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是網民構成的主體,上網是為了娛樂、人際交往和信息搜集,大學生的網絡行為往往是非理性的,是基于其追求好奇、時尚、自我認同、自我滿足及補償?shù)男睦懋a生的。不良的網絡行為會使個體角色混亂,人格扭曲,道德感弱化。因此,必須重視大學生的網絡心理,積極引導大學生合理利用網絡資源,培養(yǎng)理性的、健康的網絡行為。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行為 分析對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斷發(fā)展的精神文明伴隨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網絡隨著改革發(fā)展的不斷深化已逐漸普及到了我們的社會、家庭。網絡的形成更加深化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加使資訊變得透明和迅速。甚至網上購物、網上交流變得平常,給人們帶來巨大的方便,也使人們對于社會的了解更加深入。最重要的是,許多知識學術的交流也來源于網絡,給知識帶來了空前的革命。給大學生豐富了知識視野,充實了課余生活。
一、大學生網絡行為
上網的群體來自社會的各行各業(yè),上網有不同的目的方向。大學生這一特殊的社會群體有著他獨特的網絡行為特點,目前,全世界有數(shù)億人在使用互聯(lián)網,我國的7950萬網民中,18-24歲者占34.1%,而這正是大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因此大學生網民由于網絡使用的較高頻率,成為了構成網民的主體。它已逐漸成為大學生的主要課余生活。①大學生的網絡行為往往是非理性的,是基于其追求好奇、時尚、自我認同、自我滿足及補償?shù)男睦懋a生的。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網絡行為:
1、網絡交往行為
包括收發(fā)電子郵件,聊天、交友、網上購物、電子銀行等行為。電子郵件以其便利、快捷的特點已經逐漸替代了書信的往來,而網絡的隱蔽性和匿名性使得大學生網民們可以借助聊天工具,暢所欲言,敢說敢想,容易找到“知己”,通過自己的興趣愛好通過網絡結識于自己相默契的人,因而也使網戀成為大學生網絡交往的時尚。有的大學生在網絡中進行網上開店,賺取零用錢?;蛟诰W上購物,方便快捷。
2、網絡信息搜集行為
包括網上下載軟件、搜集資料、了解時事新聞、遠程學習等等,由于網絡可以提供多方面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共享信息資源,大學生可以利用電子書刊、電子教室、電子圖書館、電子論壇等來增加知識面,交流經驗,協(xié)同學習。有時可以建立自己的博客在網絡上暢所欲言,宣泄情緒,并得到網絡里各種各樣的人的認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某種程度上無法實現(xiàn)的人生價值,在網絡上得以體現(xiàn),得到他人的認同以及共鳴。
3、網絡娛樂行為
網絡娛樂行為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網絡游戲,其因為具有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引人入勝的動畫和音響效果,游戲中互動性、挑戰(zhàn)性和所能體驗到的緊張刺激感,使得許多大學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一種是網絡色情行為。主要有網上瀏覽色情圖片、看色情電影、動畫或色情文學及參與色情聊天等等;其他娛樂行為包括看電影、聽音樂、打牌下棋等行為,這些行為已經成為大學生休閑、消遣的主要方式。
4、網絡購物行為
網絡購物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青睞。在大學生中進行網絡購物的人多不勝數(shù)。網絡的虛擬性將原本大大的中國變成瞬息萬間就能貫通南北的小小空間。經??梢詢商炀湍苜I到大江南北想要買到的任何東西,小至一雙襪子,大則家具都有。其購物的便捷性,廣目性,新鮮性,都使它受到大學生的青睞。
此外,大學生網絡行為還包括網絡的侵犯行為、利他行為等行為。 二、網絡行為成為大學生的主要業(yè)余生活的原因
大學生網絡行為正?;际谷死斫?,究竟大學生如此沉迷網絡的原因是什么呢?為什么它會變成大學生的主要課余生活呢?
