兩個劇場,著重播出刑偵反腐等案件懸疑題材劇目,和法制欄目在內容上相呼應,強化頻道的法制化特色。
“法制化特色”之:良好的改版效果
公共·農村頻道從2012年1月1日正式改版后,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特別是《大律師在線》,得到了重慶市委重要領導、政法委領導和重慶廣電集團主要領導的肯定和贊揚。今年元月31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張軒在市司法局調研時指出:“《大律師在線》的開辦和播出以及公共·農村頻道法制化特色的改版,是我市加強民主與法制建設,法律服務民生的有力舉措,非常必要,效果良好,很有意義?!?/p>
同時,隨著每天整整一個小時精彩的大體量的節(jié)目播出,頻道逐漸吸引了大批觀眾,法律援助熱線的全天開通更是為觀眾所歡迎,僅在節(jié)目首播的當天便有不少咨詢電話,到目前為止,每天更是有上百個熱線電話。
與此同時,頻道及欄目的收視也明顯呈整體上升趨勢。四檔法制欄目收視表現良好,并對頻道整體收視有明顯的拉動,僅晚間時段較之2011年全年就有很大的突破和提升。
更可喜的是,原來一直被認為是頻道收視短板的晚間20:00—21:00的社區(qū)60分時段,進入一月后頻道墊播《大律師在線》,收視明顯上漲,進入2月,此時段收視率更是迅速上漲,漲幅達30%,走勢相當穩(wěn)定,已成為頻道晚間的第二收視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