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緣起】
日前,北京市計劃生育協(xié)會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2年5月,北京失獨父母為7746人,其中農村1269人,城市6477人。人口學專家、《大國空巢》作者易富賢推斷:我國現(xiàn)有的2.18億獨生子女,有1009萬人或將在25歲前離世,在十幾年內將有1000萬家庭成為失獨家庭。他的這一推斷依據(jù)2000年人口普查結果得出:每出生1萬人有360人在10歲前夭折,有463人在25歲前離世。按照醫(yī)學49歲生育極限年齡來看,失去孩子的女性很少再生育第二個孩子。2012年9月28日出版的《中國新聞周刊》載文稱:全國失獨家庭已超百萬,且每年新增7.6萬個。失獨父母,他們大多生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趕上80年代首批執(zhí)行獨生子女政策,人到中年遭遇獨子夭折的痛苦。
隨著全國婦聯(lián)老齡工作協(xié)調辦、全國老齡辦發(fā)布新版“24孝”行動標準引發(fā)的熱議,失獨家庭引起社會關注。他們無法期待子女“?;丶铱纯础?,只期盼社會給他們多一些關愛與保障。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院長彭希哲曾經(jīng)指出:“獨生子女現(xiàn)象對個人和家庭層面上的影響將非常深遠,并已經(jīng)成為中國轉型時期風險社會中的一個風險要素?!豹毶优咴谟行Э刂屏巳丝趩栴}的同時,客觀上加劇了失獨家庭的風險,或者說增加了可能承擔這一風險的人群數(shù)量。在父母眼里,孩子一直是生活的全部理由與希望,如果一場變故使這樣的理由與希望化為烏有,那么這種沉重的打擊顯現(xiàn)在身體上,更顯現(xiàn)在精神上。若不了解他們,我們則無法感受那種難以形容的痛楚與絕望。他們,該怎樣走出人生的重創(chuàng)與陰影?社會,又該如何關注和扶助他們?本期話題,我們共同關注——
【故事會】
夫妻相攜,走過陰影
口述/(遼寧)周 強
整理/積雪草
如果我能知道妞妞出國留學,一訣成為永別,那我是不會放她走的。她出國留學那年17歲,是一名高二年級的學生,青春才剛剛開始,未及綻放,就在一次意想不到的車禍中失去了生命。
我最后一次見她是機場送別,僅僅相隔了大半年的時間,就山水永訣,我心疼成傷,覺得像世界末日一般,掉進了黑色的漩渦里不能自拔,生與我何樂?死與我何懼?什么都不怕,但我害怕一個人待在家里。在妞妞的房間里,看著她的照片,看著她的笑容,我的眼淚一滴一滴落下,誰說男人有淚不輕彈?那是未到傷心時。
有一個人比我更痛苦,那就是我的妻子,她每天抱著妞妞的照片,一會兒哭一會兒笑,有時也會自言自語。有一天,我大半夜醒來,發(fā)現(xiàn)身邊的女人不見了。我慌忙起床去找,發(fā)現(xiàn)她坐在女兒房間角落的地板上,雙手抱膝,無聲地抽噎。
斯時斯刻,有一種撕裂般的疼痛讓我心神難安。我想念妞妞,也心疼妻子,我伸出手臂抱住她,她在我的懷里嚎啕大哭,她邊哭邊說:“這日子沒法過了,還不如死去……”我何嘗不是這種感覺?妞妞把我們所有的快樂都帶走了,妞妞把我們所有的希望都毀滅了,妞妞把我們的心都掏空了,可是死者死矣,而我們活著的人必須好好活著,因為我相信,妞妞一定是希望我們好好活著,幸福地活著。
因為妞妞的離去,家里正常的生活秩序亂了,妻子得了抑郁癥,不能上班。我心中再痛,也不能倒下,因為那個和我生活了20多年的女人需要我,需要我支撐她已經(jīng)傾覆的世界。
每天我做好飯菜,像哄孩子那樣哄她吃一點。上班時間,我常常會打電話回家,看看她是否安好,有沒有把自己弄傷。假期,我?guī)鲩T旅行,放松心情。因為怕觸景生情,我們甚至搬離了舊居。
過了一年多,妻子逐漸恢復了一點理性,不像當初那樣極端和瘋狂,失女之疼的陰影可能這一生都會在我們的心中,那不是時間和歲月所能抹掉的。
有一次,我和妻子一起看妞妞的影集。妻子仍然淚水漣漣,哽咽說:“若不是有你,我不知道自己現(xiàn)在是什么樣子。因為你的照顧,因為你說女兒不希望看到我這樣,因為你說你需要我,因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想念,這個想念把我們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了。那時,我就想,我要好好活著,和你在一起?!逼拮硬恢溃且驗樗枰?,才給了我活下去的動力和勇氣。我和妻子唯求兩個人別再有什么意外,把未來的歲月過好,平安是福。
抱團取暖,改寫的晚年
