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一方
很多年前,何巧女曾在中山陵上眺望南京城,“那時的南京城中有樹、樹中有城,城與樹交相掩映,比巴黎都要美?!?/p>
30多年來高速的城市化進程,反而讓城市丟了自己的魂?!皣鴥饶切┣宦傻臉欠浚粗甲屓松鷼?”——顯然,南京并不是中國城市同質化的個例。
一心構建“城市景觀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何巧女,最遺憾的是很多建筑根本不考慮與周圍自然景觀的協調。“本來前面一片湖,后面一片山,偏要建個大廈,結果湖成了池塘,山成了土包?!?/p>
何巧女是一個骨子里苛求完美的人。
為了接受我們的采訪,她特地換上了一位著名服裝設計師為她量身定做的粉紅色連衣裙。面對鏡頭,她會提醒攝影記者怎樣取角度,才能把自己拍得更美。
這絕不僅是一個女人的愛美之心。她旗下的東方園林目前市值180多個億,是當之無愧的霸主,更是她對園林之美執(zhí)著追求的證明。
大風起于青萍之末。何巧女出生于浙江武義的園林世家,父親是中國盆景協會會員。受家庭影響,1984年她考入北京林業(yè)大學園林系,從此與園林結下不解之緣。
1幾乎夭折的盆景女王
聽說父親要來北京參加盆景展覽,何巧女興奮了好幾天,一是因為與父親闊別已久,二是可以到展覽上去見見世面——那是23年前,為北京亞運會造勢而舉辦的中國盆景藝術展開展,也給年輕的何巧女打開了一扇更廣闊的門。
何巧女跟著父親來到展會上,發(fā)現盆景藝術很受人們歡迎,甚至很多外國人都趨之若鶩,一盆苗木能賣出不少錢。恰好她還從一個在京廣中心上班的校友那里得知,不少高檔的酒店和寫字樓,都需要大量盆景植物來做綠化裝飾。
于是,24歲的何巧女決定下海經商。她先回到林業(yè)大學,租下了園林系的一間溫室當作花房,然后坐上了南下的火車,從廣州買回苗木放進花房,再以每盆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的價格,出租給高檔酒店和寫字樓。這些高檔物業(yè)的管理者,往往都是外國人,何巧女是園林科班出身又懂英語,很快就拿到了京廣中心一張十多萬元的訂單。
當時幾乎沒有園林專業(yè)的人下海,幫高檔物業(yè)做綠化的都是民工,對于盆景僅是簡單的擺放,還談不上美觀。而何巧女憑借專業(yè)知識,從修剪單個盆景,到整體景觀造型,再到后期養(yǎng)護,使京廣中心的綠化讓人眼前一亮。
京廣中心是彼時北京第一高樓,何巧女的這第一筆生意,起到了很大的示范效應,很多高檔物業(yè)的外籍高管紛紛找上門來。隨著植物租擺業(yè)務步入正軌,1992年8月何巧女成立了東方園林藝術公司,招來了七八個園林專業(yè)的同學,把業(yè)務拓展到鮮花租售,還跟北京洼里鄉(xiāng)政府合作,建了一大片鮮花基地。
公司成立的第一個中秋節(jié),何巧女組織員工到清華大學欣賞荷塘月色,清風徐來月上柳梢,人生得意好不快活。
然而創(chuàng)業(yè)并非看上去的那么美。商業(yè)的本質不只是一次次價值的交換,更是一場場人性的考驗。初涉商海的何巧女很快吃到了苦頭。
1992年來,何巧女拿出公司僅有3萬多元,讓她的一個員工進購一批嫁接鮮花,如果待到來年過年時賣出去,便可賺回10萬多元。第二年春節(jié),何巧女來到花房一看,頓時傻了眼,“偌大的花房,一株鮮花都沒有長出來!”
她立馬反應過來,是這個員工以次充好,從中搗了鬼。可是這個員工呢?早已不見了蹤影。
何巧女一下子癱坐在地上怎么也站不起來。員工們都很憤慨,紛紛表示一定要幫她把這個員工揪出來,她卻擺了擺手:“最要緊的是,如何保住陷入危機的公司啊!”