大學生的網絡行為什么是大學生主要的業(yè)余生活?他是受心理因素影響的,主要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大學生網絡行為的好奇與追求時尚心理
當代大學生具有好奇、浪漫、追求刺激、向往自由的心理特征。而網絡的巨大信息量、豐富的資源、充滿個性的語言,情感表達的自由都深深地吸引著大學生。網上聊天、網上聽音樂、在線看電影、參與網絡游戲、手機鈴聲下載等等,已經成為大學生群體中最為時尚的娛樂休閑方式,這種經歷充斥著大學生的感官,極大的滿足了他們自我表現(xiàn)、玩樂、好奇和追逐時尚的心理。
2、生網絡行為的虛擬角色互換的好奇心理
男扮女裝,女扮男裝是古時候流行的一種易容術,角色互換帶來的感受是有趣且刺激的。現(xiàn)今網絡里到處可見用不同的名字虛擬的人物。真實的人們可以在網上尋求變換人格帶來的有趣感受,男扮女裝,女扮男裝在網絡里只是小菜一碟。更多的人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尋求在現(xiàn)實生活中帶來不了的感受。比如一個內向害羞的人,在網絡里可以暢所欲言,甚至可以成為焦點人物。比如一個在現(xiàn)實中失敗受挫的人,可以在網絡中尋求一種成就感,網絡的虛擬可以帶給人們現(xiàn)實生活中無法滿足的各種精神需要。
3、大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活動匱乏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中國的大學生從小時候背上書包的一年級已經開始在痛苦的學海之中掙扎,優(yōu)勝劣汰,優(yōu)秀落后似乎只在學習之中體現(xiàn),其他都不能成為主流,只有學習才可以活出自己的天地,只有大學才可以實現(xiàn)人生理想。于是,經過幾番洗禮,十年寒窗,大學終于迎來了她一批批優(yōu)秀的人才,可是,隨著學習時間一直占有大部分課余生活的大學生們,已經不知道怎么去玩耍了,像國外的畢業(yè)晚會,萬圣節(jié)舞會,或是某某人組織的party,都在中國的大學鮮為人知,取而代之的是無數(shù)的社團活動,但是社團活動促進了大學生們的人際交往活動嗎?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介于社團之中也是有優(yōu)勝劣汰之分,真正的人際交往活動并沒有得到實現(xiàn),仍然是以某種目的的社交活動。就在此時,一種可以調動全民每個人的交往活動應運而生,并且沒有優(yōu)勝劣汰,沒有等級之分,這就是網絡,網絡以它獨特的社交形式存在著,像一些驢友等等一些網絡團體,使無窮無盡的人們因為某些愛好集結在一起,沒有任何目的,大學生在這其中。
4、大學生學業(yè)相對輕松,有大量可支配的自由時間
大學生們從小的生活環(huán)境都是處于緊張的競爭之中,高考,是一個學子得到最后結果的考試,學生們由高考考入不同的學校,告別了一直以來以高考為目的的學習生涯。進入大學的學生們開始放松,不用每天都要上自習,上早讀,更不用每天從早到晚在教室里度過,有課的時候上課,沒課的時間可以選擇做任何事,可以去圖書館讀書,可以和朋友逛街,可以溫習功課,更可以上網。時間的自由可以讓他們選擇做很多事,上網就成了一項必備的“課程”。
三、網絡帶給大學生的負面影響
網絡的出現(xiàn),越來越成為大學生閑暇之余的主流行為。網絡的先進性,可以滿足其好奇的求知欲,可以滿足其追求新鮮刺激的心理,可以幫助其增加更多的知識面,可以拓寬視野。
然而,其中的負面影響是不能忽視的!其中兩項是容易使大學生誤入歧途的。
其一,網戀。
