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雁軍,趙勝利,張云峰,朱翊維
(河南北斗測繪工程有限公司,河南鄭州 450000)
S206二級公路起點連新疆博湖縣,終點至庫爾勒市開發(fā)區(qū),全長 80 km。地處東經(jīng) 85°19'~86°26',北緯41°33'~42°14'之間,地勢北高南低,山勢西高東低,形成傾斜的扇形綠洲。測區(qū)兩頭分別連接城區(qū),居民住宅、行人車輛較多,且樹木繁密。線路中間為戈壁、沙漠、高山、河流眾多。我公司主要負責施工控制點測量、選址、埋設任務。
以往的這種測量工作,前期都能收集到充足的測繪成果,如起算點資料、1∶10 000地形圖等,但新疆的測繪資料相對缺乏,給勘測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GPS-RTK技術(shù)雖然已十分成熟,但在查勘、選點工作中,設備附件較多,不便于攜帶,所以我公司在本次作業(yè)中引進了手持GPS。
手持GPS由于操作簡單、價格低廉,已在城市勘測、公路測量、災害調(diào)查等諸多領(lǐng)域有了不同程度的應用。雖然在精度上無法與RTK接收機相比,但其像手機一樣小巧、便于攜帶,用兩節(jié)5號電池即可供電,接收信號的靈敏度高,給野外工作帶來了許多方便。手持GPS具有的主要性能與特點:
(1)定位速度快:冷啟動時間〈30 s;熱啟動時間〈15 s;當與上次定位距離遠于300 km時,定位時間〈90 s。
(2)抗遮擋能力強:在城市、山區(qū)、森林中定位環(huán)境惡劣的情況下應用導航儀,會有GPS信號被遮擋。因此較強的抗遮擋能力與抗多路徑能力是手持機的主要性能之一。
(3)低噪聲、高精度:衡量一個手持機的定位精度最簡便方法是將其放置于已知坐標點上,通過比較測量坐標與已知坐標差值,來分析外符合精度和噪聲水平。
手持機中提供了多種格式,常用的有經(jīng)緯度格式(hdd°mm'ss.s″)和用戶自定義坐標??筛鶕?jù)所用導航點的格式來定義。經(jīng)緯度就是在WGS-84坐標系統(tǒng)下的坐標格式,在水準點的查勘工作中比較常用。如果選擇用戶自定義坐標,則需再輸入中央子午線經(jīng)度、投影比例、東西偏差、南北偏差,如表1所示。
坐標格式設置 表1
一般選USER、WGS-84系兩種,國內(nèi)用戶一般用USER(地方坐標系)。當選擇USER時,要自定義用戶坐標系(WGS-84-LOCAL),給出WGS-84及用戶坐標系統(tǒng)的各坐標系參數(shù)差。其中DX、DY、DZ是兩系統(tǒng)在空間直角坐標系內(nèi)坐標之差,即WGS-84坐標減去當?shù)刈鴺?,具體五參數(shù)詳見表2。
轉(zhuǎn)換參數(shù)設置 表2
以上參數(shù)經(jīng)過在新疆地區(qū)試驗,導航精度為±3 m左右,完全滿足查勘、選點要求。
手持GPS可以設置3種接口模式。分別是:
(1)GRMN/GRMN:GARMIN專用傳輸協(xié)議。配合MapSource專業(yè)傳輸軟件,可將經(jīng)緯度格式和用戶自定義坐標格式傳輸、下載。
(2)NMEA/NMEA:以國際標準 NMEA(一般為0183)協(xié)議輸出衛(wèi)星定位的有關(guān)信息。GPS手持機可以實時輸出NMEA0183導航語句。
(3)RTCM/RTCM:接收RTCM SC-104實時差分校正數(shù)據(jù),波特率9 600以下可調(diào)。
(1)開關(guān)鍵:即電源鍵。輕按此鍵也可以啟動屏幕背景燈,背景燈有三種不同的亮度狀態(tài),連續(xù)按電源鍵,可以選擇合適的背景燈亮度。
(2)導航:按下導航鍵,可以在航點表中選擇需要導航的點名,選擇后進入導航屏幕,指示目前位置與其的方位與距離。當用戶移動后,羅盤下面將顯示航向、航速及當前航速到達目的地需要的時間。GPS每隔1秒更新1次當前定位信息,每一點的坐標和上一點的坐標數(shù)值比較,就可以知道前進的方向。