2一戰(zhàn)成名
花房損失慘重,洼里鄉(xiāng)政府也很擔心。何巧女主動找到書記,白紙黑字摁下手印,承諾欠鄉(xiāng)政府的地租一定會還。
看著這個個子不高的小丫頭,書記覺得怪可憐的,更感動于她的誠信與執(zhí)著。正好當時北京御園別墅項目在洼里鄉(xiāng)開工,他試探著問何巧女:“你們公司能不能做別墅的綠化?”
何巧女一聽,一掃臉上的陰霾:“當然能啊!”
1994年正值中國別墅剛剛興起之時,北京北四環(huán)、機場路一帶興建了不少賣給外國人的外銷樓盤,其中御園別墅作為當時北京最高檔的別墅樓盤,頗受人們關注。
何巧女異常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然而,當時的東方園林還是一家小公司,主業(yè)撲在植物租擺業(yè)務上,如果要做御園別墅,受資源限制就必須有所取舍。
何巧女思考再三:一方面,租擺業(yè)務門檻較低,創(chuàng)業(yè)兩年來已經新增了不少公司,市場競爭逐漸激烈起來;另一方面,房地產行業(yè)上升勢頭強勁,很多樓盤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這其中孕育了一個龐大的房地產景觀市場。
船小好掉頭。何巧女停掉了固有的租擺業(yè)務,將東方園林所有力量集中到御園別墅。她本人更是親力親為,整天守在工地現場,不僅跟工人們一起研究樹木該怎么擺,草地該怎么弄,甚至還走進別墅里,從每扇窗戶看出去,一板一眼地指揮屋外的工人們,如何調整才能使窗戶外的風景更美觀。
御園別墅一開盤,便引起了北京城的轟動,何巧女打造的綠化景觀,更是成了一大賣點。開盤當天,有記者采訪何巧女,問她如何創(chuàng)造出如此具有藝術水準的景觀。第一次接受采訪的何巧女,激動得把她對園林藝術的理解講了個遍。
令何巧女頗為意外的是,報道一面市,她便連續(xù)接到恒豐花園、王府花園和榆景園等外銷別墅樓盤的邀請。原來,作為北京價格最貴的樓盤,御園別墅幾乎成了北京其他別墅的標桿,“后來幾乎全北京外銷樓盤的園林都是我們做的?!?/p>
這種以重點項目為突破口的戰(zhàn)術,成了她后來開疆辟土的殺手锏。而東方園林憑借這次機緣巧合下的戰(zhàn)略轉移,不僅從危機中迅速走出來,還一腳踏進了房地產行業(yè)蓬勃發(fā)展的浪潮中。
然而,商業(yè)的浪潮風高浪急,年輕的何巧女難免地跑偏了。
1996年,東方園林拿到了西門子高管公寓的項目。該項目的景觀設計師正好也管室內設計,看到東方園林做景觀很出色,就順便問了問何巧女做不做室內裝修。這一下子激發(fā)了她圍繞房地產配套,進行業(yè)務多元化的念頭。
做了這么多樓盤的園林景觀,何巧女深知,一個新建的樓盤不僅需要園林景觀,還需要室內裝修、機電安裝等其他配套。此前的東方園林,只做園林景觀,現在有這樣的好機會,何不把其他業(yè)務一起做了呢?