網戀的發(fā)生是基于大學生對社會的好奇,以及自我滿足及補償心理中產生的,在現(xiàn)實中無法實現(xiàn)的需求在網絡里得到彌補,然而就不乏有些不法之徒在網絡上行騙,用感情騙取大學生的錢財,這在社會新聞中經常報道。
城市快報6月2日報道 女大學生網戀半年被騙26萬。女大學生吳某在網上遇上了心儀的對象,并很快墜入情網。半年多的時間里,對方先后用各種花言巧語從她手里騙走近26萬元,直到女孩父親發(fā)現(xiàn)報警。目前,騙子已落網。單純的女大學生在網絡聊天室里遇上了心儀的對象,并很快墜入情網,然而,令她意想不到的是,網絡那端,心儀對象對她付出的卻不是真感情——對方的目的,從一開始就是騙錢。在半年多的時間里,對方先后用各種花言巧語從她手里騙走近26萬元,直到女孩父親發(fā)現(xiàn)報警。
中國新聞網2009年03月06日報道女大學生網戀受騙生子,衣食無著男嬰丟給法院。女大學生孫某就讀于南京某大學。2007年初結識比她大12歲的男網友,期間為該網友做過流產,在流產三個月后再度懷孕,預備生下該子,但后得知該網友早已結婚,并有妻兒,在孩子生下后,該網友銷聲匿跡,拒不露面。在欠著學校助學貸款的情況下,孫某由于經濟等各方原因,最終將孩子丟給法院,自己消失。2009年03月06日 09:22來源:現(xiàn)代快報
浙江新聞網 12月11日報道大學生張輝(化名)被家境貧寒的吳韻(化名)以訂婚為名,騙取了15萬元現(xiàn)金和價值9千元的首飾。2007年11月 在嘉興某高校念書的張輝在QQ聊天中,結識了在讀中專的吳韻。吳韻用欺騙等手段先后騙取大學生張輝2000元、8000元,她先是虛構自己被車撞,需要治療費,而父母又出國身邊沒錢。接著又用同學的QQ與張輝取得聯(lián)系,說吳韻腎病發(fā)作在醫(yī)院搶救,急需用錢。之后她說自己的父母看到張輝的照片,覺得很滿意,又稱在吳韻的老家訂婚都需要禮金15萬,張輝回家與自己父母商量后湊足15萬,又買了一條白金鉆戒和一條鉆石項鏈,作為彩禮交給吳韻。
其二、網絡游戲。
打開百度搜索有上千條這樣的新聞,過去的一年,網絡游戲一口氣創(chuàng)造了兩個“神話”:創(chuàng)出數(shù)百億元的商業(yè)財富;以及把逾千萬青少年學生變成網游玩家。這一年,中國每分鐘新增近百個網民,約三成是學生網游玩家。在傳媒的鏡頭里,公眾看到了越來越多因沉迷網游引發(fā)的不幸:猝死、跳樓、盜竊、退學、逃課……他們還是小學生、中學生、甚至大學生。但網游商們卻強調,沉迷網游是因為有些人“自制力太差”?!熬W游沉迷誰之過”的爭吵,持續(xù)多年,未有公斷。但據(jù)CNNIC統(tǒng)計,國內青少年學生網民約6000萬,農村中小學生網民1575萬,其中60.8%玩網游,城鎮(zhèn)更甚。全國“網絡文明愛心大使”陶宏開調查發(fā)現(xiàn),高校里因沉迷網游遭退學的例子不在少數(shù),國內某知名大學,一次就清退了200多名學生。
重慶晨報報道大學生沉迷網游3年,戒除網癮后見到電腦就嘔吐。西南交大學生徐峰,網絡游戲成癮?!敖洺R凰>褪且徽?,一直耍到寢室關燈?!薄按蠖珠_始耍魔獸游戲。有朋友在寢室耍到熄燈后,又跑到網吧去耍?!毙熹h說,這個朋友因為在網吧時間太長,染上呼吸道疾病。后來,徐鋒發(fā)現(xiàn),自己的臉消瘦得厲害。體重只有98斤,徐鋒這才發(fā)現(xiàn)問題的嚴重性,網絡游戲已經像鴉片一樣,讓他整日哈欠連天,視力和精神狀態(tài)每況愈下。到峨嵋市醫(yī)院檢查,醫(yī)生確診他患上了“眩暈癥”。
江蘇檢查網報道大學生癡迷網絡游戲 盜打電話充值被審查。2009年2月19日,姚某(中國礦業(yè)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大四的學生)因涉嫌盜竊罪被移送徐州市泉山區(qū)檢察院審查起訴。姚某夜間12點為玩網絡游戲,溜進應用技術學院的辦公樓,從辦公室外走廊的窗戶翻進去,桌上果然有兩部固定電話。于是姚某輪流用這兩部電話撥打聲訊臺為四個QQ號充值。從5月份到8月份短短四個月內,他一共偷偷撥打了10余次聲訊臺為QQ號充值,盜打金額超過1400元。
