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麟
(甘肅省天水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天水741000)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男性生殖系統(tǒng)常見的、多發(fā)的而且病因復雜的一類疾病,在全世界男性中的患病率約為9%~14%[1],約占男科門診30%左右,并有不斷上升的趨勢。用α-受體阻滯劑、非甾體類抗炎藥物、植物藥劑治療,有一定緩解癥狀之功能,但其效果尚存爭議[2]。本文通過用自擬的前列舒寧膠囊,與對照組進行觀察。并堅持隨訪1月。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1.1 一般資料 病例來源于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天水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門診患者,經(jīng)診斷為慢性前列腺炎。入選的 120例病例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組80例,年齡20~60歲,平均(34.90±10.29)歲;病程<1年20例,1~5年36例,>5年24例。對照組40例,其中年齡20~60歲,平均(34.60±10.86)歲;病程<1年10例,1~5年20例,> 5年10例。兩組中醫(yī)辨證分類多有兼夾。治療組80例中濕熱下注為主者29例,氣滯血瘀為主者24例,腎陰虛為主者15例,腎陽虛為主者12例;對照組40例中濕熱下注為主者10例,氣滯血瘀為主者15例,腎陽虛為主者9例,腎陰虛為主者6例。兩組病例年齡、病程及中醫(yī)辨證分型等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西醫(yī)參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的診斷標準[3],中醫(yī)參照《中藥新藥治療慢性前列腺炎(非特異性)的臨床指導原則》[4]制定診斷標準。
1.3 納入病例標準 符合以上診斷標準,年齡20~60歲,病史3個月以上者。受試者在觀察前2周內(nèi)未服用相關(guān)藥物,或雖用過,但同意進行2周洗脫。NIHCPSI達10分以上。
1.4 排除病例標準[5]年齡<20歲,或>60歲者;實驗室、B超、X線等檢查有嚴重的肝、膽、胰、脾、腎等內(nèi)臟器官疾病及惡性病變者;己經(jīng)采用前列腺穿刺給藥或尿道、輸精管穿刺給藥者;伴有中度以上的良性前列腺增生者;伴有尿道、膀胱炎、腎盂腎炎或泌尿系結(jié)石者;伴有神經(jīng)源性膀胱等器質(zhì)性排尿功能障礙者;疑有前列腺結(jié)核、腫瘤或嗜酸性肉芽腫者;不能堅持治療或拒絕復查者;研究者認為不適宜參加臨床試驗者;NIH-CPSI達10分以下者。
1.5 治療方法 12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80例服用自擬前列舒寧膠囊,每粒含生藥0.5g,3次/日,4粒/次;對照組40例,服前列通瘀膠囊(國藥準字Z19990060,珠海星光制藥有限公司),5粒/次,3次/日。一月為一療程,連續(xù)服藥治療2個療程,并堅持隨訪1月。
1.6 觀察指標 臨床癥狀,體征,以及EPS-WBC、EPS-卵磷脂小體數(shù)、NIH-CPSI各項評分等。
1.7 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數(shù)據(jù)均輸入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指標采用(±S)表示,有效率的比較采用 X2檢驗,樣本均數(shù)比較采用多樣本的方差分析,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NIH-CPSI評分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
2.1 療效標準 根據(jù)《中藥新藥治療慢性前列腺炎(非特異性)的臨床指導原則》[4]制定標準:將療效分為臨床痊愈、顯效、有效、無效。臨床痊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NIH-CPSI減少≥90%。顯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NIHCPSI減少≥60%。有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zhuǎn),NIH-CPSI減少≥30%。無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NIH-CPSI減少<30%或無變化。
2.2 治療組與對照組用藥后療效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用藥后療效比較 [n (%)]
2.3 兩組治療前后EPS-WBC及EPS-卵磷脂小體數(shù)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EPS-WBC及EPS-卵磷脂小體數(shù)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EPS-WBC及EPS-卵磷脂小體數(shù)比較(±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組別 n EPS-WBC 卵磷脂小體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8026.95±2.167.68±5.454.24±1.8028.93±8.25對照組 4027.44±1.2710.10±7.744.10±1.5024.13±11.52
2.4 中醫(yī)分型治療后情況比較 見表3。
表3 中醫(yī)分型治療后情況比較 (n)
2.5 兩組治療前后NIH-CPSI各項評分比較 見表4。
表4 兩組治療前后NIH-CPSI各項評分比較(±S,分)
表4 兩組治療前后NIH-CPSI各項評分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相比P<0.01
組別 nNIH-CPSI總分 疼痛或不適 排尿癥狀 生活質(zhì)量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8040.64±4.714.70±3.6819.96±1.132.33±5.179.37±0.881.16±2.4811.35±0.891.27±2.73對照組 4040.55±4.039.625±3.9720.33±0.845.21±7.879.64±0.542.18±3.3211.69±0.472.49±3.80
西醫(yī)對CP的病因病機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但治療方法有限,且療效不甚理想。中醫(yī)對其進行辨證論治療效較為理想,但是從目前的報道來看,中醫(yī)界對其證型的分布及其立法論治尚未形成共識,在實際工作中難以掌握及推廣應用。因而有必要對本病的證治規(guī)律作進一步研究,力求得出較為符合臨床實際的證治方案。
本人認識到從中醫(yī)理論的整體觀念來講,因為人體是一個整體,致病絕不可能是單一的原因所造成的,而是由綜合因素所形成的病理產(chǎn)物,特別是對CP的診治方面,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故必須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提出了“清利濕熱、解毒殺蟲、疏肝理氣、活血化瘀、補腎排濁”的綜合治療新方法,本方由當歸、浙貝母、苦參、柴胡、枳殼、赤芍、冬瓜仁、路路通、王不留行、酸棗仁、遠志、蒲公英、丹參、黃柏、川芎、百部、郁金、桃仁、紅花、紅藤、生黃芪、山藥、薏苡仁、淫羊藿、天花粉、桂枝組成。方中當歸、浙貝母、苦參清利濕熱,活血潤燥為主,本方為《金匱要略》名方,據(jù)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具有清除病原微生物,改善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前列腺導管的炎性分泌物排出的作用[5]。由于CP患者易造成心理障礙,常導致失眠、煩燥等證,加入酸棗仁、遠志、郁金、桂枝以安神鎮(zhèn)靜,該方較為苦寒,久服恐損及胃、肝、腎,故加入淫羊藿、桂枝、薏苡仁、山藥以補腎溫胃,全方共奏清利濕熱、解毒殺蟲、疏肝理氣、活血化瘀、補腎排濁之效。
前列舒寧膠囊對慢性前列腺炎標本兼治、療效滿意,其投資小,服用方便,適用于各級醫(yī)療機構(gòu)對癥使用,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為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療提供了一條新途徑。
[1]Shoskes DA. Use of antibiotics in chronic prostatitis syndromes[J].Can J Uorl,2001,8 Suppl 1:24-28.
[2]唐孝達.慢性前列腺炎診斷與治療進展[J].中國男科學雜志,2002,16(3):193-196.
[3]郭應祿,胡禮泉.男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482-1483 .
[4]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69.
[5]王琦.王琦臨床醫(yī)學叢書下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046-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