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瑩
2008北京奧運期間,筆者在香港和廣東,當時國內媒體關于北京奧運的籌備是捷報頻傳,日日“北京喜訊到邊塞”,隨著一天天的倒計時,每天都多一份民族自豪感和成功的榮耀感。倫敦奧運,筆者在英倫,一直都無緣看到萬眾一心迎奧運的英倫民族愛國熱情,相反,英國媒體每天都在唱反調,一直樂此不疲地“報憂不報喜”。英國人平素是個十分“克制”的民族,英國人的價值觀注重個體,反感大肆張揚民族主義情懷,相反英人總喜歡把抱怨掛在嘴邊,對政黨,對天氣,對時事,對政客及其政策,一味地“唱衰”。
對于倫敦奧運,英國人的指責是,在英國經濟二次探底的災難時刻,居然舉辦堪稱史上最破財的奧運,這不是敗家子嗎?2010年5月,新聯合政府上臺時,前任工黨財相于辦公桌上給繼任者留下的字條是:這里連一文錢也沒有。奧運前夕媒體做的民意調查顯示,英人對于奧運反應冷淡,認為奧運不會給全英的經濟帶來“打雞血”的效應。74%的被訪者認為,倫敦奧運只會讓倫敦的商家獲益,與英國其他地方無關。40%的受訪者說,奧運火炬?zhèn)鬟f激發(fā)了他們對奧運會的興趣,居然另有高達58%的人不贊成上述這一觀點。
英人咋這么“不愛國”呢?
奧運前夕倫敦簡直狀況頻出。奧林匹克精神:重在參與。倫敦人奧洛沃和他的哥們兒奧杜克雅決不愿錯過參與的機會。這兩個騙子的騙術其實就是簡單的暗渡陳倉,奧洛沃詐稱他是一家為奧林匹克公園提供園藝花卉公司的財務主管,他書面通知奧運承辦局說自己公司的財務賬號變更,要求奧運組織方將服務費打到其指定的賬戶上,倫敦奧運承辦局以奧林匹克速度把230萬英鎊打到了騙子指定的賬戶上。騙子計劃把其中200萬英鎊匯到尼日利亞,然后再“出口轉內銷”,搖身以海外投資的名份在英國購置產業(yè),騙子大張旗鼓的洗錢行為露了馬腳,兩位騙子才被終止了奧運的“參與行動”。
今年初,倫敦警方對倫敦東區(qū)的妓女進行“掃黃”行動,曾引起爭議,有人批評說:政府雷厲風行的“奧運形象工程”,對性工作者的打擊太大。幫助性工作者的慈善組織Safe Exit說,2012年的頭兩個半月中,政府對妓女的逮捕行動已經超過了2011年全年的數量,市政廳的一份報告說,18個月中,有80家妓院被關閉。慈善組織擔心,政府出臺的新措施,比如:禁止妓女進入某些街區(qū)和宵禁規(guī)定等,結果是迫使妓女流落到其它更不安全的街區(qū)。倫敦警方否認是為了奧運形象針對妓女采取掃蕩行動,倫敦警方發(fā)表的聲明說,清理妓女的行動是“回應社區(qū)居民的擔憂”,與倫敦主辦奧運無關。
東倫敦地區(qū)一棟公寓樓的居民,不滿國防部決定奧運期間在他們的公寓樓頂部署地對空導彈,住戶們將政府告上了法庭。居民控告國防大臣違反歐洲人權公約第一條的第一款和第八款,根據該條款,個人享受平靜的家庭生活的權利理應受到保護。該公寓住戶擔心,在樓頂部署防空導彈,將會把他們的公寓樓變?yōu)榭植酪u擊的目標。居民投訴說,當局沒有就這一計劃同住戶進行正當、公平的磋商。代表居民的律師表示,該樓117戶居民,對政府的防空導彈計劃感到“非常恐懼”。不過司法聽證會上,英國高等法院的一名法官判決說:居民們的這種擔憂是站不住腳的。作為保衛(wèi)倫敦奧運安全計劃的一部分,英國國防部計劃在倫敦六個地點部署地對空導彈。