口述/(湖北)惠 蘭
整理/凌寒獨開
那一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去了兒子年輕的生命,他的笑臉定格在了27歲。悲苦的命運,讓我時而清醒,時而糊涂,最嚴重的一次我走上了尋子的路途。我認定,兒子并沒有離開我,他只是工作太忙,而暫時不能回家看我。好心人發(fā)現(xiàn)了暈倒在路邊的我,才輾轉把我送回了家。
“人活著,心已死,我是世上最痛苦的媽媽?!边@是我的QQ簽名。一天上網(wǎng)時,我無意中進入了一個由失獨父母組建的QQ群,才發(fā)現(xiàn),竟然還有許多和我一樣命運的媽媽們。
在QQ群里,我開始只是靜靜地傾聽她們的訴說,各種版本的喪子之痛都會勾起我對兒子的思念。生活沒按下靜止鍵,但按下了靜音鍵。不允許商量的,我們的子女就這樣走了。
一位大姐在群里給我發(fā)來私信:“妹子,我們很不幸,但我們一定要讓自己幸福,看你在群里從來不發(fā)言,有什么困難說出來,我們想辦法解決?!蔽业臏I水奪眶而出。我終于可以完整地敘述自己的失子過程,那個夜晚的群聊,我胸前的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我獲得了一年多來最完整的釋放。我知道,我必須拯救自己,不然,兒子在天堂也不會快樂。
我骨子里是樂觀的人,提議周末一起去附近的宋山登山。我們這一群失去了孩子的媽媽們,爬到了海拔1500米的山頂。我們將生活給予我們的痛苦盡情地傾倒出來,唱歌,吶喊,甚至一些爸爸們吹起了口哨。那種給予自己的快樂暗示,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在盡情忘卻時空的山頂上,我們在悲傷的末尾快樂的像孩子。
從那以后,我號召大家一起去旅游,還開展了興趣小組,如繡十字繡、畫國畫、練習書法,還有幾個有音樂特長的老頭老太們,組織了一個藝術隊,自編自演各種節(jié)目。哪里有開業(yè)慶典之類的,他們就去趕場子。在別人的喜慶里,大家逐漸消化了那些悲傷。群里有人在網(wǎng)上開了淘寶店,我們的十字繡就通過網(wǎng)上銷售,賺錢事小,快樂事大。
一個周末,有人提議去CBD看電影,說一定得去瞧瞧新上映的《白鹿原》,看有沒有和原作有太大出入。有人打著哈哈說,瞧咱們這么多人,肯定得包個場子吧。各種歡呼的表情在群里像炸彈一樣滿天飛,我和先生在電腦前笑得前仰后合。
不知道已有了多久,沒有人在群里涕淚交流,不再有人悲觀地描述著自己耳聾眼花的那一天,會有多么的凄涼。因為,我們商定,我們這89個人永遠是親人。老了,病了,這些親人都會從四面八方趕來,余生的歲月里,不離不棄。
【心理室】
孩子走了,如何架構通往幸福的橋梁?
嘉賓 李金萍
(江西科技學院心理咨詢中心主任)
常言道:“少怕喪妻,老怕喪子?!碑敻改刚郎蕚浒蚕硖靷惖臅r候突然失去孩子,那種絕望是可想而知的。關于失獨父母的生活保障問題,與社會、政府的政策幫扶是密不可分的。但,也需要必要的心理疏導來強大他們的內心,讓他們有足夠的心力面對未來的生活。
認知講座 困擾我們的,不是所發(fā)生的事情,而是對所發(fā)生事情的看法。失獨父母需要清楚兩個問題:意外喪子和今后的生活。相關機構應該多組織相關講座或者設立相關的電視欄目,逐漸引導失獨父母對人生意外事件的理性認識。關于未來生活的困境,要讓他們認識到要孩子和不要孩子只是一種選擇,有很多終生不要孩子的丁克家族也一樣需要安享晚年,這只是生活方式的轉變,而且是他們必須要接受的轉變。
心理沙龍 生命的最終需求還是要歸屬到情感需求和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所以,可以通過心理沙龍活動來滿足失獨父母的親情、友情和愛情的需要,情感的滿足會讓人心滿意足,那就是人們所追逐的幸福。同時,讓他們多些機會參加各種社會群體性活動??梢酝扑]成功家庭代表,讓大家分享他們走出困境、重新走向幸福的經(jīng)驗。也可以讓這些父母在固定的時間以歌舞的形式表達情感,傳遞友愛。
夫妻相攜 在孩子離開后,夫妻倆互相的扶持、安慰顯得尤為重要。夫妻要改變下現(xiàn)有的生活方式,花先心思培養(yǎng)各自的興趣愛好,讓生活豐富起來;和親友多走動,讓自己的生活動起來。夫妻要把以前放在孩子身上的情感和愛心轉移到對方身上,相互愛護,相互溫暖。夫妻也可以重新設立共同的生活愿景,然后相互鼓勵,相互幫助,一起去實現(xiàn),執(zhí)手共幸福。
此外,少數(shù)的失獨父母因為個人的心理自助力比較差,所以抗挫能力較弱。需要對他們進行專門的系列心理疏導,以減輕他們的創(chuàng)傷。簡而言之,失獨父母的心理疏導要遵循強大內心、滿足情感需求,激活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幫助他們增強內心的能量,以樂觀面對自己未來的生活。
