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談單親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2-05-26 12:14:28譚力
      群文天地 2012年7期
      關鍵詞:單親家庭心理健康大學生

      譚力

      摘要:隨著中國社會離婚率不斷上升,越來越多離異單親家庭的產(chǎn)生,離異單親家庭學生作為一個新的特殊的社會群體對家庭和社會的影響越來越大。離異單親家庭孩子比一般家庭的孩子容易產(chǎn)生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問題。因此高校工作者,特別是高校輔導員,應對離異單親家庭子女思想現(xiàn)狀進行調(diào)查,分析其思想和心理上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并提出相應解決對策。

      關鍵詞:單親家庭;大學生;心理健康;中加合作班

      中國從改革開放至今,隨著離婚率不斷上升,單親家庭家庭所占的比重不斷增高。單親家庭學生作為大學生中比較特殊的群體,表現(xiàn)出來的自卑、自閉、抑郁、嫉妒和逆反等心理問題日益突出。在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研究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狀況及其教育的對策,對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我們對華中師范大學中加合作班的學生進行了實地調(diào)查,華中師范大學2010級和2011級中加合作班共有學生154名,其中單親家庭學生有26名,占全部學生的17%。通過和中加合作班任課老師、輔導員及學生的交談,我們了解到了這26名單親家庭大學生多表現(xiàn)為不愛與人交流、迷戀上網(wǎng)、曠課、早戀等心理問題。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親或者母親的言行總是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在單親家庭這個特殊的家庭形式中,其教育模式肯定也是特殊的,在缺少父愛或者母愛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他們所能感受到的和所受的傷害肯定對他們的心理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因此,了解單親家庭大學生在心理上存在的問題,并嘗試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議和對策,以幫助單親家庭大學生健康成長、全面成才。

      一、單親家庭大學生的心理特點

      1.自卑心理

      這些學生從小生活在缺少父親或者母親的家庭,沒有得到家庭聲望的溫暖,使其與其他同學相比的總覺得低人一等,進而從內(nèi)心深處形成了自己是被拋棄的孩子的心理暗示,從而產(chǎn)生自卑感。這樣的學生害怕別人談論自己的家庭,總是擔心被別人歧視、嘲笑。甚至這些事情成了學生心中的禁區(qū),往往聽到別人談論的時候就會有過激的反應,再加上有的時候看到別的同學家庭幸福的狀況,想到自己過去的生活,容易形成一種落差,于是拒絕與其他的學生在一起,長此以往他們就從同學中脫離了出來,從而影響到自己的人際交往。

      2.逆反心理

      有的單親家庭學生因為覺得父母離異是把自己給拋棄了,再加上受到同學的歧視,又缺少父母完整的關愛,因此就會慢慢地對父母、家庭產(chǎn)生一種厭惡感,覺得自己現(xiàn)在會產(chǎn)生這樣的狀況都源于父母的離婚,就會產(chǎn)生更大的逆反心理,具體就表現(xiàn)為“你要我這樣做,我偏那樣”,一味地與父母對著干,甚至產(chǎn)生對父母的報復心。例如我們有一位學生,他的父母離異,從小學開始就是母親帶著他,母親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培養(yǎng)他上面了,經(jīng)常與他的班主任進行交流,甚至有的時候還會跑去學校,但是母親的行為卻造成了反效果,他漸漸的變得不愛學習,迷上了魔術。

      3.以自我為中心

      對于絕大多數(shù)的離異家庭家長,孩子就是自己的精神支柱,他們總覺得對不起孩子,為了抹平家庭破裂給孩子造成的創(chuàng)傷,想更多的給予孩子補償,因此任何事情都依著孩子,對于孩子的要求都予以滿足,只要孩子開口,父(母)親沒有不答應的。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是由家長所操持,無形中也剝奪了學生自己動手鍛煉的機會。長此以往,就養(yǎng)成了學生的過分依賴心理,離開了家長來到學校便茫然不知所措。同時,這樣的學生處處以“自我”為中心,變得自私、任性,缺乏愛心和同情心。

      4.從異性身上尋找失去的愛

      一些單親家庭的孩子,由于缺乏完整家庭的關愛,所以更渴望得到別人的關心,當有異性對其有好感之后,就會把愛遷移到對方身上,希望以此來填補心靈上、精神上的空白,因此他們往往容易陷入那種補償型的早戀當中去。這也正是所謂的補償作用,個體會通過極致來補償自己在生活中的某種缺失或不如意。

      二、學校對于單親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單親家庭的學生產(chǎn)生以上的一些心理狀況可以說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由于家庭因素所造成的,因此對于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依靠學校和家長的配合。

