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在晨曦的微露里悄然而至……
每一天在黃昏的紫霞中飄然歸去……
每一天,由短暫堆積到悠遠(yuǎn),由瞬間凝固成永恒。
這就是每一天。自然中的每一天,生命中的每一天乃至歷史中的每一天。
于是,每一天不僅是傳統(tǒng)的時間,也靜靜地化做了經(jīng)典的生命。
達(dá)到自我完整,需要每個人親手來做。
不周山
[莊滌坤]
“不周山”的故事盡人皆知,它來自一則神話:
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不周山,即不完整的山,這條通往成仙的路,象征著災(zāi)難的集合體。正是這樣一個暗喻,象征著不完整的生活方式、不完整的人格和不完整的民族文化。我們有奢侈糜爛的物質(zhì)和身體生活,卻缺少對心靈的自省;我們有對一花一木的母愛,卻缺少對同類的關(guān)心;我們有遍及網(wǎng)絡(luò)的憤怒,卻缺少對自我行為的道德約束。這些,都因為我們的不完整。
我們需要知道我們最近的一個時期內(nèi)在做什么,知道我們想過什么,知道我們想要什么,知道我們在剛剛過去的一個不長不短的時間段里,有怎樣切身的集體情感和集體思想。察己可以知人,我們在對自己的身體和思維的監(jiān)視中,才可以找到最清醒的、最具有理性建設(shè)性的,不帶有任何嘩眾取寵的吶喊的思想成果,從而一片片的,親手將這座精神之山的碎片撿回來,拼成我們完整的自己。
祈禱的力量,溫馨的心理暗示。
舒心的祈禱
[(印度)斯妮塔·哈桑]
作為一名環(huán)境活動家,德里市24歲的艾伊莎·蘇薩在每天的工作里都處在緊張的狀態(tài)中?!靶麄鞅Wo(hù)環(huán)境的工作除了要改變?nèi)藗児逃械挠^念,還經(jīng)常要和政府部門以及一些大公司進(jìn)行談判——有時候我們的主張和他們的想法會發(fā)生沖突。當(dāng)我殫精竭慮地努力想使事情發(fā)生一些改觀,卻發(fā)現(xiàn)對方在自己的熱情面前絲毫不為之所動時,我就十分沮喪?!彼f。這時,艾伊莎想起了母親教給她的一句古老的禱告詞:
上帝啊,請您讓我安靜地接受那些我無法改變的事情,請您給我勇氣,讓我改變那些我能夠改變的事情,再給我一些智慧,讓我知道應(yīng)該何去何從。
“我只是在腦子里背誦這句禱告詞,但經(jīng)常這樣做就能幫我減輕心中的壓力,并且使我的心靈得到安寧?!卑辽f。
記憶是手上的花朵。
在楓樹的黃昏里
[(瑞典)魏爾納·馮·海頓斯坦]
在楓樹的黃昏里
豎一根傾斜的十字架,
那里,有一個聲音在低語,
慢慢地,猶如遠(yuǎn)方教堂的鐘聲:
挖第一鍬時,我想起青春的歲月;
挖第二鍬時,我想起我的罪過;
當(dāng)?shù)谌@黃土撒落時,
我想起每一句肺腑之言。
每個善意的行為,
我們曾默默交換,像交換靦腆的禮物。
這記憶是我手上的花朵,
它含苞怒放,永不枯萎。
智者的審美。
一 瞥
[白 樺]
一天中午,我的向?qū)д趲づ窭锼X。散放在湖邊的三匹馬正在津津有味地啃著嫩草。我在湖邊草地上,半躺半坐地凝視著雪山上的一團(tuán)白云。忽然,吹來一陣風(fēng),右側(cè)山坡上高過半人的枯草,顯出一條裂縫來。很快,一只斑斕猛虎直接出現(xiàn)在我的面前。它的右前蹄抬了一下,就站住了,定睛向我投來一瞥。我想那時我一定也定睛回報了它。全過程頂多只有1/50秒,非常奇怪的是,我壓根兒沒想到你吃掉我或我吃掉你的問題,所以我仍然是原來的姿勢和原來的神情,連應(yīng)有的驚訝也沒有,我把它和這純凈美麗的自然景色歸于一體了。它仰著高貴的頭顱,既不怕我,也不恨我,像我一樣,它把我和這純凈美麗的自然景色也歸于一體了。陽光在它那光亮的皮毛上點燃著金色的火苗,虎目之光如同云層之中的一束閃電。然后它自信而輕松地沿著小溪,快步如飛地消失在茂密的林中了。
整首詞短短48個字,卻讓每個人心中都浮現(xiàn)一幅動靜皆有的美麗畫面,也許你我心中的圖畫不同,但相信每個人都能感受到詞境的美。
朝中措
[閭丘次杲]
橫江一抹是平沙。沙上幾千家。得到人家盡處,依然水接天涯。
危欄送目,翩翩去鹢,點點歸鴉。漁唱不知何處,多應(yīng)只在蘆花。
(閭丘次杲,生卒事跡均不詳,宋朝文人?!对~綜》卷一六錄存其詞1首,《全宋詞》據(jù)以錄入。)
【思考】
龍應(yīng)臺在她的《百年思索》一書中以“使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來詮釋文學(xué)藝術(shù)的功能?!笆箍床灰姷臇|西被看見”,在這里,詞人以他靈慧的心,運用了簡單的文字,沒有絢爛的色彩,沒有繁雜的動畫,卻讓我們看到了清新俊逸真愜逸美的景象。
仔細(xì)再念一次這闋詞,不須去解析,直接去感受,您心中的圖像是否越來越鮮明?
人世間,物為何物?情為何物?美為何物?虛實之間,您可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