【社會探源】
讓“失獨者”活得有尊嚴
嘉賓 李松云
(《南昌晚報》總編室主任)
上網(wǎng)百度“南昌學生死亡事故”,我查閱到了一些令人痛惜的案例;而百度“南昌關愛失獨家庭”,我只找到兩家社區(qū)走訪慰問失獨家庭的舊新聞。這個對比,基本折射出了全國許多地方失獨家庭缺乏關注的現(xiàn)狀。有統(tǒng)計稱,全國青少年每天因為食物中毒、車禍、溺亡、火災等意外事件而以一個班的規(guī)模(約40人)在消失(失去生命)。全國政協(xié)委員袁偉霞一直關注失獨父母的現(xiàn)狀,連續(xù)3年在全國兩會提交有關提案。我對這一新聞的解讀,不僅僅是袁偉霞多么具有社會責任感,更多的是為什么她的聲音難以及時得到回應?
事實上,早在2001年12月頒布的《中國人口和計劃生育法》第二十七條提到:“獨生子女發(fā)生意外傷殘、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yǎng)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必要的幫助?!钡?,“必要的幫助”是什么?具體誰執(zhí)行?它均沒有提及。2007年8月,我國出臺了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對獨生子女傷、病殘或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養(yǎng)子女的夫妻,滿49周歲后,由政府給予每月一定額度的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復為止。但是,這項政策對困難的失獨家庭來說不過是杯水車薪。我認為,最大限度減少失獨家庭的痛苦,應該至少在四方面努力。
首先,應該建立全國失獨家庭數(shù)據(jù)庫,并實行動態(tài)追蹤管理。錄入數(shù)據(jù)庫只需失獨家庭一次申報、相關部門聯(lián)合審核即可。計生、公安、民政、社會保障和衛(wèi)生(醫(yī)院)等部門聯(lián)通共享該數(shù)據(jù)庫,在“失獨者”辦理相關事務時減少審核、蓋章環(huán)節(jié),避免更多的二次、三次傷害。
其次,要從國家層面推出對失獨家庭的撫恤和養(yǎng)老政策保障,應針對“失獨者”設立專門的養(yǎng)老保險制度,由國家承擔這一群體的養(yǎng)老和醫(yī)療問題,由政府出資送他們進入養(yǎng)老院和敬老院;每個地級市至少設立一家失獨家庭養(yǎng)老院,供“失獨者”選擇;不愿上養(yǎng)老院的,社區(qū)、村委會要有專門人員跟蹤服務,確實做到“失獨者”年老后有人陪護、有人送終。
再次,要為有條件生育的失獨家庭提供政策和經(jīng)濟支持,為不能生育卻想收養(yǎng)、領養(yǎng)小孩的失獨家庭提供一切便利。失獨家庭想自然生育或人工生育子女的,計生和衛(wèi)生部門應該簡化手續(xù),相關費用由政府全額報銷。政府要鼓勵失獨家庭收養(yǎng)、領養(yǎng),民政和公安部門應該給予政策支持和經(jīng)濟補助。
最后,應該重視對失獨家庭的精神關懷。目前,我國一些城市有民間自發(fā)的互助團體在做這項工作,但他們開展工作有一定的隨機性與不穩(wěn)定性。民政部門和慈善機構應該積極組織,搭建失獨家庭交流和咨詢平臺,協(xié)助有意向的個人、群體成立民間社團,開展各種活動,在運行經(jīng)費、活動場所和培訓支持等方面提供資源。
失獨家庭是國家政策的意外風險,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傷痛。他們的傷痕不可能找到完全愈合的良方,但政府、社會有責任伸出幫扶的雙手,讓他們活得有尊嚴。所幸的是,2012年9月,國家民政部表態(tài),將對失獨家庭予以統(tǒng)籌研究。按照現(xiàn)有政策法律,失獨人員可以參照“三無”老人(指沒有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沒有法定義務贍養(yǎng)人的老年人)保障辦法,解決他們的養(yǎng)老等問題。
【眾說紛紜】
天空不總是藍:我是獨生子,今年27歲,父母還健康。我的愿望就是:親手為父母送終,撫養(yǎng)子女長大成人,那么我的使命就完成了!有時候,我真的怕自己因為一個莫名其妙的意外走了,發(fā)生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悲劇。所以,我必須努力地活著!