順著這個簡單的邏輯,1997年何巧女將公司名字改為東麗集團,并相繼成立了裝修公司、家具公司和機電安裝等公司。正如名字的更替,此時的東麗集團更像是一家從事房地產配套一體化的公司,而偏離了園林景觀這條核心主線。
3一團膨脹的雪球
帶領公司一路野蠻生長的何巧女,確實缺乏一條明確的戰(zhàn)略規(guī)劃。當時互聯網經濟火爆,她還考慮過,是否可以做個網站。
有些迷惘的她,開始從各種商業(yè)傳記中尋找答案。她仔細研究過諸如微軟、思科這些著名企業(yè)的發(fā)展軌跡。最讓她熱血沸騰的章節(jié),往往是資本市場如何迅速成就企業(yè)的偉大。
1999年末,隨著香港創(chuàng)業(yè)板落地,“大陸創(chuàng)業(yè)板呼之欲出”的消息像一劑強心針,引發(fā)一大批渴望上市的民營企業(yè)的集體狂熱。何巧女也不例外,她一口氣聯系了好幾家券商,結果發(fā)現每一家手上都有很多企業(yè)在排隊。
怎樣才能跨入資本之門?
何巧女請了投行人士對公司進行調研分析。
投行團隊來到當時的東麗集團一看,便發(fā)現了問題。東麗集團賴以發(fā)家的園林景觀業(yè)務并不突出,而圍繞房地產配套展開的一系列業(yè)務,則參差不齊難以做上規(guī)模。這種主營業(yè)務不出彩,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公司,遲早會面臨增長瓶頸,根本不可能被資本市場接受。
經過多次交流后,投行團隊最終給何巧女提供的戰(zhàn)略建議是:砍掉后來發(fā)展起來的副業(yè),集中將園林景觀這一主業(yè)做大做強。
何巧女采納了投行的建議,隨即對公司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首先,她將東麗集團更名為東方園林集團,把裝修公司、家具公司和機電安裝公司等副業(yè)全部砍掉,將這些公司的資源全部并入園林景觀業(yè)務。
其次,她對東方園林集團進行股份制改造,成立股東大會,并對高管層制訂出每年4%的期權承諾,鞏固原有高管團隊的同時,又吸引了一大批地產、園林業(yè)界的優(yōu)秀人才。
最后,她與高管們制訂了一個全國擴張計劃,并同時實施縱向一體化,園林景觀業(yè)務從苗木供應到設計再到施工,向全產業(yè)鏈鋪開。
選對了方向,剩下就是快與慢的問題。2000年的何巧女一心撲在上市上——最快2002年下半年,最晚2003年底,東方園林就應該是一家創(chuàng)業(yè)板的上市公司了。這樣的想法驅使著東方園林像一團雪球,沿著上市這條坡飛速滾動且越滾越大。
趁著全國各地房地產高速發(fā)展之勢,何巧女采用分公司制,帶領東方園林在各個城市迅猛擴張,并幾乎不加限制地瘋狂接項目。對于相對陌生的外地市場,她采取了一貫的戰(zhàn)術,“我們每到一個城市,就一定把當地最著名的三個樓盤拿到手?!?/p>
與此同時,為了增強設計實力,何巧女千方百計聯系到遠在美國、供職于世界著名景觀設計公司EDSA的師兄陳躍中。在陳的牽線搭橋下,東方園林與EDSA針對中國市場合資成立EDSA-Orient景觀設計公司,陳出任首任總裁。東方園林從此有了與國際頂級設計大師交流學習的平臺。
然而,EDSA-Orient定位于高端項目的景觀設計,并不能支持東方園林的高速擴張。于是,何巧女在原有設計部的基礎上,組建了東方利禾設計公司,分公司開到哪個城市,東方利禾就在哪里建立設計分院,每個分院配置十幾個設計師,與分公司的營銷、工程等團隊一起服務于當地的項目。
