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排泄,就像公交車一樣,車到站了,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才是正常的現(xiàn)象。如果沒人上車,那么公交車就白跑了;如果沒人下車,那最后肯定是超載了。超載了怎么辦呢?就要治理。
人體內(nèi)的垃圾超載了,我們怎么辦呢?吃藥嗎?俗語說的好:“是藥三分毒”。服藥容易引起新的疾病不說,而且在體內(nèi)垃圾沒有清理的情況下,服用任何藥物、補(bǔ)品,其效果都不明顯。這時怎么辦呢?我們可以用食補(bǔ),也就是吃蕎麥來排除垃圾。中醫(yī)記載:蕎麥味甘,微酸,性寒涼,性寒瀉熱,能夠降氣寬腸,將五臟垃圾排除出體外。體內(nèi)的垃圾被清除了,也就是補(bǔ)和排平衡了,人體的陰陽也就平衡了。
蕎麥能夠清除腸胃中的垃圾這一功效,在古書中多有記載。
據(jù)《本草求真》中記載說:有一人突然肚痛難忍,上不得吐,下不得瀉,這時怎么辦呢?就將蕎麥面炒焦,然后用熱水沖服,片刻之后腹痛即止。
除了清除腸胃的垃圾之外,蕎麥還具有收斂的作用,能夠止汗。
蕎麥為什么具有這兩種功效呢?我們知道,蕎麥生長在比較寒冷的秋季,而秋季的氣機(jī)就是收斂收藏。另外,蕎麥味微酸,我們都知道,酸味補(bǔ)肺,酸味本身就具有收斂的作用,所以食用蕎麥自然能夠補(bǔ)益肺氣,而肺主皮毛,食用蕎麥自然就能通過肺來收斂汗液、通大便利小便了。
蕎麥除了上面介紹的功效以外,還有很多養(yǎng)生保健的功效。比如彝族同胞間廣為流傳的俗語:“蕎翻山,麥打坐,吃洋芋母雞也都捉不著”,“吃蕎粑粑,喝酒都不怕”,“吃了蕎粑粑,牙潔白也整齊”,“吃蕎粑粑,姑娘長得像朵花”,這說明吃了用蕎麥制作的食品,能夠起到美容耐饑、耕地有力、打柴有勁、喝酒不醉的功效。
另外,蕎麥對許多疾病都有明顯的防治效果。莖葉入藥能益氣力,續(xù)精神,利耳目,降氣、寬腸、健胃、治噎食,癰腫、止血,蝕惡心,蕎麥粉做保健食品能防治糖尿病、高血脂、牙周炎、牙齦出血以及胃病等。
總之,“天天吃葷肉,餐餐大油膩”的人們,想要解除排便不規(guī)律,甚至便秘的煩惱,就要多吃蕎麥制品。只有這樣,才會讓人體的廢物快速排出體外,減少“腸毒”的滯留與吸收,才會讓人體這輛公交車跑得更快、更遠(yuǎn)、更健康。
摘自王鳳岐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