思考的風箏:我國每年新增7.6萬個失獨家庭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讓我的心情變得異常沉重。這意味著有200萬名父親和母親,在中老年時期成為孤立無助的老人。因此,當突遇獨生子女傷亡等家庭變故時,國家應及時伸出制度援手。比如,由國家和地方出資,為失獨父母辦理養(yǎng)老、醫(yī)療等社會保險;有條件的地方為失獨家庭建立“獨立養(yǎng)老院”,實行免費供養(yǎng)。
心不再流淚:養(yǎng)老院的老人大都有子女,入院時,兒女要簽字成為老人的監(jiān)護人,兒女們也會時常看望老人。我們一方面進養(yǎng)老院時,手續(xù)上會遇到問題;另一方面,看到別人的兒女來看望父母,我們的情緒也受不了。我作為失獨者的一員,最渴望的是有屬于我們自己的養(yǎng)老院,因為只有我們這些失獨者待在一起,心里才沒有芥蒂,才能夠互相幫助。
王禮若:我只生了一個女兒。每天女兒問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時,我總是說,你健健康康,陪媽媽到老就是我最大的愿望。女兒天真地說,媽媽為什么你的愿望都是不變呢?我說,你的健康是最大的幸福!
(整理/星空)
【暖心扶助】
關愛失獨家庭,政府在行動
自2008年開始,北京市給予失獨父母每人每月200元補助,直至其亡故為止。2012年6月,北京市推出“暖心計劃”,為全市失獨父母提供養(yǎng)老保險、疾病身故保險、意外傷害身故保險、意外傷害醫(yī)療保險、殘疾保險、燒傷保險及女性重疾保險,重點解決這些家庭的養(yǎng)老和醫(yī)療困難,保障這一人群老有所養(yǎng)、病有所醫(yī)。2012年,全市投保7746人。此外,北京市人口計生委鼓勵大學生、部隊官兵等青年群體與失獨家庭結為國策親戚,為他們提供精神慰藉和親情撫慰。同時,“安康計劃”“服務計劃”與“暖心計劃”配套,對于沒有發(fā)生意外理賠的失獨家庭提供體檢等服務。
從2008年開始,重慶市規(guī)定:凡失獨家庭女方年滿49周歲,父母雙方每人每年可領取3120元補助。此外,重慶市通過整合財政、稅務捐款及企業(yè)用款,設立生育關懷特別基金,不僅針對失獨家庭,而且對計劃生育問題家庭,也給予一定的幫助。除經(jīng)濟幫扶,重慶建立了真情聯(lián)誼會,并在幾年前由北碚區(qū)開始試點,通過聯(lián)誼會將失獨家庭組織在一起開展活動。目前,重慶市計生委已向市政府提交關于失獨者申請公租房、醫(yī)療保險報銷等優(yōu)惠政策的建議。
從2012年10月起,陜西省人口計生委、陜西省財政廳新修訂的《關于建立完善失獨家庭養(yǎng)老扶助制度意見》,把60周歲以上失獨家庭夫婦的養(yǎng)老問題作為扶助重點,提高失獨家庭扶助標準并給予一次性補助。失獨農村家庭一次性補助2萬元,其中精神慰藉費、生活補助費各1萬元。城鎮(zhèn)家庭一次性補助3萬元,其中精神慰藉費1萬元、生活補助費2萬元。失獨家庭夫婦年滿60周歲,農村家庭每月領取800元,城鎮(zhèn)家庭每月領取1000元。有再生育意愿的失獨家庭,人口計生部門、衛(wèi)生部門提供所需的各項技術服務,所需經(jīng)費由省級財政承擔。對收養(yǎng)、領養(yǎng)、過繼子女的失獨家庭,在辦理相關手續(xù)時提供方便。
自2003年起,山東省青島市開始關注失獨家庭,其中《四方區(qū)計劃生育公益金管理暫行辦法》規(guī)定,對具有四方區(qū)常住戶口的未成年獨生子女死亡家庭給予1000元的一次性經(jīng)濟補助,對不再生育家庭給予2000元的一次性經(jīng)濟補助。從2005年開始,青島對符合條件的人員,每人給予一次性養(yǎng)老扶助金2000元。對于符合女方年滿50周歲、男方年滿55周歲等條件的獨生子女意外死亡家庭,實行重大疾病醫(yī)療保險制度。對于符合條件的家庭,計生部門免費投保。一旦發(fā)生12種重大疾病,被保險人就能及時獲得醫(yī)療賠付。
(整理/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