一名倫敦出租車司機,于奧運比賽開幕前夕,率先表演了一出“高臺跳水”,他從倫敦塔橋上縱身跳入泰晤士河,倫敦河運管理當局說,該男子能活著被救上岸實在僥幸,這名男子當時大頭朝下從8米高的橋面栽入泰晤士河?!案吲_跳水”男子當時正參加倫敦出租車司機舉行的抗議,抗議禁止出租車使用部分奧運會專用道的決定,奧運專用道是在倫敦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為便利運動員、奧運官員和記者出行而設立的。奧運開幕前夕的7月23日,連月陰雨后天空初晴,數百輛倫敦特有的黑色出租車,在倫敦塔橋附近的街道上故意超慢速表演“蝸牛爬行”,并在倫敦市長辦公室外鳴笛抗議。
因為,劃定的奧運專用道路網中,只有約三分之二允許倫敦黑色出租車進入,倫敦的25000出租車司機則要求所有奧運專用道向他們開放。就連第一天接機奧運代表團也出現了狀況。一輛迎接澳大利亞代表團的大巴接機先是遲到兩小時,然后用了3個小時才從希思羅機場抵達奧運村,原來司機迷了路,因為奧運村地址沒有輸入到車上的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不過,車上的30多名澳大利亞代表沿途意外地游覽了白金漢宮、倫敦塔橋和其他一些倫敦名勝。
倫敦奧運開幕前夕,可以用一個“亂”字來形容,英政府疲于應付,簡直就是摁倒了葫蘆長了瓢。與街道上民眾抗議遙相呼應的是媒體也趕著唱衰,《衛(wèi)報》在奧運開幕式前一天拋出了一則重磅評論,文章的標題是《奧林匹克光環(huán)照耀之下,我們是個多災多難的國家》。文章作者是一名女性,她諷刺說,奧運輝煌的光環(huán)下,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全球商界領袖大會上正在發(fā)出最后的求救:英國向世界敞開了商業(yè)大門。文章還說:成千上萬人聚集在倫敦牛津街頭等待奧運圣火經過時,是否有人會想起一年前的騷亂?今天的英國經濟比一年前更糟糕,同樣的“殘酷之夏”是否還會重演?文章還列舉了包括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英國銀行系統(tǒng)性欺詐、富豪和大公司海外逃稅、許多英國兒童正處于饑寒交迫之中,等眼下英國“奢華共貧寒一色”的困苦現實,文章指出,這些是觀賞奧運的外國游客們無法看到的英國的另一面。
上述一切“衰”聞,待到7月27號晚間,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的成功演繹之后,眾人總算一致地眉開眼笑了。開幕式的精彩絕倫,總算為倫敦奧運一直“晦氣”、備受責難的籌備工作,爭得一枚璀璨的金牌。開幕式次日,英國媒體不分派別一致地給予高度盛贊。筆者只能用:非常、非常感動和非常、非常享受來形容觀感。坦率地說,這是筆者欣賞過的最精彩的奧運開幕式典禮。典型的英倫風格,自由奔放,沒有思想桎梏,無拘無束、豪不矯揉造作,英國式品位、創(chuàng)意、自信、幽默及隨意性得到充分的彰顯。徹頭徹尾英式風格的開幕式,印象深刻的還有“偷工減料”,感覺策劃方煞費苦心地刻意省錢,為此,英倫媒體的贊揚是:少花錢,多辦事的開幕式。要知道這些錢都是普通納稅人的公款。比如:開幕式篇頭的童聲合唱,英國花朵們連一件“演出服”也沒有,每個孩子一件T恤衫就亮相天下,真夠“寒酸”的,這需要多么大的自信呀。那位演唱蘇格蘭國歌的黑人孩童還是個“豁牙”,令筆者聯想起2∞8北京奧運開幕式上為林妙可幕后代唱的女孩楊沛宜,楊花朵當時同樣處在換牙期,就因為“形象”不夠“完美”、“亮麗”,只能躲在幕后成為隱形人。