黃河新聞網報道驚心!網游“玩垮”幾多學子。記者就大學生網游沉迷問題進行了調查,走訪了許多部門、機構和社團,記者調查所到之處,學校、老師、家長、大學生……人人皆知網游沉迷之害,卻又不得除“害”之法。走訪得到的,是難以計數(shù)的沉迷網游個案和反沉迷的疾呼。1、上千大學生熬夜玩網游,地點:天河五山岳洲路網吧目擊:有得吃有處睡,學生大打“持久戰(zhàn)”?!斑@些學生在網吧一呆就是兩三天,網吧吃的睡的都有。”網吧老板說。2、宿舍打游戲幾天不下樓。地點:某高校宿舍樓目擊:玩得興起叫外賣當“口糧” 廣州五山,某高校西17宿舍樓,這里住著食品工程專業(yè)的男生。他們每人電腦旁放著一個吃過的盒飯,在旁觀戰(zhàn)的學生笑說:“他們已經‘成仙了,幾天沒‘落地(下樓)啦?!?、老父來探望兒子忙網游。見到兒子,父親滿面歡喜,A卻漫不經心,對父親說“你睡我床上吧,我有事要做”。網吧里四處張貼的游戲圖,父親也感覺到了不對頭,要求A回去睡覺,A不肯,拉扯了幾下,便不耐煩地對著父親吼:“我們是一個團隊做事,你拉我出來,讓我怎么做人!”說完,轉身進了網吧。4、兒子迷網游老父砸電腦。張俊就讀廣州某商學院大二,放暑假后一直住在家里,天天悶在房里打游戲,吃飯也是匆匆?guī)卓诹耸拢蛘吒纱嗄眠M房里吃。而且常跟家人要錢,張志廣的太太幾次發(fā)現(xiàn)錢包里的錢不翼而飛。張志廣一時震怒,掄起屋里的椅子,把電腦砸爛了。沒想到,兒子扔下一句:使勁砸,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隨后到網吧玩去了,兩三天回一次家。5、三年花三萬只為打網游。某高校五山校區(qū),農林專業(yè)大三學生李某,三年來,他用到網游上的錢起碼三萬元,家境殷實的他,并不覺得迷上網游會影響自己的前程。
由于大學生的思維定式,人生觀價值觀尚處于不太成熟的時期,負面影響主要集中在以上兩個領域。不過,大部分的大學生是可以分清是非的,少部分的學生沉迷其中,容易導致不良后果。這種情況是比較令人擔憂的,也像當今的教育界提出了警告和挑戰(zhàn)。
四、導致以上不良影響的原因
作為一名高校的基層管理人員,作為一名從事學生工作第一線的工作者,我粗淺的歸納了以下幾條:
第一、大學生的單純性使得其容易受到周遭社會的影響。
我們中國,對于學生時代的戀愛是閉口不提的,認為是早戀,所謂早戀一定是不好的,影響學業(yè)的,甚至會偷嘗禁果,導致不良后果的。說難聽點甚至可以用嗤之以鼻來形容。在初高中時代有這樣經歷的孩子被稱為壞孩子。因此,大部分的學生不會戀愛,也不選擇戀愛。然而,進入大學,沒有了父母的管教,統(tǒng)一的住宿管理,使學生們的主要社會交往來自于學生之間,他們很單純,內心深處對于愛情的向往和懵懂時時刻刻影響著他們。可是,他們卻沒有任何戀愛經驗,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了一些不法之徒可趁之機,他們利用網絡作為主要手段,利用大學生的單純做許多非法的事情,比如網戀,導致女孩懷孕,導致學生被騙錢,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
