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素質?!苯逃母锢砟畹母?,社會對教育的更高要求都會需要我們改革舊的教學模式。對于我國目前現(xiàn)狀,大多數(shù)學校無法改變大班教學的狀況,而學生之間又存在著差異,由于接受知識能力的不同,這就造成“吃不飽”和“吃不了”等現(xiàn)象的存在,這些現(xiàn)象嚴重阻礙著學生發(fā)展。為此,我們學校進行了“分層培養(yǎng)個性”教學方法的研究初探。
一、層次的劃分
所謂分層次教學就是要根據(jù)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并結合實際情況,按一定標準分為優(yōu)、良、一般、差等幾個不同的層次。分層次教學是變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為全民族的素質教育,是成績差異的分層,而不是人格分層。要向部分差生闡述分層次教學的目的在于讓不同成績的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他們的潛能,在完成《課程標準》的前提下,要求有所不同。
我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根據(jù)班上的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認知水平把學生分為三個層次:A層是優(yōu)等生,B層是中等生,C層是學困生。劃分層次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成功與否。為此先采取學生自估,然后由學生自己選擇自己適應的層次,教師根據(jù)情況進行適當?shù)恼{整,對學生的分層,實現(xiàn)的是動態(tài)分層,即C層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成績提高后可升入B層,B層學生經過努力,成績提高后可升入A層。通過分層教學,對每個學生都起到了激勵和促進作用,克服優(yōu)等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的現(xiàn)象,做到了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不同層次的教學
分層次教學的目的是為了使不同層次、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有不同的收獲。對于低層次的學生要適當降低要求和標準,高層次的學生適當提高拓展要求和標準。在教學過程中,對于A層和B層,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我們認真分析這兩層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著重做了以下分析設計:
A層學生是年級學科尖子,基礎知識扎實,接受課本知識快,課堂以自主學學習為主,教師設置問題,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去理解。然后老師結合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加以總結、提煉,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知識的拓寬與提升,擴大知識面,使這一類學生能循序漸進,觸類旁通。
C層學生在學習上有一定的困難,缺乏學習主動性和自信心.我在講課時,注重基礎知識教學.在授課過程中分兩步走,對于一些較難題,讓學生先預習,找到與前面所學知識的聯(lián)系之處,用到了哪些舊知識,并進行比賽看誰得到的信息多,這樣既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培養(yǎng)了學習的自信心;對于一些較容易的內容,教師則引導學生自己說出本節(jié)重點,難點,應掌握的知識。授課時重點講解知識的運用,不能只照本宣科地敘述定理,講解例題,要把課堂進行智慧地加工,把課堂氣氛搞活。還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三、分層次教學的習題設計
由于分層次教學以班級課堂為主,所以教學手段也一樣.教學練習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形成技能.不同層次的學生針對不同的學習目標選做不同的練習。在設計練習時,我們把練習分為A,B,C三類.其中A類為提高題,B類為綜合題,C類為基礎題。習題要求是A層學生三類題全部完成,B層學生完成B、C兩類題;C層學生完成C類題。當然,B,C兩層的學生也可以向更高一類題挑戰(zhàn),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四、分層次教學的考核
分單元,章節(jié)考試,鼓勵差的學生參加上一層的競爭,不要受分數(shù)的束縛,重要的是使自己能不斷進步。優(yōu)秀的學生也讓他們之間互相競爭,試卷的設計要有針對性,大部分題目大家做,部分題目分層做,還有一些拔尖題,以附加題的形式出現(xiàn)。
五、層次的調整
層次分好后不應是固定不變的,應定期調整或根據(jù)具體情況適時調整。使得學生所在層次隨其學習的興趣,成績,能力的變化而不斷的變化,對于層次提高者使其認識到是自己的努力所得,并讓大家對其努力加以認可,從而使其增加信心,培養(yǎng)起一種競爭的好學心理,對于層次降低的學生,要視情況給予一定的壓力,讓其醒悟自己落后的原因,幫其制定改正缺點的計劃,鼓勵他爭取下一次提高。
六、影響分層教學的因素
分層教學的備課,講授,考核,評比固然重要,但還有一些隱蔽因素影響著分層教學的實施。如:課后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與家長緊密配合, 與同科教師團結協(xié)作等,都會對教學有一定影響。另外,分層次教學的工作量大,對教學的要求較高。這就要求教師課下多下功夫,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
經過一年的努力探索,我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使數(shù)學尖子生冒了出來,學習困難生跟了上來、有了提高,為不同的學生創(chuàng)造了適合他們各自發(fā)展的空間。
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承認個體差異客觀存在,打破整體劃一的統(tǒng)一要求。分層教學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優(yōu)越性,在一定意義上創(chuàng)造了適合學生的教育。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進一步去嘗試,去完善,將教學改革進一步去深化,使教學工作再上一個新臺階。
(作者簡介:王翠卿(1972.12-),女,晉州市趙位鄉(xiāng)趙八莊人,雙??疲袑W一級教師,晉州市桃園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