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蘇 鄔玲玲 張湘衡
汽車車身構件的損壞修復(二)
文/江蘇 鄔玲玲 張湘衡
此文是本刊2011年第7期《汽車車身構件材的分析》續(xù)篇,對車身的構件的主要金屬材料(鍍鋅高抗拉強度鋼板、耐腐鋼板、高抗拉強度鋼板)的碰撞損壞修復進行介紹。
汽車采用整體式車身,為了增加汽車整體的剛度,汽車的側(cè)圍前、中、后立柱,車身各部位的內(nèi)板、加強板等都采用高抗拉強度鋼材料制作。如圖1所示,在車身側(cè)圍內(nèi)(圖中紅色構件)都是用高抗拉強度鋼材料制作。
汽車車身的一些構件為了增加強度和整體剛度,還采用一些結(jié)構來增加構件的剛度。如圖2所示,汽車車身的側(cè)圍中柱(B柱),設置了增加剛度的結(jié)構,圖中A-A、B-B位置和車身門檻梁都是采用增加局部剛度的結(jié)構設置,這些部位的構件一般也采用高抗拉強度鋼材料制作。
高抗拉強度鋼材料是一種高強度、低合金鋼,可用來制造前后梁、車門檻板、保險杠加強筋、車門立柱等。它的強度主要取決于添加的化學元素,例如,Si—Mn淬火鋼材料,這種材料增加了硅、錳和碳的含量使抗拉強度得到提高。這類材料制作的車身構件加熱時,必須特別小心,在高溫度下加熱幾分鐘以后,加入的硅、錳元素和碳元素將會變化,導致強度降低。這些材料制作的車身構件也因有較高的強度和硬度,在構件損壞修復時不易矯正,例如,車門梁加強板和保險杠加強筋都不適宜矯正,而應進行更換。
在汽車車身技術文件中可以查閱到車身構件的連接方式和裝配要求,如圖3所示, 、 就顯示該處構件之間采用點焊連接。在構件更換以后還應按技術文件中的要求測量車身控制點之間距離,并符合技術文件的要求。
更換安裝新的零部件時,應采用惰性氣體保護焊,并使用塞焊焊接工藝。
下面通過案例來介紹這類高抗拉強度鋼材料制作的車身構件損壞的修復方法。
此案例為汽車車身側(cè)面碰撞嚴重損壞,碰撞造成汽車車身門檻梁嚴重變形,直接碰撞點在汽車車身門檻梁,車身B柱與C柱之間左后翼子板下部。車身損壞的修復工藝和工序主要內(nèi)容是:先將汽車車身直接碰撞部位進行校正、整形修復。如圖4所示,汽車應先在整形校正設備上進行固定,然后將汽車車身外部構件拆卸,例如汽車車門、裝飾件、車身防腐件等構件拆卸,可以使用的構件應妥善保管,選擇正確的夾具對汽車車身損壞部位進行校正、拉伸等工藝操作。
正確的選擇校正工藝方法、設備、夾具、工具等都與車身損壞修復的質(zhì)量息息相關。汽車車身碰撞的損壞情況復雜,在損壞修復過程常常找不出一個固定的模式,這也是汽車車身修復困難的地方。汽車車身修理人員應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找出車身修復的規(guī)律,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工藝規(guī)范,才能讓損壞的汽車恢復原來的功能。例如(圖5所示)修理技師對車身門檻梁直接碰撞位置設置拉伸點,選擇合適的夾具并牢固固定,然后進行效正。
在此案例中,汽車車身側(cè)圍后翼子板下部是盒子形結(jié)構,為了使校正拉伸更加有效果,還需在汽車車身門檻梁直接碰撞部位焊接上一個可以供拉伸的輔助件,再采用合適的夾具進行拉伸校正工藝操作。
如圖6所示,車身修復技師還采用了多點拉伸校正的工藝方法,在采用多點校正的工藝方法時,也要注意邊拉伸、邊觀察,一方面是要注意千萬不能過度拉伸,另外通過觀察找出最合適的拉伸工藝方法和拉伸位置,讓拉伸校正更加有效。