短短兩年間,東方園林在全國12個省市開出分公司,承接了80多個項目,員工迅速擴張到700多人,像一個越滾越大的雪球,甚至膨脹起來。
4遍地荊棘的疼痛
2001年,納斯達克泡沫破滅,國內股市頻傳丑聞,推出創(chuàng)業(yè)板的形勢急轉直下。次年,監(jiān)管層最終拍板:國內股市尚不成熟,創(chuàng)業(yè)板被無限期推遲。
突然間,東方園林這團急速膨脹的雪球,狠狠地撞上了一堵嚴實的墻。很多由于過度擴張引發(fā)的問題,接二連三地暴露出來。
一方面,為了支撐快速擴張而招聘進來的大量新人,并未經過深入的互相了解便走馬上任,難保其敬業(yè)態(tài)度與職業(yè)精神,進而導致一些工程出現質量問題。
另一方面,房地產行業(yè)本來就魚龍混雜,何巧女遇到不少房地產商故意拖欠工程款。
“園林項目的預付款很少,大多數項目都需要園林企業(yè)自己先墊資。全國各地80多個項目,錢墊出去了不說,甚至還面臨著不少諸如管理不善、回款無望等風險,無論上市與否,這一切很可能將東方園林置于危局之中。
2003年初,何巧女正式宣布東方園林實施戰(zhàn)略收縮,撤掉各地12家分公司,無力完成的工程合同立即終止。然而,她怎么也沒想到,收縮戰(zhàn)略剛一宣布,她以期權激勵吸引而來的管理團隊,幾乎在瞬間土崩瓦解。
各個分公司的老總,有人開著公司的公車揚長而去,有人帶著公司的合同另立山頭,還有人拿著公司的資料威脅何巧女……他們當中不少曾經是何巧女最信任的人。
“一擴一收之間,我們損失了手頭幾乎所有資金,人也走掉了不少。那個時候真的一分錢都拿不出來了?!比缃窕貞浤莻€時候,何巧女眼里含起了淚。
彼時的東方園林已是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在外部,東方園林有大量的半拉子工程需要清算并賠付;而在內部,何巧女又缺兵少將,資金緊張。
怎么辦呢?
危急時刻,何巧女的丈夫唐凱挺身而出,組織起二三十名財務與工程人員,成立了一個清算組,扛下了清算各地半拉子工程的重任。12個城市每個城市都有三四個項目,唐凱便率領清算組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地飛,一個客戶一個客戶地解釋。對于已經完成的部分,客戶愿意付錢就付,不愿意付也只能自認倒霉。
有一次,唐凱帶著清算小組飛到某市,到分公司辦公室剛一落腳,只聽見屋外一陣生氣的吼聲。還未等唐凱反應過來,十幾個彪形大漢闖進門來,將辦公室圍了個水泄不通。
原來,之前的分公司經理卷款跑路后,留下一大堆爛賬和未完成的工程,客戶怒不可遏,將賬全部算在了清算組頭上。唐凱只能硬著頭皮扛下來,與團隊一起向客戶好言解釋,請求對方的原諒與債務上的寬限。
在這些委屈甚至是屈辱中,唐凱的清算組逐漸收回了東方園林幾乎崩潰的擴張戰(zhàn)線。收縮之后,東方園林的隊伍從700多人一下子減員到200人不到,但何巧女幾乎全盤保留了擴張時建立起來的、近100人的設計團隊,這為東方園林以后的翻身創(chuàng)造。了條件。
唐凱的清算組屢屢遭到客戶的圍堵,坐鎮(zhèn)北京總部的何巧女非常擔心,但她幾乎騰不出手來幫丈夫解圍。要為收縮戰(zhàn)線埋單,可哪兒來的錢呢?資金鏈緊張的東方園林必須開源!
