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世界各國的極品故事,保準讓你瞠目結舌,三觀碎一地。
作者:安吉拉?卡特
譯者:鄭冉然
出版:南京大學出版社
前段時間有個熱門網帖,說的是中美老師對《灰姑娘》的不同解讀。當然,你猜都不用猜,中國老師照例是要做足全套的:分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講講作者的生平事跡,總結故事的重大意義……完了,下課。
美國老師就會問:如果辛德瑞拉到了12點還沒來得及跳上南瓜車,可能出現什么情況?學生就巴拉巴拉說一通。然后老師說:所以你們要守時,女孩子更要打扮得漂漂亮亮,不要邋里邋遢地把男朋友嚇跑了。再問,是辛德瑞拉自己決定要去參加舞會的,這說明了什么?對,她愛自己。所以,就算沒有親媽愛你,就算別人都不愛你,你也要加倍愛自己……
盡管對中國學生來說,美國老師的解讀已經足以顛覆很多,但它無疑還是很正面、很勵志的解讀。之所以這么說,是要拿它跟《安吉拉?卡特的精怪故事集》做個對比。相形之下,后者才是真正的顛覆:這些從世界各國搜集而來的極品故事,足以讓你瞠目結舌,三觀碎一地。
話說回來,觀念原本就是用來顛覆的。如果永遠不能被顛覆,它還有什么意義呢?
比如說,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按照現今的普世價值,人的生命至高無上,就算是罪大惡極的人,你也無權私自剝奪他的性命。但在這些無法無天的精怪故事中,生命壓根不是個事。小伙子拐跑了姑娘,姑娘的父親追來,姑娘就念咒語變出一條河,把父親淹死了,然后姑娘和小伙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在我們的世界里,這叫不孝;在精怪故事里,這叫勇敢追求幸?!阆?,誰忍心懲罰一個追求幸福的人呢?當年小章姑娘不是也說過嗎,“我年輕,年輕就是理由!”
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姑且稱之為“小三現象”。呸,不是你想的那個“小三”,是家里的老三。在歐洲,在非洲,在亞洲,都有幾乎同樣的故事:一家三個女兒,兩個姐姐平庸懶惰,老三卻美麗聰明又善良。總是這個小妹妹歷盡磨難,最后嫁給了王子,得到了幸福,而她的兩個姐姐,不管是同父同母的親姐姐,還是后媽帶來的女兒,都沒什么好下場。這是不是印證了那句民間俗話: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
這類故事告訴我們,要提防爹媽偏心。好在現在都是“只生一個好”,爹媽想偏心也沒太多機會。
正能量也不是沒有。這本書里,有足智多謀的姑娘,有擅長講故事讓妻子每天容光煥發(fā)的農夫,也有歷盡艱辛贏回幸福的公主。不過更多的還是赤裸裸的悲催現實:在《小紅帽》里,小姑娘不是像我們熟知的那樣破肚而出,而是被大灰狼一口吞下去,死了。
這也許正是本書作者安吉拉?卡特被稱為“文學女巫”的原因之一。你也看到了,這些故事多數都是少兒不宜——血腥、暴力、貧窮、饑餓、欺詐、妖術、陰謀、不穩(wěn)固的家庭關系、狡猾的婦人、品行不端的姑娘、壞姨媽和怪姐妹,已經到了讓人深深不安的地步。
還有一個永恒的主題就是亂倫。
有一個哥哥想娶自己的漂亮妹妹,家人竟然默許了。妹妹很憤怒,就趁哥哥熟睡時切下了他的睪丸,于是他死了。有一個母親妒忌自己的兒媳,就把兒媳趕出家門,自己假扮成兒媳的樣子,跟兒子睡過之后她還懷孕了,兒子發(fā)現真相后,和眾人一起把母親燒死了。