大學生相對于小學、初高中有大量充足的自由活動時間使他們將少年期沒有的玩樂淋漓盡致的發(fā)揮,網絡成為主流。網絡游戲逐漸帶著它夸張又充滿誘惑力的面具走進了大學生的生活。大學生的單純,使他們對這些漂亮的游戲人物造型以及人物設定的獨特性,還有游戲之中漂亮的效果制作沒有抵抗力。許許多多的大學生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因為他們過去的學生時代太單純,除了學習就是學習,以至于在大學這個自由至上的教育實體中,他們太渴望那份自由,那份只有大學帶來的隨心所欲,追逐自己向往的任何東西。于是,很多大學生淪陷了,每每曠課,經??梢栽诰W吧看到他們的身影。對于網絡游戲這一耗盡大量時間的網絡行為,大學生的特殊性呈獻給大家的是更沒有抵抗力的社會群體。
第二、大學生的社交網絡相對單一,促使他們不知不覺對網絡有依賴性。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社交活動主要表現(xiàn)在與同學的社交以及和老師的社交兩方面。怎樣處理好同學關系,怎樣相處融洽成為主要的社交目的;和老師的相處主要體現(xiàn)在怎樣和老師相處融洽,得到老師的認可為主要目的。除此之外,并沒有第三類的社交行為出現(xiàn)。可見,其單一性也成為網絡可以深入學生的一個缺口。并且,可以使大量的學生對其有著深深的依賴。
第三、大學生特殊的熱血性格也是不良網絡行為可利用的地方。
無論從以前積極的五四運動,還是不良的89學潮,大學生都成為發(fā)言的主體。不管是進步的言論,還是錯誤的被人利用的言論,大學生以他們率真的個性和熱血的性格一次次成為社會的焦點,他們探究一切社會的現(xiàn)象,挖掘一切想要挖掘的知識,這就為一些非法的言論提供了可趁之機,無論是法輪功,還是茉莉花行動,大學生很容易就會成為被利用的第一社會群體。
五、怎么避免這一社會現(xiàn)象的不良發(fā)展
為了使大學生不再受到不良的網絡影響而導致不良的行為發(fā)生,怎么避免這種不好的網絡行為成為當今教育界探討的主題,不管是行走戒除網癮,還是軍事化管理利用體罰戒除網癮,似乎社會都在探討和嘗試各種方式使得其能夠幫助這些在社會中還沒有發(fā)育成熟的孩子們誤入歧途。但是效果,并不如想象的樂觀,究竟為什么?許多戒除網癮的學校被告上法庭,學生們在里面不被當人看,遭受虐待,這樣的報道也是應有盡有。究竟為什么會有這些病態(tài)的因素產生,本人歸納了以下幾條作為結束:
一、從心理學上找出問題,找到大學生精神空虛的切入點引導教育。
二、豐富大學生的課余生活,不能僅局限在社團活動,尤其避免有等級之分的社交活動。
三、對父母進行大學生心理的課程必修,使父母能夠正確配合大學生心理教育,引導大學生走入正常的生活軌道。
總之,這項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做的工作絕不僅僅局限在這些,但是,憑著對學生的希冀,憑著對學生第一線的交往,我認為,以上的幾點切實可行,并且非常重要,希望我們的莘莘學子不再僅有網絡可以體驗到快樂,希望他們的快樂更多的源于真實的生活!■
參考文獻
[1]陶國富等. 大學生網絡心理[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4.
[2]余杰,朱湘虹. 當代大學生網絡行為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對策研究[J], 熏湘潭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熏5(1):74-76;
[3]樊富珉等. 學生心理素質教程[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4]張宏如. 網絡成癮大學生動機與人格特征[J]. 健康心理學,2005,11(5):398-400
作者簡介:
竇菲菲(1980-),女,漢族,陜西西安人,咸陽師范學院美術學院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