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水
假若宇宙起始于一次大爆炸,那么大爆炸以后,宇宙的膨脹方式會是怎樣的呢?科學家們猜測,宇宙的膨脹應該受到引力的牽制,引力仿佛是宇宙大爆炸的“制動器”,它會慢慢使宇宙的膨脹變得慢下來。為了證明這一點,科學家們需要找到證據(jù),方法是給遙遠的天體定位,并測量它們如何運動。以前,人們在宇宙中發(fā)現(xiàn)過一種神秘的脈動變星,名為“造父變星”,這種變星的光變周期和光度之間有穩(wěn)定的關系,因而可用來確定天體的距離,所以造父變星被稱為宇宙的“量天尺”。然而現(xiàn)在,當科學家們想研究宇宙的膨脹時,這個“量天尺”已經(jīng)顯得不夠用了,因為幾十億光年以外,造父變星已經(jīng)無法看見??茖W家們必須尋找更長的“量天尺”。
他們找到的這個更長的“量天尺”就是超新星。超新星是爆炸的恒星,其中的一種名為Ia型超新星非常亮,是超致密老年恒星——白矮星爆炸的產物。一旦爆炸,它發(fā)出的光相當強烈,亮度不亞于整個星系,這使得人們容易在很遠的地方觀測到它們。除了亮,Ia型超新星的亮度還非常一致,這是因為白矮星的質量有一個上限,爆炸時大多接近這個上限,所以爆炸發(fā)出的光度也就基本一樣了。光度一樣意味著,觀測一顆Ia型超新星的亮度可以推測它和地球的距離,亮度高,表明距離近;亮度低,表明距離遠,這正是“量天尺”應該具備的重要特性。但要研究宇宙的膨脹,僅僅看亮度還不行,人們還必須觀測Ia型超新星的光譜,測出其中的紅移量。紅移量的大小能告訴人們,在這個超新星爆炸期間,宇宙膨脹了多少。假若科學家們觀測了處在不同距離上的超新星,又把測得的紅移量和距離對應起來進行研究,他們便不難了解宇宙正在以怎樣的方式膨脹了。
使用Ia型超新星完成“量天”的任務,其中的甘苦自然一言難盡,但總的來說,科學家們還是發(fā)現(xiàn)了一些遙遠的超新星。出人意料的是,它們的星光比預期的要暗,這一結果令科學家們大惑不解,因為這與人們事先的預測恰恰相反,說明宇宙的膨脹不僅沒有越來越慢,反而越來越快了。
為什么宇宙的膨脹會變快呢?科學家們認為,一定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在與引力抗衡,這種不可見的力量導致宇宙莫名其妙地加速膨脹。他們把這種力量稱為“暗能量”。這就是十幾年前,科學家們利用超新星發(fā)現(xiàn)宇宙正在加速膨脹的故事,其中3位有杰出貢獻的科學家于2011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叵氘斈辏瑦垡蛩固篂榱艘胍环N能與引力相抗衡的斥力,曾在他的方程里加了一個常數(shù),他稱為“宇宙學常數(shù)”。但后來,愛因斯坦認為,加上這個常數(shù)是一個錯誤。然而現(xiàn)在看來,這個常數(shù)也不無道理,暗能量正好可用這個常數(shù)表示,它正在加速宇宙的膨脹。
科學家們認為,暗能量構成了宇宙中不可見的一部分。2001年,“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證實了暗能量占宇宙總物質能量密度的73%。這一結果毫無疑問地表明,暗能量在現(xiàn)代物理學中意義非凡,了解暗能量對理解時間、空間、物質和能量至關重要。然而,暗能量是什么呢?人們并沒有找到答案。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宇宙學家邁克爾·特納談到這種難以捉摸的能量時說:“迄今為止,我們在暗能量研究上的最大成就就是給它起了一個名字。面對這道難題,我們確實只是剛剛起步?!?/p>
探索暗能量的困難主要表現(xiàn)在那個“暗”字上,因為人們很難直接觀測到它們。事實上,宇宙拿這一套把戲來捉弄人類的智慧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大約70年前,科學家們就發(fā)現(xiàn),星系團中可見物質的引力不足以把眾多星系束縛在一起,但星系團確實維系了它的穩(wěn)定,這說明星系團中的引力遠遠超出了可見恒星所產生的引力,表明星系團中存在著大量我們看不見的物質,這就是科學家們稱作“暗物質”的東西。他們認為,暗物質在宇宙中起著重要作用。在宇宙的早期,暗物質聚集的星系團吸收普通物質,開啟恒星和星系形成的序幕,在星系的產生和發(fā)展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暗物質還把眾多星系束縛在一起,使星系聚集成團,不致分崩離析。
近幾十年來,隨著天文學家們對宇宙觀測的日益深入,人們意識到,宇宙也許正是在暗物質和暗能量的博弈中發(fā)展和演化的。暗物質產生引力,暗能量產生負引力,如果說引力相當于宇宙的“制動器”,那么負引力就相當于宇宙的“加速器”。引力試圖把物體結合在一起,而負引力則試圖將物體分開。137.5億年前,宇宙大爆炸開始后,引力的確主宰著宇宙,那時是“制動器”的力量占上風,宇宙的膨脹在一點點地減緩。然而到了大約七八十億年前,隨著宇宙在膨脹中逐漸變稀,引力也越來越弱,這時暗能量開始占據(jù)上風了,于是引力逐漸屈服于暗能量,“加速器”開始發(fā)生作用,并最終把宇宙從減速膨脹的狀態(tài)扭轉到了加速膨脹的狀態(tài)上來,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
但由于暗物質不與電磁發(fā)生作用,人們無法觀測到它們,所以人類至今并沒有弄清組成暗物質的成分究竟是什么,這成了現(xiàn)代粒子物理學家們深感頭痛的一件事,而暗能量更是宛如幽靈一般高深莫測,人類現(xiàn)有的那點認識好像只能對它“望洋興嘆”。我們知道,不論是物理學還是天文學,它們都是以觀測和實證作為重要依據(jù)的,然而暗物質和暗能量恰恰是難以觀測的東西,這真是一個令人頗覺無奈的悖論,事實也證明的確如此。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宇宙學家肖恩·卡羅爾說:“宇宙這樣戲弄我們真是不公平,它給了我們令人興奮的線索,然后又關閉大門,阻止我們獲得更多的東西。”現(xiàn)在人們已經(jīng)清楚,暗物質占整個宇宙總物質能量密度的23%,暗能量占宇宙總物質能量密度的73%,這構成了我們對宇宙并不清楚的部分,而這個部分的總和竟占宇宙總物質能量密度的96%。也就是說我們對這96%的宇宙是不了解的,這是現(xiàn)代天文學和現(xiàn)代物理學的大困惑。