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喜
不知從幾時開始,我們已經(jīng)無法對美食敞開心扉了。
如果細數(shù)這個世界上的美好事物,美食,絕對能算其中一個。人們對于美食的熱愛,源自于美好生活的渴望。在紛繁蕪雜的世界里,唯有美食,無論何時都能讓人的心情為之一振。但是,我們周圍的美食,好像越來越不安全了。每當我們品嘗著美味食物時,總會有種罪惡感油然而生,仿佛自己是在拿健康開玩笑。這樣的感覺,實在讓人困擾。
外出就餐時,總是感覺很茫然?;疱伜退篝~不能吃了,因為是口水油;炒菜也不要吃了,怕是地溝油;燒烤不能吃,吃多了會致癌;日本料理清淡健康,但擔心原料被輻射污染或是魚生里有寄生蟲;西餐好像沒有這些困擾,但熱量太高也不利健康??傊】岛孟窨偸窃诤臀独龠^不去,擺出一副有你沒我的架勢。
如果在家里吃清粥小菜,就沒有這種問題了嗎?未必。
回顧2011年發(fā)生的食品熱點事件,有很多是我們防不勝防的。比如發(fā)生在上海的“染色饅頭事件”就讓很多人大跌眼鏡。在饅頭里加點玉米粉或者是黑米粉,真的有那么難嗎?還有,傳說中的“激素黃瓜”、“膨大劑西瓜”,這些事件雖然撲朔迷離難辨真?zhèn)?,但究其起因,還是在于蔬果品質的下降和人們對于食品安全的不信任。當黃瓜失去了黃瓜味,西瓜沒有了西瓜味,即便它們不是用激素和膨大劑催熟的,也必定是由其它原因造成的,而這個結果,是消費者無法接受的。
在本期雜志中,我們用了若干篇幅來回顧今年發(fā)生的食品事件。除了“搶鹽風波”和“衛(wèi)生部新規(guī)”之外,都是與食品安全相關的。這些事件,都引起了極為廣泛的關注。也許到了2012年,這些事情都會被人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新事。這樣的循環(huán),要到何時才能休止呢?
有一種觀點說,正是因為人類對于美食無休止的追求,才導致了許多商家為了追求口感而使用那些本不該用于食物中的添加劑。我覺得,這種說法未免有給無良商家開脫的嫌疑。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人的天性使然。
但愿2012年,我們不再有需要盤點的食品安全事件。希望有一天,我們能再度對美食敞開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