為此,何巧女轉變了此前“什么項目都接”的戰(zhàn)術,親自掛帥成立重大項目組,集中保留下來的資源,專攻500萬元級以上的大項目。憑借此前在北京打下的品牌知名度,與設計能力上的優(yōu)勢,何巧女還是接到了諸如碧水莊園、瀛海名居和華僑城等大項目。
那段舔舐傷口的日子里,何巧女幾乎沒睡過一個好覺,她每天晚上開會與設計團隊一起研究方案,早上一大早就親自跑工地、盯項目,掙的錢都拿去還債?!澳莻€時候真是在救火,給你工程做的,給你回款的,真的就是上帝?!?/p>
2005年,何巧女終于緩過勁來,當時的好朋友、現任東方園林副總裁方儀也從中信證券投行部來到公司,成了她的左膀右臂。同時,國內資本市場已經好轉,深市已推出中小板,資本之門似乎又開始向何巧女招手。
此時,風浪中挺過來的何巧女,沉下心來反復問自己三個問題:過去為什么失敗?現在市場形勢如何?將來自己究竟要什么?她一連花了好幾個星期,為這些問題尋找答案。
實際上,地產景觀只是房地產的附屬品。由此就必然導致三個問題:其一,房地產業(yè)已經度過了爆發(fā)期,轉而進入政策調控期,地產景觀業(yè)務必然會受其牽連;其二,房地產商魚龍混雜,大的已建立起自己的景觀部門,小的又隱藏著拖欠項目資金等風險;其三,園林景觀只是為樓房服務,極大地限制了何巧女對園林藝術的追求。
但另一方面,一直被國有園林企業(yè)壟斷的市政園林,已經開始面向更有活力的民營園林企業(yè)開放。相比地產園林,市政園林不僅項目體量更為龐大,而且具有更大的藝術創(chuàng)作空間。更重要的是,根據國家發(fā)展規(guī)劃,未來20年中國城市面積將擴大一倍,按照城市規(guī)劃的合理水平,其中三分之一的面積將留給園林綠化。
何巧女驚喜地看到了一個無比巨大的市場。
5黑馬出世
要進軍市政園林了,何巧女卻很冷靜。她深知:一直以來,國有園林企業(yè)做市政園林,民營園林企業(yè)做地產園林,幾乎是兩塊井水不犯河水的戰(zhàn)場。東方園林要想橫刀切入市政園林領域,其難度可想而知。
機會在2005年秋天出現了,蘇州金雞湖大酒店國賓館景觀工程公開招標。金雞湖被譽為“蘇州的西湖”,蘇州是園林之都,國賓館又定位于“華東的釣魚臺”。這個被視為“當代園林藝術制高點”的重點項目,自然吸引了上海園林集團、蘇州園林集團等實力強勁的國有園林企業(yè)。
由于此前出色地完成了金雞湖高爾夫球場的景觀工程,東方園林也收到開發(fā)方的邀請。何巧女自然不肯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她立即拿來日本設計公司繪制的景觀建筑規(guī)劃圖紙,抽調了東方利禾兩個分院的院長,一起仔細研究并提出了獨到的改進意見。
為了提高中標的可能性,她讓兩個分院長結合研究結果,分別出具兩份不同的景觀設計方案。最終,憑借分院長胡科“森林花園式酒店”的方案,東方園林從眾多對手中突圍,一舉拿下了國賓館項目。
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不管是開發(fā)方、對手們,還是蘇州市民們,都把目光集中了過來,東方園林究竟會把“華東的釣魚臺”建造成什么樣子?巨大的壓力隨之而來。
怎樣才能把國賓館打造成一座如同拙政園一樣的傳世之作呢?何巧女開始審視園林景觀建造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業(yè)內一貫的流程是,設計師做好圖紙,工程師照圖施工,整個施工過程中,設計師通常只去兩三次工地看一看,有些甚至交付圖紙后便不聞不問。
然而,圖紙與實際存在不少差異。一般來說,工程師會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臨時調整,調整后卻難以保證當初設計的藝術觀賞性能呈現到位。這樣的出入大概在30%左右。
就從這30%入手!