不要忘記車身校正有一個“先里后外”的校正工藝原則。如圖7所示中,車身修復技師在仔細觀察車身后翼子板內(nèi)側(cè)的拉伸校正效果。
邊拉伸校正、邊進行整形也是校正的好方法,這是因為汽車碰撞損壞有直接碰撞損壞,還有間接碰撞損壞。有的間接碰撞部位,在進行直接碰撞部位的拉伸校正時,是可以通過輔助手段(見圖8)進行錘擊整形讓部分彎曲變形的構件通過錘擊慢慢得到恢復。
汽車車身修復校正工藝原則中有一條很重要的原則:牽拉校正時,應按碰撞沖擊力相反的方向進行拉伸校正,因為這樣可以收到最好的整形校正效果(見圖9)。
在進行上述校正、整形操作后,依據(jù)校正、整形效果,再決定下一步的操作,如果碰撞不十分嚴重,碰撞只影響車身覆蓋件的變形,以上操作應可以恢復車身碰撞損壞變形。但此案碰撞嚴重,以上操作并不能完全修復碰撞損壞,所以還需要進行下一步校正整形。
在上述校正階段,如果進行反復校正操作沒有明顯效果,就需要根據(jù)車身修復的需要進行下一步車身校正,這并不是說上述校正操作可以省去,對于碰撞損壞嚴重的整體式車身,這樣的操作校正作業(yè)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對車身外板的牽拉,可以將碰撞沖擊變形的部位進行整體校正,直接碰撞位可能不能完全恢復,但間接碰撞部位或者變形不很嚴重的間接部位卻可以得到恢復。
主要操作工藝方法:
先將損壞嚴重的車身門檻外板割除,并進行車身加強板、內(nèi)板的校正或部分更換。
汽車車身構件大多數(shù)都采用電阻點焊,為了找出點焊點和選擇合適的切割位置,需要將車身這些部位的涂層打磨掉(見圖10)。
切割更換部分構件,可以用專用工具進行(見圖12),選擇合適的位置進行切割。
汽車車身修理技師需要熟悉汽車車身構件的連接方式,汽車車身構件因部位不同,其連接方式也略有不同,例如汽車車身側(cè)圍的外板一般是從車身A柱、B柱和C柱,包括車身后翼子板是一個整體。車身門框的點焊容易找到,而車身門檻下沿的點焊就難易發(fā)現(xiàn),其連接方法可以在車身技術文件中查閱。有經(jīng)驗的汽車車身修理技師可以在磨掉涂層后尋找點焊時,同時仔細觀察車身構件損壞狀況。汽車車身的碰撞損壞常會因涂層的覆蓋而被忽略,在打磨掉涂層以后細小的裂紋都會顯露出來,凹陷、變形、裂紋都是車身構件損壞的外部特征,車身修復人員應引起高度重視(圖13)。修理技師在觀察檢查構件損壞情況。
要更換部分損壞的構件,首先要決定更換構件的部位(圖14)。汽車車身門檻梁是一個多層盒子形結(jié)構,一般外層板的材料是容易整形校正的低碳素鋼材料,所以切割更換都較為容易。門檻梁加強板一般都是高強度鋼材料制作,因為強度高,所以車身內(nèi)板(加強板)的每個構件的面積都不會太大, 這一方面是因為這些構件都是薄板沖壓成型,高強度鋼的成型較低碳素鋼都更為困難,所以構件面積不能太大,結(jié)構凹凸尺寸相差不能太多;另一方面汽車車身內(nèi)板更換較車身外板更加困難,構件尺寸太大也不方便進行構件更換。
汽車車身構件的部分更換的位置當然要看構件損壞部位,更換構件備料的形狀、大小,但選擇在車身什么位置進行切割也是相當重要的。此案例修理技師選擇車身B柱后、后翼子板下沿進行切割位置;對翼子板輪緣部位的點焊點進行剔除(圖15)。
在更換構件部位的點焊點全部剔除后,就可以將車身構件外板分離。修理技師對車身外板的分離可以選擇合適的工具,例如,平口的鏨子進行分離,對車門檻梁門框的點焊進行分離(圖16)。