《泰晤士報》贊揚導演丹尼博伊爾指導的開幕式:是一個“杰作”,倫敦奧運開幕式表演體現的不是任何重要人物或強權勢力,而是普通人民。文章說,過去奧運開幕式上主辦國的自我吹捧、自我膨脹,在倫敦奧運開幕式上被換成了田園風光、普通農莊和炊煙裊裊。自我嘲諷和幽默感讓開幕式更加人性化,英國人知道大英帝國不再是世界上唯一強權,但英國人過日子仍然不會忘記適當的開開玩笑和發(fā)發(fā)牢騷。倫敦奧運開幕式上,英國人甚為驕傲的全民保健系統(tǒng)成為重要的亮點之一,表演時出現的病床日后被捐獻給突尼斯的醫(yī)院。一組15人的志愿人員花了三天時間,把320張表演用病床改裝成實用的醫(yī)院病床,這些病床將成為突尼斯醫(yī)院至關重要的治療病床。
導演博伊爾說,英國全民保健系統(tǒng)是最值得大書一筆的成就,這段表演占據了整個開幕式的一個章節(jié),演出時有600多位來自英國全民保健醫(yī)院第一線的護士和保健人員上場。筆者一直認為二戰(zhàn)后英國工黨政府創(chuàng)立的福利社會體制,是英人給予全人類的卓越貢獻之一。遙想當年二戰(zhàn)硝煙未盡的當口,面對滿目瘡痍、百廢待興的國家,英國人民義無反顧地拋棄了自己的戰(zhàn)爭英雄領袖邱吉爾,轉而擁戴無任何“政績工程”、默默無聞的在野工黨領袖艾德禮。大選過后,有媒體替邱吉爾打抱不平道:“英國人民簡直就是忘恩負義。”對此,邱吉爾公開聲明:“我不認為英國人民忘恩負義,這正是一介偉大民族的特質?!苯裉?,新上任的英國聯合政府顯然是“忘本”了,將消減福利開支當成拯救英國經濟的“興奮劑”,在民間強烈反對消減公共開支的呼聲下,導演博伊爾對于全民保健體制的重墨贊揚,顯然是要給當局傳遞一個訊息:全民保健是英國價值觀的靈魂。
倫敦奧運,我們還有機會欣賞到英國人對于更強、更快、更高,及對于成功的不同解讀??峙聸]有哪個國家的民眾能如此強烈地認同“占下風者”,或是對雖敗猶榮表現出超乎尋常的熱情,英人對于銀牌、銅牌都沒有“屈居”的感覺。比如,上屆北京奧運女子400米自由泳金牌得主阿德靈頓,這次在自家門口未能衛(wèi)冕成功,僅獲得銅牌。比賽結束后,她與教練興高采烈地相擁,她還樂呵呵地對媒體說:“我很高興在家門口拿到銅牌,沒有多少人能做到這樣?!薄半m敗猶榮”還可以從英格蘭足球隊近年來屢戰(zhàn)屢敗,卻屢屢接受英雄般凱旋的殊榮上觀賞到。英國有一位著名的“飛鷹艾迪”,這位“飛鷹”曾在奧運高臺滑雪比賽中名列最末,但他卻在那次“光榮的尾巴”賽事中贏得了同胞的心,因為“飛鷹艾迪”展現出了英國人常說的口頭禪:“這位紳士具有很好的運動精神。”
這是英國人贊美一個人氣質時的最高獎賞。
聯想起英國人的驕傲貝克漢姆,多年前的那場世界杯足球賽事上,小貝曾因故意用腳踢對方球員而被罰下場。英國隊最后輸掉那場關鍵的賽事后,英格蘭領隊對公眾僅解釋了一句話:“我們吞了一顆苦果?!庇癖妿缀醍敃r就原諒了他們的英雄,沒見小貝痛哭流涕地做深刻的思想檢討,更沒有鞠躬謝罪,不久,小貝還肩負起了英格蘭足球隊隊長的重任。
奧運精神:重在參與,若曲解成殘酷的金牌角斗場,運動員被圈養(yǎng)成奪金機器人,并且運動員以犧牲自己的身體健康為代價,僅僅為了追求金牌的數量,這絕對與奧運精神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