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家庭里面,有5口人,平時到周末的時候,這家人總是會去一家高檔飯店吃飯。吃了幾次,這家人就提議讓老板給他們點優(yōu)惠,免費送他們一餐。
聰明的老板想了想,說道:“你們這一家人也算是這里的???,只要你們每人每次都換一下位子,直到你們5個人的排列次序沒有重復(fù)的時候為止。到那一天之后,別說免費給你們送一餐,送10餐都行。怎么樣?”
那么,這家人要在這個飯店吃多長時間飯才能讓老板免費送10餐呢?
解析參考:
這其實是個排列的思維問題,沒有想象中的復(fù)雜。我們只要運用邏輯計算的方法,分別對家里人的位置做一次縝密的計算分析,便可以一下子推導(dǎo)出正確的答案來。當(dāng)然計算中絕對不能出現(xiàn)丁點的差錯,在最快捷的解答中,也激活自身的思維細(xì)胞。
家中的5口人每次換一下位子,第一個人有5種坐法,第二個人有4種坐法,第三個人有3種坐法,第四個人有2種坐法,第五個人有1種坐法。5*4*3*2*1=120。這家人每一周去這個飯店吃一次飯,那他們要去120次,得120周,那么這家人840天才能吃到老板免費送的10餐。
小編溫馨語:840天,就是兩年后了!所以說,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就算有,也是有代價的~
敲鐘的速度
在一個寺院里,每天和尚都要敲鐘,第一個和尚用10秒鐘敲了10下鐘,第二個和尚用20秒敲了20下鐘,第三個和尚用5秒鐘敲了5下鐘。這些和尚各人所用的時間是這樣計算的:從敲第一下開始到敲最后一下結(jié)束。這些和尚的敲鐘速度是否相同?如果不同,一次敲50下的話,他們誰先敲完?
解析參考:
他們的敲鐘速度是不同的,應(yīng)該按敲鐘的間隔來算時間,每一個和尚用10秒鐘敲了9個間隔,第二個和尚用20秒敲了19個間隔,第三個和尚用5秒敲了4個間隔,所以他們敲鐘每個間隔所用的時間分別為:10/9,20/19.5/4,即1.11,1.053,1.25。所以第二個和尚敲鐘的速度是最快的,他最先敲完50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