進行分離損壞構件也可以用其他鈑金工具,例如用鈑金錘對車身外板進行分離(圖17),這一操作主要是將構件更換部位的焊接點清除,構件的分離就會很順利,如果焊接點沒有全部剔除,就進行分離操作,不僅會很困難,常會因構件拆除時用力過大影響車身其他構件。
將車身門檻梁的點焊點全部分離以后,就可以將車身門檻梁分離下來。在進行損壞構件從車身上分離下來時一定要注意配戴防護手套,防止損壞的構件邊上的毛刺劃傷了手(圖18)。
膨潤土礦床類型分為火山巖型、火山-沉積型、沉積型、侵入巖型四種,以沉積(含火山沉積)型為最多,儲量占全部儲量的70%以上。膨潤土礦的顏色有白色、乳酪色、淡灰色、淡黃綠色、淡紅色、褐紅色以及黑色、斑雜色等,具有油脂光澤、蠟狀光澤或土狀光澤,斷口常為貝殼狀或鋸齒狀。采出原礦有塊狀、微層紋狀、角礫狀、土狀及斑雜狀等,微細結(jié)構以泥質(zhì)結(jié)構為主,也有變余火山碎屑、角礫凝灰及粉砂狀結(jié)構等。
汽車車身門檻梁外板分離后,車身門檻梁內(nèi)部結(jié)構和損壞情況都可以顯露出來(圖19),這時很清楚觀察到車身門檻梁的變形損壞情況。在決定修復工藝方法時,要充分考慮到汽車車身材料的特性,例如,從圖19中可以看到車身門檻梁加強板、內(nèi)板都有一些結(jié)構,如肋、凹坑、工藝孔等,這些結(jié)構會增加構件的強度,讓整形修復更加困難。
圖20為更換下來的損壞車身門檻梁外板。更換下來的構件不要立即丟掉,有的更換下來的一些構件還可能為下一步修復提供資料或材料。
車身門檻梁是一個盒子形結(jié)構(圖21),一般將其分為車身門檻梁外板、加強板、內(nèi)板,各種車型可能有不同的名稱,但一般可以這樣來區(qū)分。汽車車身側(cè)面能壓縮的空間很小,往往不能采用“預壓縮技術”來吸收能量,汽車車身側(cè)面只能提高構件剛度來保護汽車乘員室的安全空間。車身門檻梁設置成盒子形結(jié)構,讓門檻梁外板與內(nèi)板之間有一定的空間,在碰撞沖擊力很大時也能吸收部分沖擊能量。
從圖21中可以觀察到,在門檻梁盒子形結(jié)構中間還有一塊加強板,這也是提高車身門檻梁結(jié)構剛度,確保乘員室有足夠的安全空間。
圖22是將中間加強板拆除后的門檻梁的結(jié)構情況,這樣可以更清楚看到車身門檻梁的盒子形結(jié)構。
從檢查中觀察到在車身門檻與地板的連接邊緣還存著明顯的裂紋與凹陷(圖23),一般車身內(nèi)地板產(chǎn)生損壞,可以視為汽車碰撞嚴重,這樣碰撞損壞需要仔細檢查,所以在分析、判斷汽車車身碰撞損壞時,常有一條重要的原則,即“要沿著碰撞沖擊力的方向檢查車身構件及其他部件的損壞情況,直到完全沒有損壞痕跡為止”。
車身門檻梁內(nèi)板校正修復(圖24),可以通過測量檢查車身中部的測量控制點的尺寸是否符合車身技術文件要求。此案例可以測量車身門框測量控制點尺寸,車身C柱之間測量控制點之間尺寸等。
以上車身門檻梁與地板之間的裂紋與凹陷說明此案例碰撞還是很嚴重的。以上的校正拉伸都沒能將其恢復,為了便于進行拉伸整形(圖25),還需要拆除車身門檻梁加強板,將門檻梁內(nèi)板焊接點剔除。
車身門檻梁加強板一般是通過電阻點焊進行連接,拆除工作也是先將點焊剔除,將點焊點鉆去。車身加強板和內(nèi)板一般沒有很厚的涂層,只有防腐涂層,所以很容易找出焊接點,選用合適工具和鉆頭就可以將這些點焊點除去。
在拆除這些損壞的構件以后,還需要用測量工具對車身進行測量,也可以試裝車身附件的方法,例如,試裝汽車車門進行檢查車身校正的情況。(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