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溫克是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心理學、神經(jīng)系統(tǒng)科學、分子病毒學、免疫學和醫(yī)學遺傳學教授,著有《吃出好大腦》一書。他堅信,要防止癡呆,得從吃的做起。
我們看待食物,應該等同于服用的藥劑,它們的結構都是化學品,我們吃的任何一樣東西都會迅速地反映到大腦中去。吃對食物能把對神經(jīng)的損傷降到最低,并讓你在衰老時保持一個健康的頭腦。
∷公敵一號∷
氧——你知道的,沒有這個分子你就活不成。我們和這個元素有著錯綜復雜的關系:沒有它我們不能呼吸,它將我們吃的食物轉化成能量,是新陳代謝必不可少的東西,但是,它使我們衰老。
自然界富含抗氧化分子,尤其是在顏色鮮艷的水果和蔬菜中。富含抗氧化成分的飲食能減輕我們時刻承受的氧化壓力。
藍莓、西藍花、葡萄、西梅干、草莓、菠菜、朝鮮薊、蘋果都含有大量的抗氧化成分,在你的飲食中加入富含抗氧化成分的食物是防止癡呆的好辦法,不過你需要加入不止一種。
每天,你的大腦(和身體)都會衰老一點點,每天也都有一個機會阻止它們衰老。
∷你的大腦要什么∷
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睡眠,早上面臨的第一件事是:大腦的葡萄糖基本用完,一旦醒來,它就會尋找能輸送大量葡萄糖的食物。簡而言之,就是饑不擇食。
早餐后,每隔半個或一個小時,視需要吃一點兒水果或堅果,因為其纖維(水果)和脂肪(堅果)含量能被穩(wěn)步釋放,并緩慢地新陳代謝。午餐應該吃低脂食物,并且色彩豐富,可以考慮雞肉沙拉、魚和蒸煮的蔬菜。簡單的午餐后,下午應多吃些零食。
拋開晚餐應該包括開胃菜、主菜和甜食的觀念,大部分卡路里應該被提前消耗掉,好給大腦提供應付一整天所需的能量。晚餐是一次機會,用來攝入之前沒吃的那些化合物——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例如三文魚、獼猴桃或核桃,幫助神經(jīng)元保持它們的整體結構。如果說與大腦相關的話,下午五點后進食的目的在于攝取足夠的營養(yǎng),以保證夜里不會醒來。
∷一切適度∷
即使氧損傷強加于你的身體,你也不能不吃。意思是說,要避免氧感光過度,一個很有效的策略就是少吃。
當流行病學家訪問那些心理和身體都保持良好狀態(tài)的老人時,很少聽說他們活動極其活躍,那會引起長期關節(jié)疼痛,從而導致衰老。“他們告訴我們,他們經(jīng)常活動,每天做一點兒,這反倒讓他們活得更長”,溫克解釋說,“他們不過量飲食,他們不超負荷運動,事實上他們從不過極端的生活,一切都保持適度?!?/p>
∷年齡因素∷
你的年齡也會影響到你大腦保持生活方式的熱情。
一般而言,三十多歲的時候可以在飲食中加入更多色彩豐富的蔬菜,或者改成在早上攝取大部分食物。
∷現(xiàn)在開始擯棄哪些飲食習慣∷
肥胖是全球可預防死亡的主因,按保險精算圖表上說的,人體質量指標是壽命最精確的預報。導致正常人肥胖的過量食物需要大量氧氣來消化,溫克說:“肥胖先是讓你衰老,然后置你于死地?!?/p>
最容易使人增肥的食物有:炸薯條、薯片、含糖飲料、紅肉和熱狗之類的加工肉類。經(jīng)常食用它們會造成肥胖,提高罹患高膽固醇、II型糖尿病和癡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