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筆者受朋友W君之邀,參觀了他精心收藏多年的老紙制品,大開眼界。同時也促使筆者將此前重金購入的一張老包裝紙(如圖)的研究,擺上了日程。
區(qū)區(qū)一張舊紙,筆者何需動用重金?賣家給出這樣的解釋:“民國包裝紙,越是大城市的越好找,價格也相對便宜,中小城市者,東西少價格自然水漲船高。一句話,物以稀為貴?!睂Υ耍P者無以反駁。
不過,筆者所以接受這個價格,卻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其一,小地方的包裝紙印有電話號碼者更少,這對筆者的收藏與研究幫助更大;其二,因為收藏的原因,筆者需要經(jīng)常接觸中國近現(xiàn)代史。而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筆者注意到了一個問題:原本開埠的牛莊為何被營口所取代?現(xiàn)在有了營口的老包裝紙,筆者便有了破解之動力。
據(jù)史料記載,1881年4月3日,牛莊正式開埠。到了5月份,英國首任駐牛莊領事密迪樂,卻向負責牛莊通商事務的山海關監(jiān)督瑞麟提出異議,說英國本擬在營口開埠,只因地圖上將牛莊標注為距遼河河口就近的港口,所以“很不經(jīng)意地把營口錯當了牛莊”。而實際上牛莊距遼河河口有90里遠,且港口淤淺,船舶停靠不便,故需將英國領事館遷至營口。1864年,英國領事館從牛莊遷到營口。營口港也在該年正始開港。至此,營口成為東北第一個向外國開放的通商口岸。只因“條約文字不便改易之關系,故國際通稱之各詞仍曰牛莊”。翻譯成現(xiàn)在的話說,牛莊為名,營口為實。
其實,營口早在“日俄戰(zhàn)爭”(1904年)之后,就由俄國勢力范圍變成了日本的勢力范圍。該包裝紙上印制的“長電話四百七十四番”就是日本架設的長途電話。但筆者還是從該舊包裝紙上看出端倪,第一,1912年6月8日,北洋政府參議院決議:“國旗定為五色旗(紅、黃、藍、白、黑)”,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沖破日本的阻撓發(fā)表通電:宣布遵守三民主義,服從國民政府, 改旗易幟,把五色旗改為青天白日旗。第二,成立于1932年3月1日的“滿洲國”規(guī)定,紅、藍、白、黑、滿地黃五色旗為國旗。據(jù)此,東北地區(qū)懸掛五色旗的時間在中國是最長的。而筆者最終將該包裝紙確定為民國之偽“滿洲國”時期。
走筆至此,筆者的案頭工作算是大功告成。但筆者還想多說一句,藏品只要能為你所用,它就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