      1.了解學生家庭詳細狀況、建立單親大學生檔案

      每位學生入校的時候我們都會讓學生填寫家庭情況登記表,里面會包含父母的聯(lián)系方式。在統(tǒng)計聯(lián)系方式的時候我們會特別關注那些只填了一個的,這些學生多半都是單親家庭的學生,我們也會同留有聯(lián)系方式的家長進行聯(lián)系,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單親的原因。并且我們會建立特殊學生的情況檔案,把平時觀察學生的行為舉止等情況、與學生之間的深入談話記錄等一些資料記錄下來, 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單親家庭學生檔案, 為以后進一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基礎。

      2. 輔導員在平常工作中給予學生更多的愛

      曾經(jīng)有這么一句話形容大學輔導員,說我們就是我們手下上百個孩子的爹媽,可以說我們是大學生來到大學之后最親近的人。單親家庭學生的心理問題很大一部分的成因都來源于缺少“愛”。很多單親家庭大學生由于童年的陰影造成了他們實際上是極度渴望人們的理解和關愛的,尤其是在步入新的大學生活的新階段。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走進他們的心里,從小處著手,在學習上鼓勵他們、在生活上關心他們,使他們感受到還是有人在愛他們,關心他們的。尤其是在一些特別的日子,如學生的生日,給學生送去溫暖的話語,往往會使他們冰冷的心慢慢的解凍。你關心他們,他們就越愿意把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告訴你,也更有利于我們對他們進行教育。

      3.強化育人環(huán)境,積極鼓勵單親家庭學生參加集體活動

      美國有位科學家曾經(jīng)做過一個“感覺剝奪試驗”。被實驗者被放在完全與外界信息隔離的房間里,實驗結果發(fā)覺基本沒有人可以在這個房間里待超過三天的時間。這個例子告訴人們,人需要與外界交流和溝通。而這些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自己家庭的原因,或多或少都把自己封閉了起來,因此學校應該根據(jù)這些學生的特點,組織一些學生交流互動的活動,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和交流,為這些單親家庭的學生與其他同學之間搭建一道友誼的橋梁。

      4.加強教育, 增強單親大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當今社會競爭十分的激勵,有競爭就必然會有成功者和失敗者。而單親家庭大學生與普通的大學生相比他們的抗挫折能力會更弱一些, 心理健康隱患多, 而因此作為學校,我們應該積極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活動,利用網(wǎng)頁、BBS、QQ群、微博以及我們學校所獨有的校園導航儀來普及心理知識。同時可以通過團體輔導以及各種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活動, 達到自我教育以及自我提升的目的,幫助單親家庭大學生不斷提升心理素質(zhì)。

      5.家校聯(lián)系,構建心理健康“網(wǎng)”

      家庭是學生心靈的港灣,改善和優(yōu)化家庭環(huán)境對于改變學生的心理狀況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利用電話和寒暑假家訪的機會主動與孩子家長聯(lián)系,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的在校情況,同時向他們宣傳科學合理的學生教育方法,并且多向家長反映孩子的閃光點。實踐證明,這種溝通雖困難較大。但是只要堅持它必然會起作用的,而這種效果一但產(chǎn)生,便會與老師在學校的教育產(chǎn)生合力,形成一種“網(wǎng)”,幫助我們的學生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總而言之, 學校對單親家庭學生的教育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應該是經(jīng)過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單親家庭學生特點之后的“愛心工程”,作為輔導員,要充分運用科學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付出我們的愛心、耐心和誠心,本著熱愛學生精神處理好相關問題。每一名高校的輔導員,都應該把這項工作看作是自己的一份社會責任,也相信在學校和家長的配合下,我們能夠幫助這些學生的走出人生的低谷,邁向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劉爽,徐靜.單親家庭大學生心理狀況分析和教育對策初探[J].中國輕工教育,2010,(04).

      [2]姜丹,莊郁馨.單親家庭大學生心理問題研究[J].人民論壇,2011,(02).

      (作者簡介:譚 力(1984 -),男,華中師范大學職業(yè)與繼續(xù)教育學院,碩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教育。)

      猜你喜歡
      單親家庭心理健康大學生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基于需要層次理論的職業(yè)學校單親家庭學生教育研究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單親家庭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與實踐
      單親家庭幼兒在幼兒園學習過程中的個性表現(xiàn)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中國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宿迁市| 新巴尔虎右旗| 綦江县| 福贡县| 杭锦旗| 东乡县| 红原县| 钟祥市| 宜川县| 江华| 青川县| 陇南市| 长治市| 临江市| 瑞昌市| 东山县| 句容市| 锡林郭勒盟| 台州市| 无锡市| 盐城市| 青浦区| 临江市| 合江县| 团风县| 玉溪市| 静海县| 措勤县| 珠海市| 怀集县| 中山市| 慈利县| 双峰县| 潍坊市| 安泽县| 洛扎县| 延津县| 新野县| 宝应县| 来安县| 凤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