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讓我們更孤獨
Facebook的真正危險之處不是它讓我們更加孤獨,而是改變了孤獨的本質。新的孤獨和美國人傳統的想法不一樣,不再是獨居的清教徒,也不再是探索宇宙的航天員,Facebook的孤獨更加耐人尋味。地球上每13個人就有一個是Facebook的用戶,其中一半的用戶每天都要登陸。在18到34歲用戶群中,幾乎一半的用戶會一睜眼就查看自己的個人主頁,而28%的會剛起床就查看。Facebook從不休息,我們也不會休息,盡管人們以前也喜歡展示自己,但是不會時刻展示,每天一醒來就想著展示。現在我們時刻都在想著自己是誰,卻從來沒有真正思考自己是誰。
《財經》
2012年第12期
民資入“鐵”覓路
中國鐵路正面臨著資金配置的巨大錯位:一方面,鐵路基建開工不足、急需“輸血”;另一方面,大量有意投資的社會資金長期遭遇“玻璃門”。截至2012年3月31日,鐵道部總負債為24298億元,負債率升至60.62%,表明其建設資金進一步緊張。中國鐵路以少量政府資金撬動大量債務性融資的投融資模式,已越來越呈疲態(tài)。
《IT時代周刊》
2012年第8期
淘寶腐敗黑幕調查
淘寶曾經是創(chuàng)業(yè)者的天堂,但短短幾年,卻變成了多數人的噩夢。當腐敗成為淘寶小二的生活狀態(tài)時,任何局部性的治愈措施都無法改變根本。當淘寶沒有干凈的小二、上下級之間互握把柄時,對馬云來說,反腐敗,淘寶亡;不反腐敗,阿里亡。我們只想試著了解:淘寶的水有多深?
《第一財經周刊》
2012年第16期
風暴中的宋衛(wèi)平
從他創(chuàng)建綠城開始算起,這已經是他經歷的第四次宏觀調控。除了創(chuàng)業(yè)時一方面公司規(guī)模小,一方面地價低而影響不大之外,為何綠城對此缺乏心理準備與預期?這個只是想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人,此番能否破局而出?
《創(chuàng)業(yè)家》
2011年第4期
瘋狂的補習班
20年來,中國的教育培訓行業(yè)走了一個“反拋物線”。家長已經不敢不上補習班了。中國的教育在應試制度、學校和商業(yè)力量的合謀下,已經成了一場反恐戰(zhàn)爭。一份調查顯示,在北京,一個普通三口之家花在小孩補習班上的錢,已經將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一半。
《中國經濟周刊》
2012年第17期
誰占了故宮的地盤
2002年至今,雖然故宮開放面積從30%提高到45%,但還有許多占著古建筑的辦公部門亟須遷移、還有幾個釘子戶亟須“請出”。眼下,收復被外單位占用的建筑——這項被視為“史無前例”的工作正在進一步推進。故宮何時復歸它本來的面貌,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