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7日,煙臺市萊山區(qū)萬象城步行街的“愛加倍”茶餐廳內(nèi),不時傳來掌聲陣陣。在餐廳二樓,聾人女孩孫苗苗正拿著結(jié)婚證,向十幾位聾人朋友大秀甜蜜。其丈夫宋慶強是位“聽人”(聾人對正常人的稱呼),他一邊分發(fā)糖果,一邊向媒人、“愛加倍”店長楊莉道謝:“過幾天給你送豬頭吃(膠東風俗,新人要向媒人送豬頭)?!?/p>
這是楊莉促成的第五十六對聾啞人姻緣。今年24歲的楊莉生于河南商水縣一個農(nóng)家,2010年6月從中州大學特殊教育學院手語翻譯專業(yè)畢業(yè)后,考取了徐州市公安系統(tǒng)的公務員。她的工作是為警方訊問有犯罪嫌疑的聾啞人提供手語翻譯,因為工作總是要揭開聾啞人心里的傷疤,她覺得不忍,于是辭職,加盟到煙臺首家聾人餐廳。
2011年6月17日,以楊莉領銜的“愛加倍”茶餐廳開業(yè)。除了楊莉和副店長關麗麗外,其余八位員工都是聾人,年齡最小的19歲,最大的46歲。
為了讓客人選擇和認可聾人服務員,楊莉利用餐廳經(jīng)營業(yè)余時間,對客人進行手語引導和培訓。她在餐廳的墻壁上,畫了很多基本手語圖案,比如“您好”、“請問”、“幫助”等。這種宣傳效果甚佳,每逢節(jié)假日,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到餐廳,讓孩子跟聾人服務員學手語。而鄰近的煙臺大學、山東工商學院等高校學子,還專門成立了“手語協(xié)會”和“義工協(xié)會”,利用業(yè)余時間義務到餐廳幫忙。
生意步入正軌后,楊莉發(fā)現(xiàn),男員工劉盼畢業(yè)于長春大學藝術設計專業(yè),多才多藝。女員工范紅珍畢業(yè)于煙臺聾啞中心學校美術專業(yè),善良溫柔。由于都是學藝術的,兩人在工作之余,經(jīng)常湊在一起打手語聊天。時間一長,互生好感。但由于聾人婚姻面臨的各種社會壓力,兩人遲遲不敢捅破這層窗戶紙。2011年10月的一個下午,楊莉召集員工會議,把劉盼和范紅珍安排在會議桌的兩端。接著,她跟關麗麗上演了一幕雙簧。楊莉聲情并茂地朗讀了舒婷的《致橡樹》,關麗麗如癡如醉地進行手語翻譯。朗誦完畢,全場掌聲雷動。此時,劉盼和范紅珍雙目對視,柔情無限。楊莉疾步從吧臺取出一大束鮮艷欲滴的紅玫瑰,遞給了劉盼,鼓勵他:“快,帥哥,獻給你心中深愛的女孩?!碑攧⑴闻踔倒鍐蜗ス蛟诜都t珍面前時,范紅珍幸福的淚水,已汪洋恣肆。
“愛加倍”餐廳的名聲越來越響,黑龍江、北京、上海等地的聾人群體,紛紛慕名前來參觀、拜訪。交流中,楊莉了解到,聾人群體最恐懼的,并不是沒工作,沒房子,而是孤獨,很多年輕聾人都表達出對愛情強烈的渴望和憧憬?!盀槊@人做紅娘”的念頭,在楊莉腦海中越發(fā)堅定。
2011年11月11日,光棍節(jié)。楊莉通過餐廳網(wǎng)站和一些公益媒體對外發(fā)布:“煙臺首屆大型聾人相親會將于平安夜隆重上演”,歡迎廣大聾人朋友踴躍報名。短短一周內(nèi),來自全國十幾個省市的報名人數(shù)就達五百多人。由于餐廳面積小,楊莉?qū)⑾嘤H會“化整為零”,由一場變十場。每場限定人數(shù)一百人,男女比例各半。
而在舉辦活動中,楊莉很快發(fā)現(xiàn):由于事先沒有做好相親資料的整理統(tǒng)籌工作,參差不齊的個人情況,導致很多年輕人彼此交流的盲目性和生硬化,結(jié)果也不樂觀。
第一場相親會結(jié)束后,楊莉在煙臺大學義工的幫助下,分門別類整理完了八百多名聾人朋友的相親資料,為每場相親會定下了“主題”和“基調(diào)”。比如“專科以上學歷相親會”、“職場人士相親會”等。這種人文化服務的理念,受到聾人的熱烈歡迎,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截至2012年3月底,楊莉共主辦了十二場相親會,五十六對聾人朋友走上紅地毯。
楊莉今年的最大心愿是希望社會各界都能關注聾人群體的婚戀問題,由政府牽頭舉辦更大規(guī)模的相親會,讓更多的有情人終成眷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