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瑞鑫
摘要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因為沒有哪一學科的學習不涉及到語文內(nèi)容;另一方面,在學習語文過程中,其實也同時在學習其他學科的知識。正因為語文學科本身在教學內(nèi)容上的多樣性、多元性的特點,加之教學方法的靈活性,所以,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教育的整合具有獨厚的優(yōu)勢。多媒體運用于語文教學也成了必然。
關鍵詞 多媒體;小語語文;電教多媒體
電教多媒體走入課堂,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的諸多不足之處,顯示出它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在教學過程中集圖像、文字、聲音、動畫于一體,以其直觀、生動、高效的特點,多角度地調(diào)動起學生的興趣、情緒和注意力,給教學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一、創(chuàng)設意境,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漢語拼音對于剛入學的小學生來說,影響極大,但是漢語拼音抽象、難記、難讀、易混,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呢,我注意到小學階段兒童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思維形象化,學習活動需要借助有具體感性的事物作為支持。例如,在教學拼音字母“O”時,我讓學生一邊欣賞屏幕上的大公雞梳羽展翅,一邊聽他引頸高歌,“喔喔喔……”優(yōu)美的畫面融合強烈的聽覺刺激,學生的學習熱情一下子被調(diào)動起來,在抽象的標音符號和形象生動的實物之間建立牢固的聯(lián)系。
教材中編排了不少拼音詞句和短文,目的是幫助學生把拼音和語言聯(lián)系起來,為了節(jié)約時間,提高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的主觀能動性,我常常利用多媒體顯示這些音節(jié)、詞語和句子,配以不同顏色的閃動標記,這樣既增大了課堂教學密度,又非常簡便迅速。
二、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得到“真實”的感受
學生由于受年齡、知識面限制,學習一些感情跳躍、跨度較大或比較含蓄深沉的文章,很難置身其中,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對課文的理解也一知半解。例如在教學《長征》一文時,由于距離現(xiàn)代學生的生活較遠,許多學生只是偶爾在電影上、電視上看過一些零星的畫面。對長征故事知之甚少。課前,我布置學生在家長的帶領下上網(wǎng)收索,進行資料收集。教學中,我利用視頻剪輯,將一幅幅長征的畫面呈現(xiàn)在他們的面前,喚起他們的記憶,加上課前的資料收集,屏幕上的表象,學生的腦海中已經(jīng)連綴出一幅幅悲壯、艱苦的紅軍長征圖,有了情感的刺激,再來學習這首詩,學生的思維里再次活躍出紅軍不畏艱難險阻的感人畫面,配以詩文的誦讀、講解,學生自然而然的體會到紅軍戰(zhàn)士堅強、樂觀、不可戰(zhàn)勝的豪情壯志!
三、感性直觀,身臨其境,使學生便于理解教學內(nèi)容
電教媒體以其直鮮明的聲、色、形手段,使教學情境變得生動、形象、具體,不但聽得見,而且使學生身臨其境,領悟文中作者的感受,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便于理解教學內(nèi)容。如《桂林山水》一課,待學生初步了解課文以后,用電腦播放錄像,一邊讓學生聽優(yōu)美的配樂朗誦,一邊欣賞美麗的桂林山水,隨著悅耳動聽的水鄉(xiāng)樂曲聲,熒屏上出現(xiàn)了靜、清、綠的漓江水和奇、秀、險的山峰,以及那蕩漾在碧波之上的竹筏小舟,使同學們產(chǎn)生了與作者和游人共同的感受體驗,“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樣,學生將所學、所見、所聽溶為一體,仿佛置身于迷人的桂林山水之中,看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水上的舟,真正成了景中的人……這種多媒體電教手段的應用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桂林山水的體驗,加深了對課文的整體感知,也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同時,更加深了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四、多媒體教學還有利于語文課堂教學中重難點的解決
每篇文章都有其重難點,文章的重難點即是表達的中心的體現(xiàn)。在傳統(tǒng)的的教學中,教師往往通過口授來反復說明闡述文章的重難點,但常常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多媒體課件比語言更有說服力和真切感,它能化靜為動,化大為小,化難為易,化抽象為直觀,將事物很形象的表現(xiàn)出來。例如在《火燒云》一課的教學中,如何讓學生體會火燒云顏色、形狀變化的快、奇,感受大自然之美是本課的重難點。那么,如何突破這一重難點呢?我事先請美術老師畫出各種顏色的火燒云,然后用電腦把二者合而為一,并制成動畫效果,讓學生在多次朗讀的基礎上通過電腦屏幕觀看火燒云的顏色變化:由紅通通到金燦燦,到半紫半黃,再到半灰半百合色……而其形狀也在悄悄變化著:開始像馬,接著變成了狗,狗又變成了獅子……這樣,把呆板的課文內(nèi)容變成了顏色絢麗、充滿童趣的動畫效果,使學生在朗讀欣賞之余體會了火燒云變化之快之美之神奇,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
我們從上述可以看出,通過有效運用多媒體教學,語文教師從原來的.. “一本教參,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改變了,使傳統(tǒng)教學與新技術教學很好的進行結合,促進了教師在教學觀念、手段、方法模式等方面的不斷改革,教育教學能力得到提高,同時,也為學生獲取語文知識開辟了更寬的道路。在運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時刻注意以.. “服務學生、發(fā)展學生”為宗旨,有機的結合語文教學的特征和多種教學方式,多媒體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才能更好的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才能真正地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