何巧女用物質獎勵加行政命令把呆慣了設計室的分院長胡科,直接派到國賓館的景觀工地上。就像當初何巧女做北京御園時,親自到工地上調整景觀一樣,胡科帶著兩個助理在工地上一蹲就是一年。地勢該怎么塑造,樹木該怎么栽種,石橋該怎樣取角度,他親自把控著每一處細節(jié),直到項目完工。
2006年夏天,國賓館園林景觀剛一呈現,便震撼了整個華東園林界。地形、植被、濕地和石雕等各個要素穿插漸進、綜合協調,最終構成了這一經典作品。
借此,東方園林在高手如云的華東業(yè)界名氣大增。國賓館開館不久,又中標湖畔凱賓斯基酒店的園林景觀項目。而何巧女則收獲了一種將設計和施工緊密聯系的方法論。
隨后她高薪聘請了一些既懂園林藝術又通曉園林工程的專家,再從年輕設計師中挑了一批懂工程的人,一起組成了東方園林獨有的工程藝術中心,專門從事施工現場的藝術調整工作,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設計施工一體化”。
正是憑借這一獨門秘笈,在同年北京T3航站樓的綠化景觀招標中,東方園林從全國97家園林同行中脫穎而出,拿下3個標段中的兩個,從而在市政園林領域站穩(wěn)了腳跟。
6細節(jié)偏執(zhí)狂
2006年,拿下北京T3航站樓的東方園林,順勢一連拿下北京通州運河文化廣場和北京奧運公園部分標段兩大項目。這匹生猛的黑馬已經以2億多元的年收入,成為實至名歸的行業(yè)老大。更讓業(yè)界感到驚奇的是:在項目前期,它到底如何一次次征服挑剔的甲方?
究其原因,仍然是在細節(jié)上的高人一籌。
何巧女為東方園林的營銷團隊,制訂了一套步步為營的標準化營銷流程:首先是市場調研,吃透客戶手上的項目;接著是電話拜訪以及送上公司簡介;然后是用PPT詳細介紹公司的情況;再下來是帶領客戶參觀公司之前的項目,最后是回訪與深入談判。
在向甲方匯報方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何巧女要求員工一律著正裝,甚至筆記本、簽字筆都要統(tǒng)一,精神狀態(tài)還必須飽滿。針對一些特殊項目,必須準備英文版PPT,并用流利的英文講解。很多次輪流匯報上,甲方僅從外表上,就能感覺出東方園林勝人一等的專業(yè)素養(yǎng)。
轉向市政園林領域之時,何巧女更是親自上陣,跟營銷團隊一起做策劃方案,跟投標團隊一起熬更守夜做標書,甚至還跟工程團隊一起開赴施工現場。有時候,她對細節(jié)的苛求,連甲方都大為吃驚。
按照常規(guī),作為乙方拿到甲方的圖紙后,保質保量地照圖施工就足夠了。但做北京奧運公園景觀大道項目時,何巧女把甲方提供的景觀圖紙拿回來,和設計團隊一起仔仔細細研究了個遍,“奧運工程要給全世界看,可不能讓別人挑出毛病?!?/p>
這一研究,果然找到一個大問題。
原來,奧運公園景觀大道沿著北京皇城中軸線鋪開,并采用淺色地磚,顯得開闊大氣。而景觀設計者為了響應“綠色奧運”的口號,沒有選用大樹而采用了直徑僅15厘米的小樹。
“用這么小的小樹,怎么鎮(zhèn)得住這么大氣的大道!”何巧女連忙找到甲方負責人,提議更換大樹??墒?,奧運工程的方案經過層層審批,據說溫總理還過了目,怎么能說改就改。對方擺出了一副拒絕的態(tài)度。
何巧女一下子急了,一拍桌子說:“我給你用25厘米的大樹,只收你15厘米小樹的錢,你就別上報了?!睂Ψ揭汇?,心想這人還真來勁兒了?隨后看到何巧女一臉嚴肅的表情,還是被她的執(zhí)著折服了,便同意了她的建議并讓她寫了個保證書。
一年多后工程竣工。何巧女和甲方負責人一起驗收,走在寬闊的大道上,對方一看兩邊的大樹,不禁對何感嘆:“幸好當初聽了你的,要是栽小樹,才真是難看?!?/p>
那段時間,何巧女心情特別好,每天早上都來奧運公園,舒舒服服地坐在公園的椅子上,聽聽音樂,聽湖里的蛙叫,仿佛一個藝術家陶醉在自己的作品中。
7上市的風景
不辭山萬重,花開幽谷中。2009年,讓何巧女盼了10年的資本市場,終于向她敞開了門。