最極品的是一個來自因紐特的故事,不知是不是因為那地方天寒地凍,人們閑得沒事只好讓想象力在人類道德的邊緣不羈滑行:從前有個老婦人想要占有年輕漂亮的兒媳婦(注意,是老婦人,不是老公公),她趁兒子出門打獵,就用海豹骨和海豹皮給自己做了個假雞雞,然后把它展示給兒媳婦看。兒媳婦一看覺得真好啊,然后她們就一起睡了。兒子回來發(fā)現了這事,三下兩下就把母親打死了。然后小媳婦哭得昏天黑地,對她的丈夫說:“你殺害了我親愛的丈夫……”瞧有多亂。
真的,面對這樣的故事,你無話可說,只能跪拜。
如果你覺得自己三觀盡毀,要找作者算賬,很遺憾地告訴你,她已經在另一個世界了。讓我們深深地懷念安吉拉?卡特,她是個偉大的人。
推薦閱讀——
《焚舟紀》
作者:安吉拉?卡特
譯者:嚴韻
出版:南京大學出版社
在《焚舟紀》這道華美的大餐面前,《精怪故事集》也只能算是一碟開胃小菜?!斗僦奂o》是安吉拉?卡特的短篇小說全集,一套共有五本集子,依次是《煙火》《染血之室與其他故事》《黑色維納斯》《美國鬼魂與舊世界奇觀》和《別冊》。
這些短篇多以童話、民間故事、文學經典為藍本,以奇絕想象力和非凡敘事技巧將之加以戲仿、混釀、改裝和重塑,并以通透戲謔的視角呈現出童話背后的冷僻真相,傳奇之中的幽暗細節(jié),為幻想世界打上現實投影,極具顛覆性卻又不損奇幻之美,懾人之余又令人迷醉,形成融魔幻現實主義、女性主義、哥特風格和寓言色彩為一體的獨特寫作模式。
看完整套文集,你或許就會明白,為何它會被中國作家張悅然視為最愛,為何《泰晤士報》會得出“它必然會流傳,會被閱讀,被膜拜”的結論,為何拉什迪又會盛贊安吉拉?卡特“是這個星球上真正絕無僅有的存在,她應當被安放在我們時代的文學之中央,正中央?!?/p>
《雨必將落下》
作者:米歇爾?法柏
譯者:馮倩珠
出版:新星出版社
光看書名就很有感覺了——書名直譯應該是“有些雨必將落下”,來自美國詩人朗費羅的詩句:每個生命中,有些雨必將落下,有些日子注定要陰暗慘淡。
米歇爾?法柏是英國文壇近來最受矚目的驚悚小說大師,被譽為“狄更斯的接班人”。《雨必將落下》是他在1998年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曾贏得多項大獎,2011年被譯介到中國。與安吉拉?卡特一樣,法柏在這部短篇小說集同樣展現出超常的想象力、對語言的熱愛、冒險精神以及講故事的天賦,通過有趣而又震撼人心、諷刺入骨卻又充滿人性關懷的故事,“寫出了這個真實世界里孤寂凄涼的碎片”。
允許劇透的話,看看這一段吧,小說中一個小女生的作文:
我叫凱蒂?盧賽克,我在洛澤里學校的七年級學習。上個星期這里發(fā)生了件很不好的事情。我們的老師麥克肖恩太太正在給我們上數學課,這時她的丈夫走進教室,手里拿了把槍。他咒罵麥克肖恩太太,把她打倒在地。她一直說別在孩子們面前這樣做,可是沒有用。她的丈夫要她把槍口塞進嘴里吮吸。她照做了幾秒鐘之后,他開槍把她的頭打成了碎片。
《冬牧場》
作者:李娟
出版:新星出版社
王安憶說:“有些人的文字你看一百遍也記不住,有些人的文字看一遍就難以忘懷?!焙笳哒f的就是李娟的文字——從《我的阿勒泰》開始,李娟就一直是無數人的心頭大愛。
2010年冬,李娟跟隨一家熟識的哈薩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場和沙漠,也就是俗稱的“冬窩子”,度過了一段艱辛迥異的荒野生活,《冬牧場》就是對這段生活的一次全景記錄。在這本書中,李娟以既深情又克制的文字,“寫盡了阿勒泰的靈魂”。
最愛的是李娟文字中的幽默感。比如本書的開篇第一段:
“自從我出了兩本書后,我媽便在村子里四處吹噓我是‘作家??纱迕駛冎豢吹轿艺炫铑^垢面地滿村追鴨子,紛紛表示難以置信。而我媽對他們說著說著,扭頭一看,我正趿著拖鞋,沿著水渠大呼小叫地跑,邊跑邊揮棍子,也實在不像樣,便覺得很沒面子?!?/p>
換成某些作家,他們能這樣天然純真、歡天喜地地調侃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