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清 馮奕梅 鄧春玲 林舉達 龐朝珠
抑郁癥是一類嚴重危害人類身心健康的常見精神疾病。在我國,抑郁癥患病率為1.7% ~2.5%。然而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和生活壓力的增加,抑郁癥的發(fā)病率呈逐年快速上升的趨勢。抑郁癥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持久的情緒低落、思維遲緩、意志行為減少,嚴重者有自殺傾向(自殺率高達10% ~15%)。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zhuǎn)變,對抑郁癥等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管理,已由傳統(tǒng)的精神病??漆t(yī)院封閉式管理向綜合醫(yī)院開放式心理病房的管理模式轉(zhuǎn)變。本院于2000年7月建立開放式精神心理病房[1]?,F(xiàn)將10年來在本科收治的590抑郁癥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分析。
1.1 一般資料 2000年7月至2010年7月本院開放式精神心理病房收治精神心理患者5394例,其中抑郁癥患者590例,其中男313例,女277例(男女比例1∶0.88),年齡12~85歲,平均住院12.8 d。所有患者均符合ICD-10和《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中抑郁發(fā)作作為診斷標準。
1.2 方法 對5394例患者進行病種構(gòu)成分析,重點對590例抑郁癥患者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采用自制調(diào)查量表,將案例相關(guān)資料填入表格中,采用SAS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相關(guān)統(tǒng)計分析。
2.1 病種的構(gòu)成 5394例患者的病種構(gòu)成以精神分裂癥為最多,占26.71%,其次焦慮癥占20.67%,抑郁癥占10.94%。精神障礙患者總共占43.1%,心境障礙占12.26%,神經(jīng)癥占36.06%,其他精神心理疾病占8.58%。5394例患者的病種構(gòu)成分布見表1。
表1 5394例患者疾病構(gòu)成
2.2 抑郁癥患者的年齡分布
2.3 住院患者的職業(yè)分布 590例為學生比例最大21.86%,依次為干部和職員,見表3。
2.4 治療效果 在開放式心理病房進行治療的結(jié)果顯示,患者在安靜、信任、尊重和自由的環(huán)境下,治療合作,病情易于控制,起效迅速,目前為止,沒有抑郁癥患者發(fā)生自傷自殺等嚴重不良事件??傆行?8.14%,效果顯著,詳見表4。
表2 抑郁癥患者的年齡分布(例,%)
表3 住院患者職業(yè)分布
表4 590例抑郁癥患者的療效分析(例,%)
3.1 住院的環(huán)境及管理模式 病區(qū)各室不設防逃窗,大門不設鐵門,實行全開放式管理,使抑郁癥患者感受到與其他普通病房患者一樣被接納,消除誤解、被歧視的心理負擔,可以和家屬和醫(yī)務人員平等溝通,和病友融洽相處,減少被隔離的感覺,緩解不安的情緒有很大的作用,促使患者的人格和權(quán)利得到高度尊重。患者活動范圍大,可在病室內(nèi),院內(nèi)或院外走動?;颊卟挥么┎√柗?,飲食也可以自由支配。但全開放式病房還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于是在患者入院時我們要與患者家屬做好詳細的疾病介紹,及陪護的要求,并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名,我們要求每一位抑郁癥的住院患者必須有一位家屬陪護,一方面協(xié)助看護患者,防止意外,另一方面通過陪伴使患者和家屬更好的溝通,有利于患者出院后順利回歸家庭。
3.2 心理早操 每天早上在戶外進行心理早操,心理早操是醫(yī)生護士與患者一起集體進行的體育鍛煉,以室外早操、漫步、慢跑、踏青為主,一天之重在于晨,因此時間安排在上午07:30~08:30,早晨室外鍛煉可以給人一種輕松和自由的感覺,有益于克服抑郁癥患者的孤獨感。鍛煉過程中了解每一位患者的心理狀況,及時給予認知心理治療。
3.3 光照治療 人腦中的松果體分泌一種褪黑激素,光照多時,這種激素分泌減少,相反,則分泌增多。這種激素是抑制腺體發(fā)育和抑制精神興奮的,使抑郁情緒產(chǎn)生。因此我們指導患者每天至少戶外活動接受自然光照1 h,多選在08:00~09:00時,冬季我們常用采用60 W白熾燈,民用交流電壓220 V。照射時,讓患者坐在距離光源約45 cm處,每隔15 s快速瞥一下光源,不能凝視。每次照射45 min,每天早晚各1次,進行光照治療[2]。
3.4 健康教育延伸到陪護者 護理人員主動建立良好的護患關(guān)系,鼓勵患者說出困惑,創(chuàng)造富有感情色彩、理解、同情的氣氛。引導患者正確認識抑郁癥,向患者說明疾病的性質(zhì),指出本病的良好預后,消除對本病的神秘感以及迷信色彩,增加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主動配合醫(yī)療和護理。實行各項治療護理前,主動介紹治療的意義和方法,獲取他們的信任。如進行放松治療時,說明其對抑郁、多慮有良好的作用,教會患者改變呼吸調(diào)節(jié),放松全身肌肉,意守丹田,消除雜念。指導患者改變不良性格,注意情緒的自我調(diào)節(jié),保持平靜舒坦的心境,去應對外界的不良刺激。健康指導盡可能延伸到陪護著,提高照顧著及患者對疾病的應對能力。精神心理疾病的恢復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患者出院的后續(xù)治療非常重要,因此患者及家屬對疾病有較為全面的認識,是促進疾病更好的恢復的關(guān)鍵因素,為患者出院后的規(guī)律治療奠定基礎(chǔ)。開放式精神心理病房可為家屬全程參與到患者治療的過程中提供條件。
人是基于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開放性有機系統(tǒng),自然或社會環(huán)境通過心身兩方面對機體發(fā)生影響。嚴重的生活事件、應急等心理社會成為抑郁癥的病因之一。開放式心理病房,可使患者離開不良刺激環(huán)境,仍能使患者保持與外界社會生活的接觸,進行信息交流,在心理治療師指導下,接受新知識,幫助患者改變以往不良的生活習慣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正確的認知。以患者為中心管理模式體現(xiàn)了對抑郁癥患者的呵護與尊重,更好地提高治療護理依從性。
患者住院期間除了給予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外,護理上我們還根據(jù)病情的需要,指導患者進行運動、體育鍛煉及工娛治療。10年來我科共收治590例抑郁患者,無一例在住院期間發(fā)生自傷、自殺。
封閉式的精神科病房把患者強硬地禁閉監(jiān)管起來,患者的一切護理完全屬于被動的狀態(tài)。綜合醫(yī)院開放式心理病房的設立,就是讓抑郁癥患者不受禁錮,活動自由,獲得與普通內(nèi)外科病房患者一樣的平等待遇,還以對人性的尊重。這種治療和管理模式的設置符合當今“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轉(zhuǎn)變。
[1] 林舉達,鄒曉波,林志雄.綜合醫(yī)院開放式心理病房精神心理性疾病患者3803例分析.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8,10(10):965-967.
[2] 林舉達,鄒曉波,陸蘭.等光照結(jié)合氟西汀治療冬季發(fā)作抑郁癥,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4,4(10):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