(3)航線:由內(nèi)存中的各個航點組成航線,再由“地圖”窗口中可實時看到自己與設計航線的相關(guān)位置,如偏線距,在線距,坐標等。這項功能與RTK接收機中的“線放樣”類似,精度雖然無法與RTK相媲美,但手持GPS輕便、小巧、電量維持的優(yōu)勢也十分明顯,非常利于線路選點工作。
導航是手持GPS最基本、最實用的功能之一。首先定義手持GPS的坐標系統(tǒng)和五參數(shù),按照本文前面提到的方法逐個輸入;然后使用Excel辦公軟件把需要導航的坐標點編輯成“Y坐標,X坐標,點名”的格式,并另存為CSV逗號分割值文件;最后使用配套的串口數(shù)據(jù)線發(fā)送到手持機中。這樣就可以使用手持機選取坐標點進行導航,按照GPS電子羅盤指引的方向行走即可。
選埋的控制點位置應沿路線布設,距線路中心的位置宜大于50 m且小于300 m,同時應便于測角、測距及地形測量和定位放線。兩相鄰點位之間控制在500 m左右,在植被茂密、通視條件較差的地區(qū),應適當增加埋石點,點位應盡可能沿線路兩側(cè)交叉布設,線路一側(cè)連續(xù)埋石一般不得多于3個點。
當測區(qū)有小比例尺地形圖(如1∶10 000地形圖)時,作業(yè)員習慣于先將線路中線拐點坐標、里程展繪在底圖上,然后帶著圖紙到測圖現(xiàn)場選點,并把選取的點位標定在圖紙上。但在無圖可用的新疆地區(qū)這種方法就行不通。第二個方案就是使用RTK接收機的“線放樣”功能,這個方法能滿足選點要求,但是作業(yè)員的負擔較大,因為RTK的自身重量大,還得帶著備用電池,當靠近房屋和樹林時衛(wèi)星初始化很慢,再者目前都是坐車選點,帶著2 m長的RTK流動桿也十分不便。根據(jù)以上情況,我公司最終選定使用手持GPS來完成此次作業(yè)。
首先用CAD軟件將線路中線的坐標圖解出來制作成文本文件,然后再傳輸?shù)绞殖諫PS中,點名就按線路的里程樁號定義,這時就形成“航點”。如:點名12+200,X=4 643 101,Y=474 394。直線段可按500 m傳輸一個點,曲線段可按200 m傳輸一個點,以保證線路形狀。第二步就是進入手持GPS的“航線”菜單,依次選擇“航點”,新建一條航線,如圖1所示。新建完畢后就可進入地圖子菜單,如圖2所示。當前位置(三角形符號代表當前位置)和線路的相對位置就實時呈現(xiàn)在屏幕的電子地圖上。作業(yè)員跟隨電子地圖的提示行走到設計位置選點即可,當一個點選定后,可以直接采集坐標,同時這個點也就出現(xiàn)在電子地圖中,以供下一個點參考用。
圖1 航線設置
圖2 航線顯示
手持GPS通過在新疆庫爾勒地區(qū)的使用,總結(jié)出以下經(jīng)驗:
(1)坐標系統(tǒng)和中央子午線等相關(guān)參數(shù)一定要正確輸入;
(2)到測區(qū)后要與起算控制點或已知的實地坐標點比對坐標數(shù)值;
(3)由于手持GPS的屏幕較小,所以新建航線不要太長,10個航點以內(nèi)為宜;
(4)當把手持GPS放入汽車駕駛室時,由于電子地圖的更新率較慢,所以建議降低車速;
(5)當使用手持GPS采集實地坐標點時,要盡可能等待儀器鎖定較多的衛(wèi)星后再采集。
[1]徐紹銓.GPS測量原理及應用[M].武漢: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1998.
[2]張鳳舉,王寶山.GPS定位技術(shù)[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97.
[3]王耀南.計算智能信息處理技術(shù)及其應用[M].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1999.
[4]劉培文.公路施工測量技術(shù)[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設,2002.
[5]張正祿.工程測量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
[6]寧津生,陳俊勇,李德仁等.測繪學概論[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