此時的東方園林在奧運工程的示范效應下,接連拿下昆明蓮花池公園、濰坊白浪河濕地公園和北京康樂體育公園等項目,使市政園林業(yè)務占到了總業(yè)務的80%以上,公司年營收達到5.8億元,并連續(xù)三年保持了每年兩位數的穩(wěn)定增長。
何巧女順利完成了戰(zhàn)略轉移。而已是業(yè)界領頭羊的東方園林,自然成了沖擊中小板的大熱門。
對比10年前急切上市的心情,此時的何巧女已經從容了很多。“之前是為上市而急迫地想上市,后來是公司發(fā)展到需要通過上市,來獲得更大的機會,是水到渠成。”
2009年11月27日,東方園林正式登陸中小板,成為“中國園林第一股”。上市讓東方園林突破了資金瓶頸,IPO募來8個億,銀行授信一下子從1000多萬元提高到20個億。隨后不到一年時間,資金彈藥充足的東方園林,一連斬獲4.3億元的株洲神農城項目、12億元的大同文瀛湖項目和16億元的鞍山城市景觀項目等總計高達50億元的訂單。
在連續(xù)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東方園林的股價一度摸高到229元的“天價”,成為前所未有的兩市第一高價股。而何巧女夫婦也以113億元身家,名列當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的第54位。
——成功了嗎?不,夢想才剛剛開始。
“從上市的第一天起,我參加了無數次培訓,監(jiān)管機構每次都號召我們學習蘇寧,學習萬科。有一次深交所在南京組織董事長培訓,又把張近東叫來要我們學習。我希望以后我們也是能被人家學習的對象?!?/p>
何巧女很快回到公司的基本面,保持著“每天工作12個小時,全年幾乎無假期”的工作狀態(tài)。資本的正能量,的確讓她看到了更遼闊的風景。
2010年,何巧女已經不再滿足于承接單個的市政園林項目,她開始把公司定位于城市景觀生態(tài)系統(tǒng)運營商,即如同西湖對于杭州的意義一樣,以具有城市地標意義的園林,來承載城市的歷史,改善城市的生態(tài),拉動城市的產業(yè)。
在何巧女的構想中,東方園林首先會對城市歷史文化進行挖掘提煉,不僅呈現在植物、雕塑等公園常規(guī)布景上,還會借鑒張藝謀的“印象系列”,通過光影效果與各式水秀,將這個城市獨有的歷史文化演繹出來。
其次,東方園林會結合城市周圍的自然風貌,梳理整個城市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比如,很早以前西湖水流不通,水質很差,需要時常清淤。后來經過規(guī)劃后,錢塘江的水經過濕地過濾流入西湖,最終匯入運河,西湖的水每33天換一次,不僅提高了水質還改善了周圍的生態(tài)。
而在公園內部,除了基礎的園林景觀,東方園林將在短時間內用各種動植物和微生物,人工構建起一個微觀生態(tài)系統(tǒng)。比如建造一層一層的樹林,讓各種鳥類在其中繁衍;設置縱橫交錯的水草,讓各種魚類在其中游弋。
最后,東方園林將圍繞公園延伸出一系列旅游休閑產業(yè)。比如在湖邊開發(fā)一條酒吧街,建造一座婚慶公園;在園林里建造一座博物館,在園林邊開發(fā)一條商業(yè)街、購物廣場等,為城市創(chuàng)造實實在在的經濟價值。
實際上,何巧女所構想的這種城市景觀生態(tài)系統(tǒng),已經極大地超越了原有的園林概念,但究竟要怎么將其變?yōu)楝F實呢?
8后園林時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超越原有的園林概念,就必須跳出園林行業(yè),網聚其他關聯行業(yè)的一流人才。
2011年11月,一條人事變動的消息震驚了業(yè)界——萬達集團副總裁張誠跳槽,出任東方城置地公司總裁。
業(yè)界共知的是,張誠是萬達董事長王健林一手提拔的左膀右臂。王健林曾說國內真正懂商業(yè)地產的,只有五人,張誠是其中之一。那么,東方城又是怎樣一家公司,足以吸引張誠?
原來,這是何巧女針對公園休閑產業(yè),獨立于上市公司東方園林之外,在2011年11月成立的一家地產公司。而在這背后,她為了園林景觀與建筑、生活和諧地融為一體,而讓東方城與東方園林互相配合,打造與獨特的“公園綜合體”和“田園綜合體”兩種產品,分別針對城市公園與城郊田園兩種業(yè)態(tài),為現代都市人創(chuàng)造景觀中的生活。
要做綜合體,最佳人選非張誠莫屬,他曾把萬達的城市綜合體建到全國各大城市的中心??墒?,除了一個“城市景觀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大構想,如何才能吸引像張誠這樣的一流人才呢?
資本市場給了何巧女一個更高的人才戰(zhàn)略平臺。“從前,我們喊著要整合最優(yōu)秀的資源,別人一定會認為我們瘋了,拿出1%的期權都沒有理。你看現在上市了,那就大不一樣了,1%就意味著1個多億?!睎|方園林的期權激勵,從高管層一直覆蓋到了中層骨干。
物質獎勵只是一方面,真正要將這些明星級職業(yè)經理人融合在一起,還是要靠和諧的企業(yè)文化。比如,何巧女規(guī)定對于新來的高管,半年之內大家不得說任何負面言論,即使善意的批評也不行,半年之后大家熟絡了,才可以提出批評意見。
又比如,原新華都地產總裁金健,加盟東方園林第一天時,何巧女甚至在自己家里設歡迎宴,召集全體高管必須出席,實在因為公務不能出席者,必須親自跟金健請假。
就這樣,為了實現“城市景觀生態(tài)系統(tǒng)運營商“這一超脫于園林之上的大構想,何巧女將這些明星級職業(yè)經理人凝聚在了一起。與此同時,她開始重新梳理東方園林的組織架構,將其打造成一條更完整的、更強大的全產業(yè)鏈。
在最上游的苗木供應端,她組建了苗木事業(yè)部,投資上億元在河北、浙江、山東和海南等地建立了20多萬頃苗木生產基地,使東方園林的采購成本,幾乎是同行的一半。
接下來的設計環(huán)節(jié),她在原有的EDSA-Orient和東方利禾的基礎上,與2006年加盟的設計大師李建偉一起成立主打創(chuàng)意牌的東方艾地,還并購了主攻公園設計的上海尼塔團隊。各有專攻的四大團隊,組成了東方園林傲視業(yè)界的景觀設計集團。
對于東方園林獨有的工程藝術環(huán)節(jié),她不惜重金請來了原上海園林集團的首席設計師袁超,出任首席藝術總監(jiān),并幾乎壟斷了國內這類工程藝術人才,形成了其獨有的工藝技術競爭力。
而在最末端的養(yǎng)護環(huán)節(jié),她專門成立園林養(yǎng)護事業(yè)部,通過規(guī)模化、連鎖式的管理模式,保證景觀藝術的延續(xù)性。她說,單就園林養(yǎng)護這一塊,在美國都有三四家上市公司。
除此之外,她還組建了特效景觀事業(yè)部,并與C2、EDC等國際頂尖特效演藝機構,建立獨家的合作關系,打造講訴城市故事的各式水秀。
如今的何巧女帶領著東方園林與東方城這兩家公司,在傳統(tǒng)的園林設計建造的基礎上,覆蓋了生態(tài)環(huán)保,綜合體地產與文化創(chuàng)意等多種產業(yè),并將其集中在一條國內獨一無二的全產業(yè)鏈上,全面提升國內各個城市的景觀生態(tài)系統(tǒng)。
至今,何巧女仍然恪守著“每個項目看兩遍”的工作鐵律。每個項目完工時,員工們都希望她來看一看,覺得這是一種莫大的認可。大家都知道,她心中揣著一個“藝術造園、傳世千年”的夢。
編輯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